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和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24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外壳和储能装置。外壳包括:框架组件,框架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若干套筒;散热组件,散热单元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散热单元,各个散热单元的安装孔连通并形成容置腔,各个散热单元相互堆叠形成散热间隙,第一侧板贴近散热组件的一侧且第二侧板贴近散热组件的另一侧。有益效果:散热单元相互堆叠形成散热间隙,可通过控制散热单元的数量来适配不同高度的储能单元,使外壳便于装拆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贴近散热组件的两侧,可形成稳固的框架结构,有利于提高外壳的结构强度并使储能单元不易受到外物的挤压和撞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提供电能的储能装置。

Shell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和储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提供电能的储能装置,特别涉及外壳和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储能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和电池-电容混合装置。功率密度是储能装置的重要性能指标。功率密度是指储能装置可输出的最大功率与储能装置的重量或体积之比。高功率密度的储能装置在电动汽车等需要快速启动的设备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超级电容的功率密度在储能装置中较为出色,并且可实现快速充电,可用作电动公交车的电源。现有技术中的储能装置一般包括外壳和若干储能单元,储能单元设在外壳内。储能装置的外壳一般作为储能单元的定位和支撑机构。而储能装置在高功率输出的状态下具有较显著的发热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储能装置的技术缺陷在于:储能装置的外壳散热性能较差,而高温条件会加速储能装置的老化,使储能装置的寿命和可靠性下降。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一般包括若干散热片,各个散热片分别与热源相交且各个散热片相互平行。多个散热片与热源相交接触可增大热源的散热面积。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的技术缺陷在于:各个散热片是相对固定的,各个散热片无法实现相互装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n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散热单元,各个所述散热单元的所述安装孔连通并形成容置腔,各个所述散热单元相互堆叠形成散热间隙,所述第一侧板贴近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侧板贴近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散热单元,各个所述散热单元的所述安装孔连通并形成容置腔,各个所述散热单元相互堆叠形成散热间隙,所述第一侧板贴近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侧板贴近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有若干散热片,各个所述散热片竖立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各个所述散热片相互平行,各个所述散热单元相互平行,所述散热片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散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若干螺杆和若干螺母,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套筒、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螺母从所述螺杆的两端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并压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的上设有定位孔和定位销,所述散热单元上的定位销插入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容驭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