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79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监控箱,所述监控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雾报警器,所述监控箱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监控箱外壁底部的四周安装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监控箱的一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组件,所述集气罩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集气罩的一端与监控箱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滑杆一端的集气罩调整至合适的位置,调整集气罩的朝向,利用集气罩将室内空气传输至监控箱的内部,以保证对室内任何位置所发生的火情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烟气传输至监控箱内,并通过烟雾报警器检测报警。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灾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因此,在居民楼和各大厂房,都会做好火灾监控工作,其中,广泛运用了烟雾报警器对火灾发生前所产生的烟雾进行检测并报警,以便于及时发现火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已有的监控报警设备安装固定,检测范围小,且室内空气流动较慢,不便于对较远处的烟雾进行及时检测,导致从发生火情到报警的时间历程较长,使用不够灵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通过将滑杆一端的集气罩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并调整集气罩的朝向,利用集气罩内部的风扇组件,将室内空气进行吸收,并通过集气罩顶部的气管将空气传输至监控箱的内部,利用烟雾报警器对吸收的空气进行检测并报警,以保证对室内任何位置所发生的火情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烟气传输至监控箱内,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监控箱,所述监控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雾报警器,所述监控箱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监控箱外壁底部的四周安装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监控箱的一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组件,所述集气罩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集气罩的一端与监控箱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通过气管与监控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杆远离监控箱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片,所述集气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转动连接于两个夹片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夹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轴,所述螺栓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夹片,并与夹片转动连接,所述夹片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优选的,所述套杆远离监控箱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套杆的内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气管的长度值大于套杆和滑杆长度值之和。优选的,所述夹片设置为弹性金属片。优选的,所述监控箱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凸缘板,所述凸缘板的四个顶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圈。优选的,所述套杆远离监控箱一端的顶部以及凸缘板底部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吊环,两个所述吊环之间设置有缆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监控箱底部的四周设置套杆和滑杆,并在滑杆的一端安装集气罩,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滑动滑杆,将滑杆一端的集气罩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再利用夹块与夹片的转动,调整集气罩的朝向,利用集气罩内部的风扇组件,将室内空气进行吸收,并通过集气罩顶部的气管将空气传输至监控箱的内部,利用烟雾报警器对吸收的空气进行检测并报警,以保证对室内任何位置所发生的火情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烟气传输至监控箱内,并通过烟雾报警器检测报警,从而增加装置的监控精度,缩短装置报警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地增加了装置的监控效果,增强了装置使用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在监控箱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凸缘板,并在凸缘板的四个顶角处均开设安装孔,再在安装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和缓冲垫圈,进而在将装置与膨胀螺栓安装时,先将已有的膨胀螺栓依次穿过缓冲垫圈、弹簧和安装孔,再从安装孔的底部使用螺母与膨胀螺栓紧固安装,进而使凸缘板与缓冲垫圈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其保持蓄能状态,进而可以对装置供一定的缓冲,进而避免地震时装置连接部位损坏而掉落,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地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气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集气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监控箱;2、烟雾报警器;3、套杆;4、滑杆;5、集气罩;6、风扇组件;7、气管;8、夹片;9、螺栓轴;10、吊环;11、缆绳;12、凸缘板;13、缓冲垫圈;14、弹簧;15、夹块;16、螺纹环;17、紧固螺钉;18、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和5所示的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监控箱1,所述监控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雾报警器2,所述监控箱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监控箱1外壁底部的四周安装有多个套杆3,所述套杆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远离监控箱1的一端设置有集气罩5,所述集气罩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组件6,所述集气罩5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管7,所述气管7远离集气罩5的一端与监控箱1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5通过气管7与监控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杆4远离监控箱1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片8,所述集气罩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块15,所述夹块15转动连接于两个夹片8的内侧;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块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轴9,所述螺栓轴9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夹片8,并与夹片8转动连接,所述夹片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6,进而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环16,使螺纹环16与螺栓轴9的螺栓头对两个夹片8进行夹紧,增大夹片8与夹块15的摩擦,实现对集气罩5的转动固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杆3远离监控箱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紧固螺钉17,所述紧固螺钉17与套杆3的内壁螺纹连接,进而可以通过转动紧固螺钉17,使紧固螺钉17的底端与滑杆4的表面紧压,实现对滑杆4滑动的紧固定位;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管7的长度值大于套杆3和滑杆4长度值之和,进而可以保证套杆3和滑杆4可以最大限度伸展;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片8设置为弹性金属片,进而保证反向转动螺纹环16时夹片8可以自动复位;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在监控箱1底部的四周设置套杆3和滑杆4,并在滑杆4的一端安装集气罩5,从而可以利用集气罩5内部的风扇组件6,将室内空气进行吸收,并通过集气罩5顶部的气管7将空气传输至监控箱1的内部,再从监控箱1顶部的出气孔流出,以形成循环,进而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烟雾报警器2对吸收的空气进行检测并报警,在实际使用时,利用套杆3和滑杆4的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动滑杆4,将滑杆4一端的集气罩5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并通过转动紧固螺钉17,使紧固螺钉17的底端与滑杆4的表面紧压,实现对滑杆4滑动的紧固定位,而通过利用夹块15与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监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雾报警器(2),所述监控箱(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监控箱(1)外壁底部的四周安装有多个套杆(3),所述套杆(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远离监控箱(1)的一端设置有集气罩(5),所述集气罩(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组件(6),所述集气罩(5)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管(7),所述气管(7)远离集气罩(5)的一端与监控箱(1)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5)通过气管(7)与监控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杆(4)远离监控箱(1)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片(8),所述集气罩(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块(15),所述夹块(15)转动连接于两个夹片(8)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监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箱(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雾报警器(2),所述监控箱(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监控箱(1)外壁底部的四周安装有多个套杆(3),所述套杆(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远离监控箱(1)的一端设置有集气罩(5),所述集气罩(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组件(6),所述集气罩(5)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管(7),所述气管(7)远离集气罩(5)的一端与监控箱(1)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罩(5)通过气管(7)与监控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杆(4)远离监控箱(1)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片(8),所述集气罩(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块(15),所述夹块(15)转动连接于两个夹片(8)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轴(9),所述螺栓轴(9)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夹片(8),并与夹片(8)转动连接,所述夹片(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监控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邦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