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喷水系统,包括喷头和给喷头输水的送水管道,在喷头上设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送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水孔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喷水孔前部、喷水孔中部和喷水孔后部,所述喷水孔前部和喷水孔中部的内表面为漏斗型,所述喷水孔前部为沿着喷头水流方向B内径为逐渐增加,所述喷水孔中部为沿着喷头水流方向B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喷水孔后部的内表面为圆柱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铜管的冷却更加均匀的、冷却效果更好的、更加节水的优点。
Water spray system of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机喷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机喷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铜管的轧制过程中,由于铸锭大的加工量(变形率>90%),在轧制的过程中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对轧辊和铜管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就显得非常的必要。目前,冷却系统的喷头100,如图1所示,其端面设置有内圈喷水环200和外圈喷水环300,内圈喷水环200包括40个第一喷水孔400,外圈喷水环300包括40个第二喷水孔500,第一喷水孔400与第二喷水孔500位置为错开设置,且第一喷水孔400与圆心I的连线与相邻的第二喷水孔500与圆心I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α为4.5°,第一喷水孔400与第二喷水孔500均与送水管道600相连通,第一喷水孔400与第二喷水孔500是直喷的圆柱形通道。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冷却系统,第一喷水孔400与第二喷水孔500是直喷的圆柱形通道,直喷形式喷射出来的水柱不均匀,造成铜管咬入区冷却量过大,不仅对铜管的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不佳,而且还造成水的浪费;此外,由于设计的不合理,铸锭咬入时摩擦力较大,生产高端小径产品时,表面显微观察组织图显示有裂痕,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铜管的冷却更加均匀的、冷却效果更好的、更加节水的轧机喷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轧机喷水系统,包括喷头和给喷头输水的送水管道,在喷头上设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送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水孔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喷水孔前部、喷水孔中部和喷水孔后部,所述喷水孔前部和喷水孔中部的内表面为漏斗型,所述喷水孔前部为沿着喷头水流方向B内径为逐渐增加,所述喷水孔中部为沿着喷头水流方向B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喷水孔后部的内表面为圆柱形。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喷水孔后部的内表面为圆柱形。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喷水孔前部的散射角β的取值范围为30°≤β≤60°,所述喷水孔中部的散射角θ的取值范围为100°≤θ≤150°。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喷头上的若干喷水孔的排列方式为排列成内圈喷水环和外圈喷水环,所述内圈喷水环的喷水孔与外圈喷水环的喷水孔为错位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内圈喷水环的喷水孔的数量N的取值范围为16≤N≤24,所述外圈喷水环的喷水孔的数量N的取值范围为16≤N≤24。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内圈喷水环的喷水孔与圆心I的连线与相邻的外圈喷水环的喷水孔与圆心I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γ的取值范围为7.5°≤γ≤11.25°。本技术由于包括喷头和给喷头输水的送水管道,在喷头上设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送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喷水孔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喷水孔前部、喷水孔中部和喷水孔后部,所述喷水孔前部和喷水孔中部的内表面为漏斗型,所述喷水孔前部为沿着喷头水流方向B内径为逐渐增加,所述喷水孔中部为沿着喷头水流方向B内径逐渐减小。本技术在使用时,水经过输水管道并由喷水孔喷出,而由于本技术的喷水孔的设计,水经过喷水孔中部时是内径是缩小的,因此水柱在喷水孔中部逐渐聚拢增压,然后随之喷水孔前部的内径为逐渐增大,因此,聚拢的水柱到达喷水孔前部又分散,最后从喷水孔前部呈分散式喷出,聚拢后喷出的水能够更加均匀地落在待冷却的铜管上,对铜管的整体能够均匀冷却,不仅冷却效果更好,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水的利用率,更加节水;因此,本技术具有对铜管的冷却更加均匀的、冷却效果更好的、更加节水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系统的喷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喷水孔的剖视图;图4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2至图4,图2至图4揭示的是轧机喷水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轧机喷水系统,包括喷头1和给喷头1输水的送水管道9,在喷头1上设有若干喷水孔2,所述喷水孔2与送水管道9相连通,所述喷水孔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喷水孔前部21、喷水孔中部22和喷水孔后部23,所述喷水孔前部21和喷水孔中部22的内表面为漏斗型,所述喷水孔前部21为沿着喷头1水流方向B内径为逐渐增加,所述喷水孔中部22为沿着喷头1水流方向B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喷水孔后部23的内表面为圆柱形,水经由送水管道9到达喷水孔2处,依次经过内表面为圆柱形的喷水孔后部23、内表面为漏斗型的喷水孔中部22和喷水孔前部21而喷出,水由在喷水孔后部23的柱状变成散射的分散式从喷水孔前部21喷出,喷出的水能够更加均匀地落在待冷却的铜管上,对铜管的整体能够更加均匀冷却,不仅冷却效果更好,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水的利用率,更加节水。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喷水孔前部21的散射角β的取值范围为30°≤β≤60°,所述喷水孔中部22的散射角θ的取值范围为100°≤θ≤150°;如此设置的优点在于,在上述角度范围内,喷水孔2喷出来的水散射更加均匀,喷洒的面积更大。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喷头1上的若干喷水孔2的排列方式为排列成内圈喷水环3和外圈喷水环4,所述内圈喷水环3的喷水孔2与外圈喷水环4的喷水孔2为错位设置,本技术中,所述内圈喷水环3的喷水孔2的数量N的取值范围为16≤N≤24,所述外圈喷水环4的喷水孔2的数量N的取值范围为16≤N≤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内圈喷水环3的喷水孔2和外圈喷水环4的喷水孔2均为20个。如此设置的优点在于,能够从各个角度向铜管喷水,使铜管冷却效果更好。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内圈喷水环3的喷水孔2与圆心I的连线与相邻的外圈喷水环4的喷水孔2与圆心I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γ的取值范围为7.5°≤γ≤11.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γ取值为9°,如此设置的优点在于,内圈喷水环3的喷水孔2与外圈喷水环4的喷水孔2在此角度范围内错开,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向铜管喷水,使铜管整体都能均匀冷却,冷却效果更佳。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喷水系统,包括喷头(1)和给喷头(1)输水的送水管道(9),其特征在于:在喷头(1)上设有若干喷水孔(2),所述喷水孔(2)与送水管道(9)相连通,所述喷水孔(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喷水孔前部(21)、喷水孔中部(22)和喷水孔后部(23),所述喷水孔前部(21)和喷水孔中部(22)的内表面为漏斗型,所述喷水孔前部(21)为沿着喷头(1)水流方向B内径为逐渐增加,所述喷水孔中部(22)为沿着喷头(1)水流方向B内径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喷水系统,包括喷头(1)和给喷头(1)输水的送水管道(9),其特征在于:在喷头(1)上设有若干喷水孔(2),所述喷水孔(2)与送水管道(9)相连通,所述喷水孔(2)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喷水孔前部(21)、喷水孔中部(22)和喷水孔后部(23),所述喷水孔前部(21)和喷水孔中部(22)的内表面为漏斗型,所述喷水孔前部(21)为沿着喷头(1)水流方向B内径为逐渐增加,所述喷水孔中部(22)为沿着喷头(1)水流方向B内径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后部(23)的内表面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前部(21)的散射角β的取值范围为30°≤β≤60°,所述喷水孔中部(22)的散射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亚,
申请(专利权)人:海亮奥托铜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