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增强现实眼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038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51
本申请提供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一种增强现实眼镜。所述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器、曲面波导、耦合输出光栅;所述微显示器用于发射携带显示内容的显示光;所述曲面波导包括第一内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凹面,所述曲面波导用于使所述显示光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并沿所述曲面波导传播;所述耦合输出光栅用于将在所述曲面波导中传播的光线耦合输出所述曲面波导。本申请提供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能够实现大视场角、大出瞳的显示效果。

A near eye optical display system and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增强现实眼镜
本申请涉及增强现实
,具体地,涉及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增强现实眼镜。
技术介绍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和现实场景巧妙融合的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通过一系列光学元件,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达到互相补充、互相增强的效果。AR眼镜是AR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AR眼镜既可以看到真实的外部世界,也可以看到虚拟信息。其光学显示系统通常由微型显示屏和光学元件组成。其中,光学组合器的不同,是区分AR显示系统的关键部分。光波导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图像传输的光学元件,因其轻薄和外界光线的高穿透特性被认为是消费级AR眼镜的必选光学方案。但是现有技术中,AR显示系统大多基于传统平板波导,视场角受限,大视场、大出瞳显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增强现实眼镜,旨在实现大视场角、大出瞳的显示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所述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器、曲面波导、耦合输出光栅;所述微显示器用于发射携带显示内容的显示光;所述曲面波导包括第一内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凹面,所述曲面波导用于使所述显示光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并沿所述曲面波导传播;所述耦合输出光栅用于将在所述曲面波导中传播的光线耦合输出所述曲面波导。可选地,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在与其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同心圆弧。可选地,所述显示光通过耦合输入方式输入所述曲面波导;其中,所述耦合输入方式包括:通过耦合输入光栅耦合输入所述曲面波导;通过直接耦合输入所述曲面波导;通过自由曲面光学元件耦合输入所述曲面波导。可选地,当通过耦合输入光栅或直接耦合输入的方式将所述显示光耦合输入所述曲面波导时,所述近眼光学显示系统还包括准直透镜组;所述准直透镜组设置于所述微显示器与所述曲面波导之间,用于对所述显示光进行准直。可选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由多个自由曲面组成,还用于对所述显示光进行准直。可选地,所述耦合输出光栅包括浮雕光栅或全息光栅。可选地,所述曲面波导由透明的光学玻璃或光学塑料制成。作为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增强现实眼镜,所述增强现实眼镜包含上述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的出瞳扩展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的视场角扩展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增强显示显示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曲面波导在与其表面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器1、曲面波导2、耦合输出光栅3。所述微显示器1用于发射携带显示内容的显示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显示器1可以是自发光的有源器件,比如发光二极管面板,例如micro-OLED或micro-LED;也可以是需要外部光源照明的液晶显示屏,例如透射式的LCD或反射式的LCOS;还可以是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数字微镜阵列或激光束扫描仪。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微显示器的体积、亮度、分辨率等的要求可能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技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显示器件作为所述微显示器1。此外,不同的显示器件发出的显示光的偏振态可能不同,为满足光学设计的要求,可以在所述微显示器1的出光侧添加偏光片,以改变显示光的偏振态。所述曲面波导2包括第一内表面21和与所述第一内表面21相对的第二内表面22,所述第一内表面21为凸面,所述第二内表面22为凹面,所述曲面波导2用于使所述显示光在所述第一内表面21和所述第二内表面22上发生全反射,并沿所述曲面波导2传播。在传统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中,大多采用了平面波导。所述平面波导具有相互平行的上下表面,光在相互平行的上下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并向前传播,传输到眼睛前方再释放出来。由于平面波导的上下表面平行,因此平面波导只是传输图像,不会对图像产生放大、缩小等效果,可以理解为“平行光进,平行光出”。因此,使用上述平面波导的传统近眼光学显示系统不仅不容易获得大出瞳,其视场角也受到限制。有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曲面波导,可以有两方面的有益效果:(1)获得大出瞳。如图2所示,相互平行的光线L1和光线L2之间的距离为d1,进入所述曲面波导2后,在所述第一内表面21上发生全反射。因为所述第一内表面21为凸面,光线L2相比光线L1获得了更大的入射角。在曲面光波导2中,光线的入射角越大,出射角也就越大,出射光线与曲面波导2的内表面的夹角就越小,意味着出射光线发生下一次全反射前,在曲面波导2中传播的距离越长。可以用光线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发生相邻两次全反射时的反射点之间的弧长度量所述传播距离。假设,光线L1在点A1处发生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的第n次全反射,在点B1处发生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的第n+1次全反射,点A1和B1之间的弧长为S1;光线L2在点A2处发生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的第n次全反射,在点B2处发生在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的第n+1次全反射,点A2和点B2之间的弧长为S2。基于以上分析可得,S2>S1。当光线L1和L2传输到曲面波导2的输出端,经过耦合输出光栅3平行输出曲面波导2时,其距离d2>d1。也即获得了更大的出瞳。(2)获得大视场角。假设为入射光与视野垂直方向的夹角,即视场角,θ为光线的入射角。对于平面波导,如图3(a)所示,入射角θ1等于视场角在光波导中,最大入射角受到光栅角带宽或全反射角的限制,当满足入射光满足所述最大入射角条件时,平面波导的最大视场角等于其能衍射的最大入射角θ1max。对于表面为凹面的曲面波导,如图3(b)所示,R为曲面半径,d为像元到曲面的距离,其入射角θ2和入射光与视野垂直方向的夹角满足如下关系:所以,入射角θ2小于入射光与视野垂直方向的夹角当满足最大入射角条件时,曲面波导的最大视场角等于其能衍射的最大入射角θ2max。对于表面为凸面的曲面波导,如图3(c),其入射角θ3和入射光与视野垂直方向的夹角满足如下关系:所以,入射角θ3小于入射光与视野垂直方向的夹角当满足最大入射角条件时,曲面波导的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器、曲面波导、耦合输出光栅;/n所述微显示器用于发射携带显示内容的显示光;/n所述曲面波导包括第一内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凹面,所述曲面波导用于使所述显示光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并沿所述曲面波导传播;/n所述耦合输出光栅用于将在所述曲面波导中传播的光线耦合输出所述曲面波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微显示器、曲面波导、耦合输出光栅;
所述微显示器用于发射携带显示内容的显示光;
所述曲面波导包括第一内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内表面为凹面,所述曲面波导用于使所述显示光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并沿所述曲面波导传播;
所述耦合输出光栅用于将在所述曲面波导中传播的光线耦合输出所述曲面波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在与其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同心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眼光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光通过耦合输入方式输入所述曲面波导;
其中,所述耦合输入方式包括:
通过耦合输入光栅耦合输入所述曲面波导;
通过直接耦合输入所述曲面波导;
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贾世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