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钟炜专利>正文

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55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高压泵(2)、雾化喷头(1),在高压泵(2)前、或者是在高压泵(2)与雾化喷头(1)之间设置通过管路相连的、采用膜法液体分离技术的膜过滤装置(9)。此膜过滤装置(9)为微波膜组件、或超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或反渗透膜组件。采用此结构的雾森水处理装置,能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其他一些易聚集凝结的物质无法通过,从而保证所产生的气溶胶粒子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保证喷嘴不会因这些物质的聚集凝结而堵塞。(*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型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不会产生有害气溶胶的喷雾型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雾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自从雾森撞击式雾化技术的诞生,雾化技术已从工农业的加湿、冷却、除尘等领域逐渐拓展到了景观、舞台、医院、家庭、办公场所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在造景、消毒、加湿、降温、除尘等领域发挥着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就在给人们带来那么多功能的同时,它所隐藏的因人们疏忽而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有害气溶胶的污染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般来讲,细菌、病菌并非独自漂浮在空气中,而是依附在两种载体上,一种是尘埃,另一种是气溶胶。尘埃一般是指直径大于100μm颗粒。气溶胶,是指固体微粒、液体微粒或二者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其中的气体介质通常为空气;微粒其成分复杂,大小不一,一般粒径为0.001-10μm的是气溶胶研究的对象。就性质而言,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生物物质的称为生物气溶胶,其中含有微生物的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上。就人体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气溶胶粒子的大小不同,经呼吸道到达体内的深度和归宿就不同,因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一般被阻留在鼻腔内,5~10μm的粒子可到达支气管,5μm以下的可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由上可见,有害的微生物如以尘埃为载体会因体积较大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如果以气溶胶为载体,形成小于10μm,特别是小于5μm的微生物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将是直接的、严重的。雾森,就是将水通过高压经雾森喷嘴雾化,形成大量小于10μm微粒的气溶胶雾化设备。目前,对于喷雾用水,一般仅在末端采用的是两级精滤,一级为5μm,第二级为1μm,而很大部分的微生物的直径都在1μm以下,所以,两级精滤无法截留所有的微生物,至此,所有小于1μm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等会依附在由雾化液体而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通过人们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从而给人造成危害。其次,在水体中,由于存在有那些直径小于1μm的活性生命体,而这些生命体在环境合适的情况下就会大量繁殖并聚集,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造成系统工作的不稳定,比如喷嘴堵塞。当然,喷嘴的堵塞也并不是完全由微生物造成的,因为在水体中能再凝结、聚集的还有1μm精滤无法除去的如淤泥、粘土、胶体硅、胶体、乳化油等物质和各类离子,如果这类物质在一定的数量上的聚集同样会造成喷嘴的堵塞,特别是多种物质相互作用影响会加剧聚集凝结的形成,对系统的危害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气溶胶,且不易造成喷嘴堵塞的喷雾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高压泵、雾化喷头,在高压泵前、或者是在高压泵与雾化喷头之间设置通过管路相连的、采用膜法液体分离技术的膜过滤装置。此膜过滤装置为截留孔径是0.1-0.99微米的微滤膜组件,或为截留孔径是0.002-0.1微米的超滤膜组件,或为截留孔径是0.0009-0.0011微米的纳滤膜组件,或为能阻挡所有的融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所有物质、仅允许水分子通过的反渗透膜组件。上述的这些膜组件材料为金属膜组件、或无机膜组件、或高分子膜组件、或复合膜组件,类型为平板式膜组件、或板框式膜组件、或管式膜组件、或中空纤维式膜组件、或卷式膜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雾化喷头的进口端设置分组控制阀。此分组控制阀为手动阀、或电磁阀、或气动阀。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此种雾森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膜清洗装置,膜清洗装置包括带有截止阀的排污出液管,此排污出液管与膜过滤装置相连通。膜清洗装置还包括储水容器、反冲洗泵,反冲洗泵通过连接管一端与膜过滤装置相连,另一端与反冲洗泵相连,储水容器通过连接管与高压泵、或者雾化喷头相连。采用此种结构的喷雾装置,由于采用了截留孔径至少为1微米以下的滤膜组件,(截留孔径值表示所能截留物质的最小直径例如孔径值为0.5微米,表示能截留水中所有直径≥0.5微米的物质。)因此使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其他一些易聚集凝结的物质无法通过,从而保证所产生的气溶胶粒子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保证喷嘴不会因这些物质的聚集凝结而堵塞。膜清洗装置能对滤膜组件进行日常清洗,排除聚集在滤膜组件内的杂质,使得滤膜组件能反复使用,降低成本。与每个雾化喷头的进口端相连的分组控制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组控制雾化喷头的开或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又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又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雾森水处理装置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图1给出了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包括膜过滤装置9、膜清洗装置、高压泵2、分组控制阀16、雾化喷头1,膜清洗装置包括带有截止阀6的排污出液管5、反冲洗泵4、储水容器3。分组控制阀16为手动阀,高压泵2带有调压稳压阀,储水容器3带有水位控制器。此膜过滤装置9是以聚砜为原料制成的中空纤维式膜,选择截留孔径为0.002微米,即能截留水中所有直径≥0.002微米的物质的超滤膜。膜过滤装置9一端连接进管8,另一端通过管10与反冲洗泵4相连。排污出液管5与膜过滤装置9相连通。储水容器3上设有进管12、出管13,出管13上设有截止阀14;进管12的另一端与反冲洗泵4相连,出管13的另一端与高压泵2相连。高压泵2通过高压管路15与分组控制阀16相连,分组控制阀16通过高压管路17与每个雾化喷头1相连。实际使用时,包括正常工作、清洗这两个工作状态,以下具体说明一)、正常工作状态时,截止阀14打开,截止阀6关闭。原水经进管8流入膜过滤装置9进行膜法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依次流过管10、反冲洗泵4、进管12、储水容器3、出管13、高压泵2、高压管路15、分组控制阀16、高压管路17,最后从雾化喷头1中以雾化形式喷出。此时,反冲洗泵4不工作,仪是起到流通管道的作用。二)、清洗工作状态时,截止阀14关闭,截止阀6打开。储水容器3内的净水通过进管12流入反冲洗泵4,此时的进管12被当作了出管。反冲洗泵4启动工作,净水通过管10流入膜过滤装置9进行反向清洗,所产生的污水从排污出液管5流出。此时原水从进管8流入膜过滤装置9进行正向清洗,所产生的污水从排污出液管5流出。实施例2图2给出了另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包括膜过滤装置9、膜清洗装置、高压泵2、分组控制阀16、雾化喷头1,膜清洗装置包括带有截止阀6的排污出液管5。分组控制阀16为气动阀,此膜过滤装置9上设有压力表,用来感测液体进出装置9后所产生的压力差值。此膜过滤装置9是以陶瓷为原料制成的管式膜,选择截留孔径为0.14微米,即能截留水中所有直径≥0.14微米的物质的微滤膜,排污出液管5与膜过滤装置9相连通。进管8连接膜过滤装置9,进管8上依次设有截止阀7和旁管19,旁管19上设有截止阀18。膜过滤装置9通过管10与高压泵2相连,管10上设有截止阀11。高压泵2通过高压管路15与分组控制阀16相连,分组控制阀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森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高压泵(2)、雾化喷头(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泵(2)前、或者是在高压泵(2)与雾化喷头(1)之间设置通过管路相连的、采用膜法液体分离技术的膜过滤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钟炜
申请(专利权)人:马钟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