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数据线的接头,安装于数据线的尾线上,接头包括与尾线电连接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前端的插头、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插头的连接处的第一内膜、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第一内膜外的第二内膜、环形注塑于第二内膜外的外膜;第二内膜外侧设有定位凹槽,外膜内侧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适配并卡合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咬合作用的定位咬合条;插头在与第二内膜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凸条,外膜上端朝内延伸出与插头的凸条卡合固定的上内沿包边,外膜下端朝内延伸出与第二内膜下端卡合固定的下内沿包边,上内沿包边、下内沿包边组成上下卡合锁定结构。
Connector of data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线的接头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的
,特别涉及数据线的接头。
技术介绍
数据线的结构一般包括线材、设于线材末端处的尾线、安装于尾线上的接头,而接头的结构一般包括与尾线电连接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前端的插头、包裹于电路板外的内膜、套设于内膜侧面外的套壳,套壳一般通过粘接方式套设固定在内膜外,粘接方式不够稳定牢固,容易发生脱落,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组装工序繁琐复杂,套壳需要额外注塑成型,然后把套壳套到线材上,再进行点胶工序,然后再把套壳套设固定到内膜上来进行粘接操作,工序繁多,耗时费力,生产成本高,耗费较多人工,生产周期长。而且组装时容易导致部件出现误差或偏移,这样就会出现套壳上端面、内膜上端面的衔接位不平整的情况,组装精准度低,产品良率较低,也影响外表美观,同时衔接性结构的防水密封性能一般欠佳。另外,市面上的部分接头,把套壳改为注塑成型的外膜,外膜包裹内膜,但是,外膜的硬度比内膜的硬度小,即软外膜包裹硬内膜,这样的话,软外膜容易变形,而且,当接头工作发热后,内部的硬内膜会变软,这样就导致接头整体变软,会发生变形,整体硬度不足,影响使用寿命。而且,软外膜的表面设计范围十分有限,款式设计范围较狭窄,美观度一般。因此,如何实现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会发生部件脱离的情况,经久耐用,密封防水性能强,避免出现衔接位不平整的问题,生产加工方便,减少加工工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宽产品的表面处理、形状结构的可设计范围的数据线的接头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数据线的接头,旨在实现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会发生部件脱离的情况,经久耐用,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设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防水性能强,避免出现衔接位不平整的问题,生产加工方便,减少加工工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省时省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宽产品的表面处理、形状结构的可设计范围的数据线的接头。本技术提出数据线的接头,安装于数据线的尾线上,接头包括与尾线电连接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前端的插头、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插头的连接处的第一内膜、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第一内膜外的第二内膜、环形注塑于第二内膜外的外膜;第二内膜外侧设有定位凹槽,外膜内侧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适配并卡合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咬合作用的定位咬合条;插头在与第二内膜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凸条,外膜上端朝内延伸出与插头的凸条卡合固定的上内沿包边,外膜下端朝内延伸出与第二内膜下端卡合固定的下内沿包边,上内沿包边、下内沿包边组成上下卡合锁定结构。优选地,第一内膜、第二内膜、外膜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外膜的硬度大于第二内膜的硬度。优选地,外膜的外表面设为高光镜面、哑面或立体花纹面。本技术实现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会发生部件脱离的情况,经久耐用,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设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防水性能强,避免出现衔接位不平整的问题,生产加工方便,减少加工工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省时省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宽产品的表面处理、形状结构的可设计范围的数据线的接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6,提出本技术的数据线的接头的一实施例,安装于数据线101的尾线102上,接头包括与尾线102电连接的电路板201、设于电路板201前端的插头202、环形注塑于电路板201与插头202的连接处的第一内膜203、环形注塑于电路板201与第一内膜203外的第二内膜204、环形注塑于第二内膜204外的外膜205。第二内膜204外侧设有定位凹槽206,外膜205内侧设有与定位凹槽206对应适配并卡合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咬合作用的定位咬合条207。定位凹槽206、定位咬合条207使第二内膜204、外膜205之间不会发生移位,牢固咬合,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插头202在与第二内膜204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凸条208,外膜205上端朝内延伸出与插头202的凸条208卡合固定的上内沿包边209,外膜205下端朝内延伸出与第二内膜204下端卡合固定的下内沿包边210,上内沿包边209、下内沿包边210组成上下卡合锁定结构,不会发生脱离的情况,而且可以延长摇摆寿命,现有的数据线的摇摆寿命大概在1000-2000次之间,采用本申请的接头的数据线101的摇摆寿命可以达到5000次以上,经久耐用。而且,上内沿包边209直接包裹住插头202的凸条208,下内沿包边210直接包裹住第二内膜204,从而把整个第二内膜204包裹在内,密封防水性能强,而且,外膜205为一体成型结构,上内沿包边209直接包裹住插头202的凸条208并形成平整的平面,没有衔接位,不会出现组装偏差、上端面不平整的问题。第一内膜203、第二内膜204、外膜205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生产加工方便,减少加工工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外膜205的硬度大于第二内膜204的硬度,即硬外膜205包裹软内膜,硬外膜205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表面处理,外膜205的外表面设为高光镜面、哑面或立体花纹面等。而且硬外膜205的硬度大,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而且,硬外膜205在厚度方面可以做到超薄的厚度,可以形成超薄型结构,现有的套壳的厚度至少在0.8-1.1毫米之间,才能牢固地包裹住内膜,而本申请的硬外膜205的厚度只需0.6毫米即可牢固地包裹住内膜,有效节省材料,有效减小接头的体积,有效拓宽产品的形状、结构的可设计范围。硬外膜205可选用ABS、PVC等材料。本技术实现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会发生部件脱离的情况,经久耐用,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设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防水性能强,避免出现衔接位不平整的问题,生产加工方便,减少加工工序,有效缩短生产周期,省时省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拓宽产品的表面处理、形状结构的可设计范围的数据线101的接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据线的接头,安装于数据线的尾线上,其特征在于,接头包括与尾线电连接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前端的插头、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插头的连接处的第一内膜、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第一内膜外的第二内膜、环形注塑于第二内膜外的外膜;/n第二内膜外侧设有定位凹槽,外膜内侧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适配并卡合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咬合作用的定位咬合条;/n插头在与第二内膜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凸条,外膜上端朝内延伸出与插头的凸条卡合固定的上内沿包边,外膜下端朝内延伸出与第二内膜下端卡合固定的下内沿包边,上内沿包边、下内沿包边组成上下卡合锁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据线的接头,安装于数据线的尾线上,其特征在于,接头包括与尾线电连接的电路板、设于电路板前端的插头、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插头的连接处的第一内膜、环形注塑于电路板与第一内膜外的第二内膜、环形注塑于第二内膜外的外膜;
第二内膜外侧设有定位凹槽,外膜内侧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适配并卡合固定从而起到定位咬合作用的定位咬合条;
插头在与第二内膜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凸条,外膜上端朝内延伸出与插头的凸条卡合固定的上内沿包边,外膜下端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天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