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钟炜专利>正文

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65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包括高压泵(1)和与高压泵(1)相连的高压主管(2),高压主管(2)与至少2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每根高压支管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6)相连;高压主管(2)外径是高压支管外径的1~50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不但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轻易解决对高大的景观植物的树梢部进行加湿处理的难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加湿装置,特别是喷雾造景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雾加湿装置外形构造单一,只起到一种单纯的加湿功能。在某些场合,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喷雾加湿装置,即能喷雾加湿、净化空气,又能独立作为一种景观造型,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不但能净化空气,还能美化环境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包括高压泵和与高压泵相连的高压主管,高压主管与至少2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每根高压支管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相连;高压主管外径是高压支管外径的1~50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高压支管与高压主管相连接点之间的间距为2~200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高压主管、高压支管或雾化喷嘴上设置发光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高压主管的外径为1~600mm,壁厚为0.1~1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高压支管的外径为0.3~12mm,壁厚为0.1~1.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雾化喷嘴内的喷口直径为0.1~0.3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雾化喷嘴为带有雾化针的雾化喷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高压泵为出口压力值是30~80公斤的高压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雾化喷嘴和高压支管之间设置过滤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高压支管分为支管一和支管二,支管一和支管二之间设置连接软管;支管一与高压主管相连,在支管二与雾化喷嘴之间设置过滤装置。本技术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整体造型美观,能独立作为一种景观,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由于选用了上述规格的喷口的雾化喷嘴,因此喷出的雾粒非常细微,能净化空气。选用上述规格的高压支管是为了便于进行弯曲造型。在高压支管之间设置连接软管,是为了使高压支管在雾化喷嘴喷射时所产生的后座力的影响下,能产生轻微的晃动,不但能提高加湿效果,更能增加美感。在高压主管、高压支管或雾化喷嘴上设置的发光体,更能美化环境。所设定的高压支管与高压主管的连接点之间的间距是为了保证所产生的雾能连成一片,提高观赏效果。本加湿装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轻易解决对高大的景观植物的树梢部进行加湿处理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上述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给出了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包括高压泵1和与所述高压泵1相连的高压主管2,高压泵1的出口压力值是30~80公斤。高压主管2分别与6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每根高压支管由支管一3和支管二8组成,在支管一3和支管二8之间设置相连通的连接软管4。每根支管一3与高压主管2相连接处(即支管一3的中心线与高压主管2相连接处)称为连接点,连接点之间的间距为2~2000mm,最佳值为200~1000mm。支管二8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6相连,此喷口直径为0.1~0.3mm;雾化喷嘴6为带有雾化针的雾化喷嘴。在雾化喷嘴6和支管二8之间设置过滤装置5,即水从支管二8出来后,先经过过滤装置5,再进入雾化喷嘴6。在雾化喷嘴6上设置发光体7。支管一3和支管二8的外径相同,为12mm;壁厚也相同,为1.5mm。高压主管2外径是支管一3外径的50倍,即600mm,壁厚为10mm。实施例2、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去掉雾化喷嘴6上的发光体7,改为在高压主管2上均匀加设若干个发光体7。支管一3和支管二8的外径相同,为4mm;壁厚也相同,为0.7mm。高压主管2外径是支管一3外径的20倍,即80mm,壁厚为3mm。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实施例3、图3给出了另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包括高压泵1和与高压泵1相连的高压主管2,高压泵1的出口压力值是30~80公斤。高压主管2的端部9呈球形,此端部9的外径为高压主管2外径的2倍。端部9分别与4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每根高压支管由支管一3和支管二8组成,在支管一3和支管二8之间设置相连通的连接软管4。每根支管一3与端部9相连接处(即支管一3的中心线与端部9相连接处)称为连接点,连接点之间的间距为4mm。管二8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6相连,此喷口直径为0.1~0.3mm;雾化喷嘴6为带有雾化针的雾化喷嘴。在雾化喷嘴6和支管二8之间设置过滤装置5,即水从支管二8出来后,先经过过滤装置5,再进入雾化喷嘴6。在支管二8上设置发光体7。支管一3和支管二8的外径相同,为2mm;壁厚也相同,为0.2mm。高压主管2外径是支管一3外径的5倍,即10mm,壁厚为0.8mm,因此端部9的外径为20mm,壁厚为0.8mm。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高压泵(1)和与所述高压泵(1)相连的高压主管(2),所述高压主管(2)与至少2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所述每根高压支管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6)相连;所述高压主管(2)外径是高压支管外径的1~5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支管与高压主管(2)相连接点之间的间距为2~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高压主管(2)、高压支管或雾化喷嘴(6)上设置发光体(7)。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主管(2)的外径为1~600mm,壁厚为0.1~1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支管的外径为0.3~12mm,壁厚为0.1~1.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雾化喷嘴(6)内的喷口直径为0.1~0.3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雾化喷嘴(6)为带有雾化针的雾化喷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泵(1)为出口压力值是30~80公斤的高压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雾化喷嘴(6)和高压支管之间设置过滤装置(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支管分为支管一(3)和支管二(8),所述支管一(3)和支管二(8)之间设置连接软管(4);所述支管一(3)与高压主管(2)相连,在所述支管二(8)与雾化喷嘴(6)之间设置过滤装置(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包括高压泵(1)和与高压泵(1)相连的高压主管(2),高压主管(2)与至少2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每根高压支管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6)相连;高压主管(2)外径是高压支管外径的1~50倍。本技术的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不但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轻易解决对高大的景观植物的树梢部进行加湿处理的难题。文档编号F24F6/14GK2775523SQ20052010044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型喷雾造景加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高压泵(1)和与所述高压泵(1)相连的高压主管(2),所述高压主管(2)与至少2根高压支管相连通,所述每根高压支管与内设喷口的雾化喷嘴(6)相连;所述高压主管(2)外径是高压支管外径的1~50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钟炜
申请(专利权)人:马钟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