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9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包括电池箱防护壳、散热管、防潮层、充电器、电池箱防护盖、把手固定柱和把手,所述电池箱防护壳一端开口的呈矩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内侧壁上,所述散热管均匀排列设于防潮层上,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和散热管之间,所述充电器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电池箱防护盖与电池箱防护壳扣合相连,所述把手固定柱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把手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将充电控制器设置在电池箱体上,可解决充电时找不到充电器的弊端,且可进行散热和防潮的锂电池电池箱。

A lithium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电池箱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电池箱
,具体是指一种锂电池电池箱。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电池箱的基本功能即容纳和保护电池组,结构必须保证保留最大的容纳空间基础上满足足够的强度,考虑到节省布置空间,并满足汽车多变的运行环境,电池箱的设计推荐使用框架结构,即边框、底框使用型材焊接,型材外卖或双面焊接蒙皮,电池箱外形首选规则长方体,并根据布置要求可适当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充电控制器设置在电池箱体上,可解决充电时找不到充电器的弊端,且可进行散热和防潮的锂电池电池箱。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包括电池箱防护壳、散热管、防潮层、充电器、电池箱防护盖、把手固定柱和把手,所述电池箱防护壳一端开口的呈矩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内侧壁上,所述散热管均匀排列设于防潮层上,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和散热管之间,所述充电器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电池箱防护盖与电池箱防护壳扣合相连,所述把手固定柱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把手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上。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呈圆角矩形设置,所述充电器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器与锂电池电连接,通过充电接口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呈圆柱形设置,可对锂电池进行散热,防止其因过热而产生爆炸。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固定柱包括把手固定柱一和把手固定柱二,所述把手固定柱一和把手固定柱二呈圆形和矩形的组合体,所述把手固定柱一和把手固定柱二垂直设于电池箱防护盖外侧壁上,所述把手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一和把手固定柱二上,所述把手可方便对电池防护壳的取放操作。进一步地,所述防潮层采用铝箔材质。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将充电控制器设置在电池箱体上,可解决充电时找不到充电器的弊端,且可进行散热和防潮的锂电池电池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电池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电池箱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电池箱电池箱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池箱防护壳,2、散热管,3、防潮层,4、充电器,5、电池箱防护盖,6、把手固定柱,7、把手,8、充电接口,9、把手固定柱一,10、把手固定柱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包括电池箱防护壳1、散热管2、防潮层3、充电器4、电池箱防护盖5、把手固定柱6和把手7,所述电池箱防护壳1一端开口的呈矩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潮层3设于电池箱防护壳1内侧壁上,所述散热管2均匀排列设于防潮层3上,所述防潮层3设于电池箱防护壳1和散热管2之间,所述充电器4设于电池箱防护壳1外侧壁上,所述电池箱防护盖5与电池箱防护壳1扣合相连,所述把手固定柱6设于电池箱防护壳1外侧壁上,所述把手7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6上。所述充电器4呈圆角矩形设置,所述充电器4上设有充电接口8,所述充电器4与锂电池电连接,通过充电接口8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操作。所述散热管2呈圆柱形设置,可对锂电池进行散热,防止其因过热而产生爆炸。所述把手固定柱6包括把手固定柱一9和把手固定柱二10,所述把手固定柱一9和把手固定柱二10呈圆形和矩形的组合体,所述把手固定柱一9和把手固定柱二10垂直设于电池箱防护盖5外侧壁上,所述把手7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一9和把手固定柱二10上,所述把手7可方便对电池防护壳的取放操作。所述防潮层3采用铝箔材质。具体使用时,用户用手握住把手7将电池箱防护盖5从电池箱防护壳1上取下,将锂电池放入,再用手握住把手7将电池箱防护盖5盖在电池箱防护壳1上并将其放入待使用的装置上即可,当需要充电时,将电源插头插入充电接口8即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散热管2可帮助锂电池进行散热,防止锂电池过热而发生爆炸,且防潮层3的设置可有效防止锂电池受潮而引发短路的问题,充电完成后将电源插头从充电接口8上取下即可,以上便是整个锂电池电池箱的操作流程。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防护壳、散热管、防潮层、充电器、电池箱防护盖、把手固定柱和把手,所述电池箱防护壳一端开口的呈矩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内侧壁上,所述散热管均匀排列设于防潮层上,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和散热管之间,所述充电器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电池箱防护盖与电池箱防护壳扣合相连,所述把手固定柱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把手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防护壳、散热管、防潮层、充电器、电池箱防护盖、把手固定柱和把手,所述电池箱防护壳一端开口的呈矩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内侧壁上,所述散热管均匀排列设于防潮层上,所述防潮层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和散热管之间,所述充电器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电池箱防护盖与电池箱防护壳扣合相连,所述把手固定柱设于电池箱防护壳外侧壁上,所述把手转动设于把手固定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呈圆角矩形设置,所述充电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文灿周允周鑫邰文武夏晓冬章海龙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亿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