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13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包括手柄、连接柄和拧紧结构;所述连接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连接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拧紧结构相连;所述拧紧结构包括连接板、套筒和拧紧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柄相连,所述套筒为筒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拧紧块为板状结构,所述拧紧块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中部开设一字型的容纳槽,所述第二握持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握持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二握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油泵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省力。

A kind of mounting tool for clip type oil pump of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油箱上设有卡扣式油泵,在安装时由于油泵的特殊形状,难以通过常规工具将油泵拧紧固定,使用徒手装配的难度比较大,由于劳作强度大,经常出现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对于装配人员来说装配这样的油泵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方便安装的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包括手柄、连接柄和拧紧结构;所述连接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连接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拧紧结构相连;所述拧紧结构包括连接板、套筒和拧紧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柄相连,所述套筒为筒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拧紧块为板状结构,所述拧紧块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中部开设一字型的容纳槽,所述第二握持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握持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二握持部在收纳状态时折叠并容纳进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二握持部在使用状态时从所述容纳槽中伸展出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在同一直线上。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握持部上设有持拿槽,所述持拿槽的两侧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握持部折叠进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握持部的顶部从所述持拿槽中露出。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拧紧块包括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沿所述套筒内直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支块和第二支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壁的两侧。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拧紧块的底部开设倒角结构使所述拧紧块的底部为锥形。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连接板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套筒相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套筒之间留有间隔;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的顶部相连。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套筒的两侧壁之间设有第一观察部和第二观察部,所述第一观察部和第二观察部均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观察部和第二观察部以所述连接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手柄的两端设有凹陷的握点,所述握点呈马鞍形,且所述握点的凹陷的凹槽方向为竖直方向。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端面的半径,所述第二握持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中心铰接;所述第二握持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握持部长度的一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油泵的顶部设有卡扣结构,油泵为圆形结构,卡扣结构设置在油泵的顶部的两侧,两个卡扣结构的中部均为一字型的凹槽,且两个卡扣结构的一字型凹槽在同一直线上。在安装油泵时,套筒套在油泵的外侧起到定位的作用,拧紧块插入到卡扣结构的凹槽中,转动手柄,从而将油泵上紧。如果安装时阻尼较大,则将第二握持部从容纳槽中翻出,增加力臂,使油泵的安装过程更加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手柄1、第一握持部11、持拿槽1101、握点1102、第二握持部12、连接柄2、拧紧结构3、连接板31、套筒32、拧紧块33、第一支块331、第二支块332、油泵01、卡扣结构02、第一观察部03和第二观察部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01安装工具,包括手柄1、连接柄2和拧紧结构3;所述连接柄2的一端与所述手柄1相连,所述连接柄2的另一端与所述拧紧结构3相连;所述拧紧结构3包括连接板31、套筒32和拧紧块33,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连接柄2相连,所述套筒32为筒状结构,所述套筒3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1相连;所述拧紧块33为板状结构,所述拧紧块33设置在所述套筒32内;所述手柄1包括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12;所述第一握持部11的中部开设一字型的容纳槽,所述第二握持部12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握持部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11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二握持部12,所述第二握持部12在收纳状态时折叠并容纳进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二握持部12在使用状态时从所述容纳槽中伸展出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11在同一直线上。油泵01的顶部设有卡扣结构02,油泵01为圆形结构,卡扣结构02设置在油泵01的顶部的两侧,两个卡扣结构02的中部均为一字型的凹槽,且两个卡扣结构02的一字型凹槽在同一直线上。在安装油泵01时,套筒32套在油泵01的外侧起到定位的作用,拧紧块33插入到卡扣结构02的凹槽中,转动手柄1,从而将油泵01上紧。如果安装时阻尼较大,则将第二握持部12从容纳槽中翻出,增加力臂,使油泵01的安装过程更加省力。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握持部11上设有持拿槽1101,所述持拿槽1101的两侧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握持部12折叠进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握持部12的顶部从所述持拿槽1101中露出。将第二握持部12折叠进容纳槽后,再想将第二握持部12翻出来时,由于第二握持部12的顶部从持拿槽1101中露出,人手可以捏住裸露的部分将第二握持部12翻出,方便第二握持部12的收容和取出。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拧紧块33包括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所述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沿所述套筒32内直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支块332和第二支块332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32内壁的两侧。拧紧块33分为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两部分,分别与卡扣结构02的凹槽配合,相比于一整块拧紧块33这样的结构来说更加节省材料,同时也可以减轻工具整体的重量,方便安装人员携带和转移安装工具。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拧紧块33的底部开设倒角结构使所述拧紧块33的底部为锥形。方便拧紧块33插入到卡扣结构02的凹槽中。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连接板31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31的两端与所述套筒32相连,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套筒32之间留有间隔;所述连接板3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的上方,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的顶部相连。连接板31设置在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的上方,且连接板31与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的顶部相连,使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不仅与套筒32侧壁连接固定,还与连接板31连接固定,起到对第一支块331和第二支块332的固定加强作用。连接板31与套筒32之间留有间隔,节省原料的同时降低安装工具整体的重量。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套筒32的两侧壁之间设有第一观察部03和第二观察部04,所述第一观察部03和第二观察部04均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观察部03和第二观察部04以所述连接板31为对称轴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连接柄和拧紧结构;所述连接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连接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拧紧结构相连;/n所述拧紧结构包括连接板、套筒和拧紧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柄相连,所述套筒为筒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拧紧块为板状结构,所述拧紧块设置在所述套筒内;/n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中部开设一字型的容纳槽,所述第二握持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握持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二握持部在收纳状态时折叠并容纳进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二握持部在使用状态时从所述容纳槽中伸展出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在同一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连接柄和拧紧结构;所述连接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连接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拧紧结构相连;
所述拧紧结构包括连接板、套筒和拧紧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柄相连,所述套筒为筒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拧紧块为板状结构,所述拧紧块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中部开设一字型的容纳槽,所述第二握持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握持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二握持部在收纳状态时折叠并容纳进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二握持部在使用状态时从所述容纳槽中伸展出并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上设有持拿槽,所述持拿槽的两侧向下凹陷,所述第二握持部折叠进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握持部的顶部从所述持拿槽中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卡扣式油泵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块包括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沿所述套筒内直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支块和第二支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壁的两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斌杨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宗申·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