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20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该电子装置连接系统具有一线材、一线材连接器及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具有一母座,线材连接器穿设于母座时线材与电子装置形成电连接。线材连接器具有一壳体、一弹片及一拉带。壳体形成有凸块及第一卡合口,而弹片形成有穿孔及第一卡勾。凸块能与穿孔卡合固定,且第一卡合口能与第一卡勾卡合固定,使壳体与弹片形成稳固的连结。因此,使用者拉动拉带时不使造成壳体与弹片分离,借此确保拉动拉带时能让壳体与母座分离。

Wir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ion system with the wir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讯号传输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设于线材上的连接器卡固结构及具有该连接器卡固结构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组件指令周期越来越快、储存单元容量越来越高,相应地装置内的空间也越来越拥挤。在有限空间下,线材及各组件与线材间接合的部位也必须减少体积,才能使装置容置足够的组件。旧式的线材连接器上可能设有让用户操作的卡合结构,在线材连接器与组件接合后,卡合结构与该组件啮合锁固。若要将线材与该组件分离时,用户按压卡合结构以使连接器与该组件脱离啮合状态,然后连接器才能与该组件分离。而现今线材连接器已省去前述卡合结构,而是以一弹片来与组件进行啮合,且弹片连接一拉带,当使用者施力拉动拉带时,弹片同时与组件脱离啮合且带动连接器与组件分离。然而,相应于电子组件的指令周期及储存单元的容量,线材的传输量也必需相应提升,而常见的手段是对应增加接脚的数量。由于线材连接器上的接脚必须与电子组件或储存单元的接脚确实抵靠接触,因此接脚越多则连结的力量越强。相对地,要使线材与电子组件或储存单元分离所需要力量也越大。而现有的线材连接器的弹片已渐渐无法承受变大的拉力,在线材连接器与电子组件或储存单元件分离前,弹片即与线材连接器分离。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材连接器及具有该线材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其能承受较大的拉力。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线材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其套设于一线材的一第一端部,并具有:至少一凸块,其位于该壳体的外侧面;及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其位于该壳体的外侧面;一弹片,其固设于该壳体,并具有:一第一片体,其固设于该壳体,并具有:至少一穿孔,其用以套设并卡固该至少一凸块;及至少一第一卡勾,其用以容置于并卡固于该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内;一第二片体,其与该第一片体间隔设置,并具有一制动结构;及一连接部,其可弹性弯折地连接该第一片体及该第二片体;以及一拉带,其连接于该制动结构,并具有:一连接带,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连接带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片体;及一拉环,其固设于该连接带的该第二端。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该弹片的各该至少一第一卡勾为一片体并定义一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平行于该片体侧面的法线,且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线材连接器的插入方向。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该壳体的各该至少一凸块形成有一卡固面,其为该凸块上远离该拉带的一侧面,且该卡固面定义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平行于该卡固面的法线,且该第二方向平行于该线材连接器的插入方向;该卡固面抵靠于该弹片上所对应的该穿孔的内缘面。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该壳体的各该至少一凸块形成有一导引面,其为该凸块上靠近该拉带的一侧面,且该导引面相对于该线材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为倾斜。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于该线材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该壳体的该至少一凸块位于该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前方。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片体的该制动结构具有一横梁部,该连接带套设于该横梁部。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片体具有:一本体片,其连接于该连接部,并与该第一片体间隔设置;以及该制动结构包含:一制动片,其一端固定于该本体片,另一端向远离该第一片体的方向斜向延伸;该连接带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制动片。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片体具有一通孔;该连接带由该第一片体上远离该第二片体的侧面穿入该通孔,然后该连接带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片体。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具有:一线材;一如前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固设于该线材的端部;以及一电子装置,其具有一母座,该线材连接器可拆卸地穿设于该母座,并借此该线材与该电子装置形成电连接。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其中:该线材连接器的该第二片体更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勾,其朝向远离该第一片体的方向凸出;且该母座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口,该至少一第二卡勾用以容置于并卡固于该至少一第二卡合口内。因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壳体的凸块与弹片上的穿孔卡合固定,而壳体上的第一卡合口与弹片上的第一卡勾卡合固定,使壳体与弹片形成稳固的连结,即使线材连接器与母座间紧密卡合,使用者仍可通过拉动拉带而带动弹片及壳体,进而让壳体与母座分离。换言之,当壳体与弹片紧密合卡时,使用者拉动拉带时不致造成壳体与弹片分离,借此确保拉动拉带时能让壳体与母座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连接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及线材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及线材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于图6中A-A割面线上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线材连接器于图6中B-B割面线上的剖面示意图。图9及图10为本技术的装置连接系统的拆卸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首先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装置连接系统,其具有一电子装置10、一线材20、及一线材连接器30。线材20包含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而线材连接器30固设于线材20的第一端部,因此线材20穿设于线材连接器30中。线材20的第二端部可连接于电路板上或其他电子装置。电子装置10具有一母座11,而线材连接器30可拆卸地穿设插入于母座11,以使电子装置10与线材20形成电连接。线材连接器30插入母座11的方向定义为的插入方向D0。接着请参考图2至图5。线材连接器30具有一壳体31、一弹片32、及一拉带33。壳体31套设于线材20的该第一端部,且壳体31具有一外侧面310、至少一凸块311、及至少一第一卡合口312。凸块311及第一卡合口312皆位于壳体31的外侧面310,且于插入方向D0上凸块311位于第一卡合口312前方。弹片32借由凸块311及第一卡合口312固设于壳体31。弹片32具有一第一片体321、一第二片体322、及一连接部323。第一片体321固设于壳体31。具体而言,第一片体321具有一第一片本体3211、至少一穿孔3212、至少一第一卡勾3213、及一通孔3214。穿孔3212形成于第一片本体3211上,而第一卡勾3213自第一片本体3211延伸而出。穿孔3212用以套设并卡固壳体31的凸块311,而第一卡勾3213用以容置并卡固于壳体31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连接器,一线材穿设于该线材连接器,该线材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n一壳体,其套设于该线材的一第一端部,并具有:/n至少一凸块,其位于该壳体的外侧面;及/n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其位于该壳体的外侧面;一弹片,其固设于该壳体,并具有:/n一第一片体,其固设于该壳体,并具有:/n至少一穿孔,其用以套设并卡固该至少一凸块;及/n至少一第一卡勾,其用以容置于并卡固于该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内;/n一第二片体,其与该第一片体间隔设置,并具有一制动结构;及/n一连接部,其可弹性弯折地连接该第一片体及该第二片体;以及一拉带,其连接于该制动结构,并具有:/n一连接带,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连接带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片体;及/n一拉环,其固设于该连接带的该第二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连接器,一线材穿设于该线材连接器,该线材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一壳体,其套设于该线材的一第一端部,并具有:
至少一凸块,其位于该壳体的外侧面;及
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其位于该壳体的外侧面;一弹片,其固设于该壳体,并具有:
一第一片体,其固设于该壳体,并具有:
至少一穿孔,其用以套设并卡固该至少一凸块;及
至少一第一卡勾,其用以容置于并卡固于该至少一第一卡合口内;
一第二片体,其与该第一片体间隔设置,并具有一制动结构;及
一连接部,其可弹性弯折地连接该第一片体及该第二片体;以及一拉带,其连接于该制动结构,并具有:
一连接带,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连接带的该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二片体;及
一拉环,其固设于该连接带的该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片的各该至少一第一卡勾为一片体并定义一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平行于该片体侧面的法线,且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线材连接器的插入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各该至少一凸块形成有一卡固面,其为该凸块上远离该拉带的一侧面,且该卡固面定义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平行于该卡固面的法线,且该第二方向平行于该线材连接器的插入方向;该卡固面抵靠于该弹片上所对应的该穿孔的内缘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各该至少一凸块形成有一导引面,其为该凸块上靠近该拉带的一侧面,且该导引面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心端简睿宏
申请(专利权)人: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