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硅烷介质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41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氯硅烷特殊介质采样器,包括取样钢瓶(20)以及连接在取样钢瓶(20)上采样管路、放空管路和氮气吹扫管路,该取样钢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在上端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第一钢瓶阀(16)、第一快速接头(15)和金属软管(14),在下端的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第三钢瓶阀(19)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钢瓶阀(16)和第一快速接头(15)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合特殊介质氯硅烷的物理特性,设计的氯硅烷采样器能够整体吹扫,没有死区;切断阀、止回阀、管道等进行电抛光处理杜绝了介质在管内壁的残留;达到了零排放、零接触的采样要求,保证了操作采样人员的安全健康。

Chlorosilane medium sa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硅烷介质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介质采样器,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氯硅烷的采样器。
技术介绍
氯硅烷是单晶硅、多晶硅化工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氯硅烷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激烈反应,如与水、醇、酚、硅醇、有机酸等,放出氯化氢。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氯原子被相应的有机基取代,生成有机氯硅烷或有机硅烷。氯硅烷是是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工产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下,引起角膜混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并可伴有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沾在皮肤上,可引起坏死,溃疡长期不愈。现有的氯硅烷采样器,管线内壁残余介质较多,无法整体吹扫或者吹扫不彻底,存在较多死区,危害操作采样员工安全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氯硅烷介质采样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氯硅烷介质采样器,包括取样钢瓶(20)以及连接在取样钢瓶(20)上采样管路、放空管路和氮气吹扫管路,该取样钢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在上端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第一钢瓶阀(16)、第一快速接头(15)和金属软管(14),在下端的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第三钢瓶阀(19)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钢瓶阀(16)和第一快速接头(15)之间,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之间。所述的采样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切断阀(1)、第三管路切断阀(3)、第四管路切断阀(4)、第五管路切断阀(5)、第七管路切断阀(7)、第八管路切断阀(8)和第九管路切断阀(9),所述的第一管路切断阀(1)的一端形成介质入口,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管路切断阀的一端以及第四管路切断阀(4)的一端连接,该第三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与第七管路切断阀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七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与第八管路切断阀的一端以及第五管路切断阀的一端连接,该第五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形成介质出口,所述第九管路切断阀的一端通过管道接入第一管路切断阀的介质入口处,另一端通过管道接入第五管路切断阀的介质出口处;第八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与第二快速接头(17)连接,第四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与金属软管连接。所述的放空管路包括依次安装在管道上的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第一止回阀(12)、第二管路切断阀(2)和第六管路切断阀(6),所述的第二管路切断阀的一端接入第一管路切断阀与第三管路切断阀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止回阀(12)的进气端以及第六管路切断阀(6)一端连接,该第六管路切断阀(6)的另一端接入第五管路切断阀(5)与第七管路切断阀(7)之间的管路上,该第一止回阀(12)的出气端与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该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的另一端形成放空口。所述的氮气清扫管路包括第十管路切断阀(10)和第二止回阀(13),该第十管路切断阀(10)的一端形成氮气入口,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止回阀(13)的进气端连接,该第二止回阀(13)的出气端接入第三管路切断阀(3)与第七管路切断阀(7)之间的管道上。本技术的优点是:结合特殊介质氯硅烷的物理特性,设计的氯硅烷采样器能够整体吹扫,没有死区;切断阀、止回阀、管道等进行电抛光处理杜绝了介质在管内壁的残留;达到了零排放、零接触的采样要求,保证了操作采样人员的安全健康;本技术的与氯硅烷接触的部件以及管道还进行除油、脱脂、干燥、净化以及氮封处理,保证了内部的洁净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氯硅烷介质采样器,包括取样钢瓶20以及连接在取样钢瓶20上采样管路、放空管路和氮气吹扫管路,该取样钢瓶20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开口,在上端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第一钢瓶阀16、第一快速接头15和金属软管14,在下端的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第三钢瓶阀19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钢瓶阀16和第一快速接头15之间,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之间。所述的采样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切断阀1、第三管路切断阀3、第四管路切断阀4、第五管路切断阀5、第七管路切断阀7、第八管路切断阀8和第九管路切断阀9,所述的第一管路切断阀1的一端形成介质入口,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管路切断阀3的一端以及第四管路切断阀4的一端连接,该第三管路切断阀3的另一端与第七管路切断阀7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七管路切断阀7的另一端与第八管路切断阀8的一端以及第五管路切断阀5的一端连接,该第五管路切断阀5的另一端形成介质出口,所述第九管路切断阀9的一端通过管道接入第一管路切断阀1的介质入口处,另一端通过管道接入第五管路切断阀5的介质出口处;第八管路切断阀8的另一端与第二快速接头17连接,第四管路切断阀4的另一端与金属软管14连接。所述的放空管路包括依次安装在管道上的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第一止回阀12、第二管路切断阀2和第六管路切断阀6,所述的第二管路切断阀2的一端接入第一管路切断阀1与第三管路切断阀3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止回阀12的进气端以及第六管路切断阀6一端连接,该第六管路切断阀6的另一端接入第五管路切断阀5与第七管路切断阀7之间的管路上,该第一止回阀12的出气端与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该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的另一端形成放空口。所述的氮气清扫管路包括第十管路切断阀10和第二止回阀13,该第十管路切断阀10的一端形成氮气入口,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止回阀13的进气端连接,该第二止回阀13的出气端接入第三管路切断阀3与第七管路切断阀7之间的管道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打开第一钢瓶阀16和第二钢瓶阀18;2.打开第一管路切断阀1、第四管路切断阀4、第五管路切断阀5和第八管路切断阀8,介质经过取样钢瓶进行循环置换;3.先关闭第二钢瓶阀18,再关闭第一钢瓶阀16,4.关闭第一管路切断阀1和第五管路切断阀5,5.打开第三钢瓶阀19打开,打开第二管路切断阀2、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进行放空;6.打开第七管路切断阀7,再打开第十管路切断阀10进行氮气吹扫;7.先关闭第十管路切断阀10、关闭第四管路切断阀4、第八管路切断阀8和第三钢瓶阀19;8.打开第三管路切断阀3、第六管路切断阀6、第十管路切断阀10进行管线吹扫;9.先关闭第十管路切断阀10、在关闭第三管路切断阀3、第六管路切断阀6、第七管路切断阀7、第二管路切断阀2、第十一管路切断阀11;10.打开第九管路切断阀9(下次取样前要先关闭阀门9);...

【技术保护点】
1.氯硅烷介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钢瓶(20)以及连接在取样钢瓶(20)上采样管路、放空管路和氮气吹扫管路,该取样钢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在上端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第一钢瓶阀(16)、第一快速接头(15)和金属软管(14),在下端的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第三钢瓶阀(19)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钢瓶阀(16)和第一快速接头(15)之间,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氯硅烷介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钢瓶(20)以及连接在取样钢瓶(20)上采样管路、放空管路和氮气吹扫管路,该取样钢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在上端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第一钢瓶阀(16)、第一快速接头(15)和金属软管(14),在下端的开口处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第三钢瓶阀(19)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钢瓶阀(16)和第一快速接头(15)之间,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钢瓶阀(18)和第二快速接头(1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硅烷介质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切断阀(1)、第三管路切断阀(3)、第四管路切断阀(4)、第五管路切断阀(5)、第七管路切断阀(7)、第八管路切断阀(8)和第九管路切断阀(9),所述的第一管路切断阀(1)的一端形成介质入口,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管路切断阀的一端以及第四管路切断阀(4)的一端连接,该第三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与第七管路切断阀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七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与第八管路切断阀的一端以及第五管路切断阀的一端连接,该第五管路切断阀的另一端形成介质出口,所述第九管路切断阀的一端通过管道接入第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景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