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5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其强化连续线具有的线圈末端部的刚性,并且,在圆周方向上能够使刚性均匀,降低线圈末端部的固有振动数而能够期待振动的降低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特征为:具备转子、与该转子具有预定的间隙地对置配置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线圈的定子、向机外输出来自上述定子线圈的电力的高压衬套、至少包括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连续线并连接上述高压衬套与上述定子线圈的轴线端部即线圈末端部的一侧而形成电力路径的电力线,在上述连续线的圆周方向的途中以与上述连续线的圆周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将金属作为主要材料的填密环。

Rotat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电机,尤其涉及适于具备电连接定子线圈的连续线(连接线)的结构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火力发电的发电机等的大型旋转电机的定子中,定子线圈被埋入定子铁芯的多个插槽(槽)中并用楔块(楔)固定。埋入各个插槽中的定子线圈在轴向端部在插槽的外侧电连接而形成线圈。在插槽的外侧中,用玻璃层叠板、非磁性金属、玻璃纤维、环氧清漆等形成线圈末端支架而固定线圈末端部。在三相同步电机中,定子的并列回路数一般为1、2、3、4,在任意一个结线中,在线圈端部的单侧或两侧具有电力化地将插槽离开的线圈间连接的连续线(连接线)。连续线一般为环状形状,被固定于线圈末端支架的外径侧。另外,定子线圈具有从连续线向机外的导线、与高压衬套连接的连接线,向系统输送已发出的电力。在没有上述连续线以及通向机外的导线的线圈末端部(与具有连续线以及通向机外的导线的线圈末端部相反侧的线圈末端部)中,线圈末端支架在圆周方向上对称地配置。另一方面,在具有连续线以及通向机外的导线的线圈末端部中,线圈末端支架由于连续线以及通向机外的导线的物理性制约(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没有连续线、导线的部分),在圆周方向上变得不均匀的情况多。另外,连续线根据圆周方向位置而根数不同的情况多。作为本

技术介绍
,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为:在定子线圈的端部上,沿圆周方向配置将连接于卷线导体的连接导体与出口导体连接的2根圆弧状的相位环,在圆周方向上使与2根相位环的连接导体的连接端部相互对置的同时,固定在该连接端部的对置间插入间隔块而对置的部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9280号公报可是,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末端部由于电磁振动等而振动,因此旋转电机的容量变大且流经的电流越增加,作为加振源的电磁力就越大,电磁振动也会变大。尤其在连续线以及通向机外的导线具有的线圈末端部中线圈末端部为非对称的情况下,抑制线圈末端部的电磁振动会变难。若线圈末端部的振动大,则线圈末端部以及线圈末端支架结构部件间会摩擦而产生磨损粉末,还会有损伤定子线圈的绝缘的可能性。因此,希望使线圈末端支架为更牢固的结构而抑制线圈末端部的振动,但在连续线以及通向机外的导线具有的线圈末端部中,在线圈末端支架的结构变更中存在制约,还由于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线的根数也不均匀的情况多,仅通过线圈末端支架的结构、尺寸变更而降低线圈末端部的振动难。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关于解决上述课题也完全未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观点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连续线具有的线圈末端部的刚性、并且在圆周方向上使该刚性均匀的同时降低线圈末端部的固有振动数而能够期待振动的降低效果的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特征为:是具备转子、与该转子具有预定的间隙地对置配置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线圈的定子、向机外输出来自上述定子线圈的电力的高压衬套、至少包括在圆周方向上延长的连续线并连接上述高压衬套与作为上述定子线圈的轴向端部的线圈末端部的一侧而形成电力路径的电力线的旋转电机,在上述连续线的圆周方向的途中以与上述连续线的圆周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将金属作为主要材料的填密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强化连续线具有的线圈末端部的刚性,并且在圆周方向上使该刚性均匀的同时降低线圈末端部的固有振动数而能够期待振动的降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对象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局部剖切而表示的立体图。图2是从横向观察现有的旋转电机的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现有的旋转电机的连续线的展开图。图4是从横向观察现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1中采用的连续线与填密环的展开图。图6是从轴线观察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1中采用的连续线与填密环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1中采用的连续线与填密环的图6的A部放大图。图8是从横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1中的定子的图。图9是从横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2中的定子的图。图10是从轴向观察现有的出口线的图。图11是从内径侧观察现有的出口线的图。图1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3,是从内径侧观察出口线的图。图1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4,是从轴向观察出口线的图。图1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4,是从内径侧观察出口线的图。图15是将现有的线圈末端部的振幅与本专利技术的线圈末端部的振幅进行比较而表示线圈末端部的固有振动数(频率)与振幅的关系的特性图。图中:1—转子,2—定子铁芯,3—定子线圈(定子卷线),3-1—上线圈,3-2—底线圈,4—定子,5—高压衬套,6—旋转电机外箱,7—接线盒,8—氢冷却机,9—端托架,10—摇杆装置,11—脚,12—变流器,13—连续线,14—出口线,15—导线,16—轴向支架,17—固定环,18—支撑环,19—定子插槽,20—芯夹,22—系统连接部,23—填密环,23A—第二填密环,24—连续线下部,25—连续线上部,26—垫片,27—虚拟出口线,28—纵轴(振幅),29—横轴(频率),30—旋转频率,31—旋转频率的2倍频率,32—现有结构的线圈末端部的固有频率,33—填密环安装后的线圈末端部的固有频率,34—现有结构的线圈末端部的振幅,35—填密环安装后的线圈末端部的振幅,100—旋转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与现有的旋转电机比较的同时基于图示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并且,在各图中,对于同一构成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关于重复的部分省略其详细说明。首先,使用图1,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对象的旋转电机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用氢气冷却的旋转电机(发电机)100一般根据输出(容量)水冷定子线圈3,大致分为用氢气冷却机内的水冷旋转电机、用氢气冷却机内的氢冷旋转电机、用空气冷却机内的空冷旋转电机这三种,这其中水冷旋转电机、氢冷旋转电机向机内充满加压了的氢气。图1表示机内充满了氢气的旋转电机100。该图所示的旋转电机100大致由转子1、定子4、高压衬套5、电力线、旋转电机外箱6、接线盒7、氢冷却机8、端托架9、摇杆装置10、脚11、变流器12构成。定子4与转子1具有预定的间隙地对置配置,由定子铁芯2、定子线圈3以及旋转电机外箱6等构成。高压衬套5向机外输出来自定子线圈3的电力。电力线是将定子线圈3与高压衬套5连接而形成电力路径的后述的连续线13、出口线14以及导线15等。旋转电机外箱6至少收纳转子1、定子4以及定子线圈3与电力线中的连续线13的连接部,向内部充满氢气。接线盒7与旋转电机外箱6连通,安装于旋转电机外箱6的下部。氢冷却机8用氢气冷却旋转电机100内。端托架9堵塞旋转电机外箱6的轴向端部。脚11设置旋转电机100而固定。变流器12测量从高压衬套5向外部输出的电流。例如,在火力发电的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n转子;/n定子,其与该转子具有预定的间隙地对置配置,且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线圈;/n向机外输出来自上述定子线圈的电力的高压衬套;以及/n电力线,其至少包括在圆周方向延长的连续线,并连接上述高压衬套与上述定子线圈的轴向端部即线圈末端部的一侧而形成电力路径,/n该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n将金属作为主要材料的填密环与上述连续线在圆周方向上排列,且与上述连续线设置于同一圆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1 JP 2018-204907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转子;
定子,其与该转子具有预定的间隙地对置配置,且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线圈;
向机外输出来自上述定子线圈的电力的高压衬套;以及
电力线,其至少包括在圆周方向延长的连续线,并连接上述高压衬套与上述定子线圈的轴向端部即线圈末端部的一侧而形成电力路径,
该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将金属作为主要材料的填密环与上述连续线在圆周方向上排列,且与上述连续线设置于同一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续线与上述填密环被多个轴向支架支撑在上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该多个轴向支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且放射状地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填密环以具有与上述连续线相等的尺寸、密度以及刚性且不流经电流的方式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填密环由Cu类的部件、SUS类的部件、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诚二郎伊东大辅西野深贵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