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54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包括两个上梁以及固定在两个上梁之间的两个侧梁,两个所述上梁之间固定有C形固定座,且C形固定座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表面对称设有两个一体式的侧板,且所述侧板顶端贯穿至C形固定座的顶部,两个所述侧板的之间旋转连接有绳轮,所述上梁的底部开设有与C形固定座相适配的安装缺口;通过设置C形固定座、横板、侧板、安装缺口、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得侧板和绳轮在安装完成后,可以更加的牢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脱效果,即使固定螺栓发生松动或脱落,也不会造成侧板与上梁的分离,使得整个电梯对重框架在运行时可以更加的稳固。

An upper beam structure of elevator counterweigh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对重框架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
技术介绍
对重装置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主要由对重框架和对重块组成,其中对重框架主要由两个侧梁、两个上梁、下梁和绳轮组成,而对重框架中的上梁一般固定在侧梁的顶端,且两个上梁之间设置有绳轮,使得外界绳索可以通过绳轮将整个对重框架吊起或降下,是对重框架中较为重要的梁体之一。现有的电梯对重框架上梁在使用时,需要将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的外侧表面,从而将绳轮通过两个侧板安装在两个上梁的内侧,但由于这种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且对重框架与对重框架内部的对重块整体质量较重,使得侧板与上梁之间的连接螺栓需要承载非常大的负荷,同时由于侧板与上梁之间没有良好的防脱措施,使得整体的牢固性不佳,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梯对重框架上梁在使用时,需要将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的外侧表面,从而将绳轮通过两个侧板安装在两个上梁的内侧,但由于这种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且对重框架与对重框架内部的对重块整体质量较重,使得侧板与上梁之间的连接螺栓需要承载非常大的负荷,同时由于侧板与上梁之间没有良好的防脱措施,使得整体的牢固性不佳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包括两个上梁以及固定在两个上梁之间的两个侧梁,两个所述上梁之间固定有C形固定座,且C形固定座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表面对称设有两个一体式的侧板,且所述侧板顶端贯穿至C形固定座的顶部,两个所述侧板的之间旋转连接有绳轮,所述上梁的底部开设有与C形固定座相适配的安装缺口,所述C形固定座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的外侧表面。优选的,所述上梁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四个一体式的插块,且侧梁的表面开设有与插块相对应的插槽,所述上梁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梁的表面。优选的,所述上梁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贯穿式的螺栓孔,且侧梁的内部开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螺栓孔。优选的,两个所述上梁的内部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处于安装缺口的顶部,所述C形固定座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位置与第三通孔相对应。优选的,所述C形固定座的底端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尺寸与侧板相适配。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过绳轮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C形固定座、横板、侧板、安装缺口、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得侧板和绳轮在安装完成后,可以更加的牢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脱效果,即使固定螺栓发生松动或脱落,也不会造成侧板与上梁的分离,使得整个电梯对重框架在运行时可以更加的稳固。2、通过设置插块和插槽,使得上梁在与侧梁固定连接时,可以得到良好的定位,使得上梁和侧梁内部的螺栓孔可以快速相互对齐,从而避免原装置需要频繁调整上梁和侧梁的位置才能将螺栓孔对齐的问题,同时在上梁与侧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插块也会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上梁与侧梁的连接更加的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缺口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缺口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侧板与上梁连接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插块与插槽连接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上梁内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梁;2、侧梁;3、横板;4、C形固定座;5、侧板;6、绳轮;7、安装缺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11、插槽;12、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包括两个上梁1以及固定在两个上梁1之间的两个侧梁2,两个上梁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C形固定座4,且C形固定座4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横板3,横板3的顶部表面对称设有两个一体式的侧板5,侧板5与横板3为一体式铸造而成,且侧板5顶端贯穿至C形固定座4的顶部,两个侧板5的之间旋转连接有绳轮6,上梁1的底部开设有与C形固定座4相适配的安装缺口7,C形固定座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1的外侧表面,使得侧板5和绳轮6在安装完成后,可以更加的牢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脱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上梁1的内部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孔8,且第一通孔8处于安装缺口7的顶部,C形固定座4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8相对应的第三通孔10,使得C形固定座4的两端可以顺利的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上梁1的表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侧板5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9,且第二通孔9的位置与第三通孔10相对应,使得C形固定座4与上梁1之间的固定螺栓可以顺利贯穿过侧板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C形固定座4的底端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尺寸与侧板5相适配,使得侧板5可以顺利的贯穿至C形固定座4顶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侧板5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过绳轮6的内部,使得绳轮6可以在两个侧板5之间转动。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包括两个上梁1以及固定在两个上梁1之间的两个侧梁2,两个上梁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C形固定座4,且C形固定座4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横板3,横板3的顶部表面对称设有两个一体式的侧板5,侧板5与横板3为一体式铸造而成,且侧板5顶端贯穿至C形固定座4的顶部,两个侧板5的之间旋转连接有绳轮6,上梁1的底部开设有与C形固定座4相适配的安装缺口7,C形固定座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1的外侧表面,使得侧板5和绳轮6在安装完成后,可以更加的牢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脱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梁1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四个一体式的插块12,且侧梁2的表面开设有与插块12相对应的插槽11,上梁1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梁2的表面,使得上梁1在与侧梁2固定连接时,可以得到良好的定位,使得上梁1和侧梁2内部的螺栓孔可以快速相互对齐,同时也使得上梁1在与侧梁2的连接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梁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贯穿式的螺栓孔,且侧梁2的内部开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螺栓孔,使得上梁1可以顺利的通过螺栓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包括两个上梁(1)以及固定在两个上梁(1)之间的两个侧梁(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梁(1)之间固定有C形固定座(4),且C形固定座(4)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横板(3),所述横板(3)的顶部表面对称设有两个一体式的侧板(5),且所述侧板(5)顶端贯穿至C形固定座(4)的顶部,两个所述侧板(5)的之间旋转连接有绳轮(6),所述上梁(1)的底部开设有与C形固定座(4)相适配的安装缺口(7),所述C形固定座(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1)的外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包括两个上梁(1)以及固定在两个上梁(1)之间的两个侧梁(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梁(1)之间固定有C形固定座(4),且C形固定座(4)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横板(3),所述横板(3)的顶部表面对称设有两个一体式的侧板(5),且所述侧板(5)顶端贯穿至C形固定座(4)的顶部,两个所述侧板(5)的之间旋转连接有绳轮(6),所述上梁(1)的底部开设有与C形固定座(4)相适配的安装缺口(7),所述C形固定座(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1)的外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1)的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四个一体式的插块(12),且侧梁(2)的表面开设有与插块(12)相对应的插槽(11),所述上梁(1)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梁(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华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