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和集控链储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507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和集控链储能系统,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隔挡为相互隔离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有控制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监控组件和驱动组件,在所述第二空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可控硅整流组件以及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散热面贴合的散热组件。能够提升并离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而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和集控链储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和集控链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化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环保以及可再生的新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市电无法到达的偏远区域或者市电短缺的区域,可以通过新能源发电为用户提供供电,以弥补国家电网的供电短缺。在新能源领域,如风能或太阳能发电中,为保证产生电能的正常供应,需要通过并离网切换装置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适于国家电网输送的交流电,并且将所转换的交流电并入国家电网中。当并离网切换装置工作在并网模式时,可以同时向用户设备和电网设备提供电能。当并离网切换装置工作在离网模式,仅向用户设备提供电能。由于并离网切换装置一般设置于集装箱内或内部空间紧凑的箱体等场合,需要并离网切换装置自身结构紧凑,以适应特定的工作环境,这就导致并离网切换装置容易集聚热量,影响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和集控链储能系统,能够提升并离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而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隔挡为相互隔离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有控制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监控组件和驱动组件,在所述第二空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可控硅整流组件以及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散热面贴合的散热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隔挡为相互隔离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有控制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监控组件和驱动组件,在所述第二空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可控硅整流组件以及与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散热面贴合的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和挤压型材散热器,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和导流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通风孔处,所述第二侧板为镂空结构,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挤压型材散热器,所述散热风扇形成的气流通过所述挤压型材散热器由第二侧板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的散热面通过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可控硅整流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挤压型材散热器上,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通风孔也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在所述第一侧板上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并离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刘亚斌尹鹏姚圈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精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