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火灾探测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和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该探测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和接收管,第一、二发射管均散射地配合于接收管,第一发射管与第二发射管的中心轴线不重叠;探测组件还包括散射机构,使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的光信号不能直接被接收管接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探测组件通过结构的创新使其探测准确度和精度提高,配合电路检测系统,实现对于发射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适用不同烟雾的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准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灾报警器包含上述的探测组件的,并配合迷宫结构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外界光线对于探测器的干扰。
Photoelectric smoke fire alarm detection module and photoelectric smoke fire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和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灾探测报警
,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的探测组件,以及具有该探测组件的报警器。
技术介绍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是各种灾害中最经常、最普遍的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火灾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这五个阶段,在初阶段,一般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是扑救最好的时期,在该阶段只要及时发现,只需要很少的人力和消防器材就能将火灾扑灭。因此,从灭火的角度来说,越早发现并预警越有利于火灾的扑灭,初起和发展阶段是灭火的关键阶段。因此,火灾报警器(又名烟雾报警器)对于预防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火灾报警器的种类包括:感烟型火灾报警器(包括离子感烟型和光电感烟型)、感温型火灾报警器(包括定温式和差温式)、气体探测型火灾报警器、红外线探测型火灾报警器等。由于在初起阶段往往伴随着生烟过程,而感烟型火灾报警器能对烟雾进行感应而产生火灾预警信号,能将火灾扑灭于未成灾害之前,因而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火灾报警器。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主要由光源、光电元件和电子开关组成,利用光散射原理对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并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一般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依其结构特点可分为遮光型和散射型两种。散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的发光二极管和光电元件(即接收管)设置的位置不对应,无烟雾时,光不能射到光电元件上,电路维持正常状态;发生火灾时,有烟雾进入探测器,光通过烟雾粒子的反射或散射而被光电元件接收,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发出报警信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的结构进行革新,提高其探测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火灾探测准确度高、易于制造和装配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以及具有该探测组件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是用于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探测组件,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和接收管,所述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均散射地配合于接收管;并且,所述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的中心轴线不重叠,即: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和接收管呈三角形形状地设置。所述探测组件还包括散射机构,以使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所发出的光信号均不能直接被接收管接收。作为优选,所述散射机构包括角度控制机构,角度控制机构为遮光筒和/或折射镜,其设置于第一发射管和/或第二发射管的前端,以对两者的光信号发射角度范围进行控制,使其发射角度范围不至于过大而使发射管的光信号被接收管直接接收。作为优选,所述散射机构包括遮板,遮板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第一发射管和/或第二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以对两者的光信号发射角度范围进行控制,使其发射角度范围不至于过大而使发射管的光信号被接收管直接接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和接收管以其各自的中心轴线均水平设置地设置底板上(即以各中心轴线均水平设置的方式而设置于底板上)。所述的水平设置是以相对于底板基准面的,可以是底板的中心面、上表面、下表面或是其他唯一且确定的参考面;三中心轴线可以共同位于一平行于该基准面的参考面上(即共面设置),或是分别位于三个平行于该基准面的参考面上。总之,发射管整体上是相对水平的,不具有任何的俯仰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和接收管以其各自中心轴线均倾斜设置地设置于底板上(即以各中心轴线均倾斜设置的方式而设置于底板上)。这是与上述水平设置相对应的另一种状态,即对其发射/接收管的俯仰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其相对于基准面具有一定的夹角以倾斜向上。显然,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中的至少一个,即可以在火灾报警器尺寸不变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探测组件的应用得以实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射管和接收管相对于底板的倾斜角度相同,而第二发射管相对于底板的倾斜角度不同于前者,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以确保两发射管与接收管的实际角度不同。严格来说,只需要确保两发射管的倾斜角度不同即可,对于第一发射管和接收管的倾斜角度并无明显要求,但这两者角度的变化会对迷宫的整体尺寸产生影响,大于或小于的设置方式会使得其整体尺寸偏大,出于报警器整体尺寸的角度考虑,将两者倾斜角度设置为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遮板,遮板具有两个;所述遮板之一设置于第一发射管前部的一侧面,以使第一发射管侧面的光轴被其遮挡而不能被接收管直接接收,另一遮板则设置于第二发射管头部的一侧面,以使得第二发射管侧面的光轴被其遮挡而不能被接收管直接接收。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遮板;所述遮板包括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第一遮挡部遮挡第一发射管的部分发射角度以使其光信号不被接收管直接接收,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共同遮挡第二发射管的部分发射角度以使其光信号不被接收管直接接收。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还设有遮板;所述遮板呈长条状,其设置于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和接收管三者之间的共同区域;并且,遮板在水平方向上斜横地设置,使得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所发射的光信号不能被接收管直接接收,而是越过遮板顶部后,在立体方向上进行散射配合。作为优选,第一发射管的中心轴线与接收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θ1为10-55°;和/或,第二发射管的中心轴线与接收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θ2为70-1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是用于火灾报警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其包括探测器和光学迷宫,光学迷宫包括基座,基座的一侧设有迷宫部,探测器配合于该侧以形成为火灾报警器。所述探测器包括探测组件,探测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所述迷宫部具有迷宫通道,迷宫通道由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挡部包括第一阜和第二阜,第二挡部包括第三阜和第四阜;第三阜与第四阜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第四阜延伸至第一阜和第二阜之间的区域内。对于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而言,外界的光线进入探测组件内以后,不可避免的会对其探测准确度产生干扰;因此,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一般需要考虑增加光学迷宫,以降低外界光线对于探测组件的光线干扰。该迷宫通过特别的迷宫通道形状,使得外界光线对一探测器的干扰被极大地降低。作为优选,所述第四阜延伸至第一阜和第二阜的连接处,形成“Z”字形(也包括类似“Z”字形)的迷宫通道。更佳地,所述第四阜末端与第二阜平行地设置以形成为平行部。作为优选,所述探测器还包括上盖,上盖内部中空以形成为探测腔,探测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探测腔内;上盖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配合于底板,第一开口与光学迷宫相配合,以允许外界的烟雾通过光学迷宫后进入探测腔内被探测组件检测。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阜、第二阜、第三阜和第四阜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弧形状或波浪线状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包括底板(400),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400)上设有第一发射管(401)、第二发射管(402)和接收管(403),所述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均散射地配合于接收管(403),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的中心轴线不重叠;/n所述探测组件还包括散射机构,使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所发出的光信号均不能直接被接收管(403)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包括底板(4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400)上设有第一发射管(401)、第二发射管(402)和接收管(403),所述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均散射地配合于接收管(403),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的中心轴线不重叠;
所述探测组件还包括散射机构,使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所发出的光信号均不能直接被接收管(403)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机构包括角度控制机构,角度控制机构为遮光筒和/或折射镜,其设置于第一发射管(401)和/或第二发射管(402)的前端;或,
所述散射机构包括遮板(404),遮板(404)设置于底板(400)上,并位于第一发射管(401)和/或第二发射管(402)与接收管(4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管(401)、第二发射管(402)和接收管(403)以其各自中心轴线均水平设置地设置底板(4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管(401)、第二发射管(402)和接收管(403)以其各自中心轴线均倾斜设置地设置于底板(4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0)上还设有遮板(404),遮板(404)具有两个;所述遮板(404)之一设置于第一发射管(401)前部的一侧面,以使第一发射管(401)侧面的光轴被其遮挡而不被接收管(403)直接接收,另一遮板(404)则设置于第二发射管(402)头部的一侧面,以使得第二发射管(402)侧面的光轴被其遮挡而不被接收管(403)直接接收;或,
所述底板(400)上还设有遮板(404);所述遮板(404)包括第一遮挡部(4041)和第二遮挡部(4042),第一遮挡部(4041)遮挡第一发射管(401)的部分发射角度以使其光信号不被接收管(403)直接接收,第一遮挡部(4041)和第二遮挡部(4042)共同遮挡第二发射管(402)的部分发射角度以使其光信号不被接收管(403)直接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0)上还设有遮板(404);
所述遮板(404)呈长条状,其设置于第一发射管(401)、第二发射管(402)和接收管(403)三者之间的共同区域;并且,遮板(404)在水平方向上斜横地设置,使得第一发射管(401)和第二发射管(402)所发射的光信号不能被接收管(403)直接接收,而是越过遮板(404)顶部后,在立体方向上进行散射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探测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丹,
申请(专利权)人:吴雪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