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包括轧辊,连接轴,保护层,冷却管,散热翅片,进水管,循环泵,出水管,储液箱,封盖,冷却液,支撑架和底座,所述轧辊的内侧通过嵌套的方式设置在连接轴的外侧面上,且轧辊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轧辊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一侧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设置有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的一端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连接轴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储液箱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的内部,且储液箱的一端中部设置有封盖,该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层,冷却管和散热翅片的设置,轧辊冷却均匀,冷却效果好,散热效果好,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A cooling roll equipment for seamless steel tube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
本技术为冷却轧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无缝钢管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冷却轧辊设备。轧辊的分类有多种,主要有:有带钢轧辊、型钢轧辊、线材轧辊、开坯辊、粗轧辊、精轧辊等、破鳞辊、穿孔辊、平整辊、钢轧辊、铸铁轧辊、硬质合金轧辊、陶瓷轧辊、铸造轧辊、锻造轧辊、堆焊轧辊、镶套轧辊、热轧辊、冷轧辊,冷却轧辊是钢管加工用的一道重要工艺流程,冷却轧辊设备发展到现在冷却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依然存在着轧辊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依然存在着轧辊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包括轧辊,连接轴,保护层,冷却管,散热翅片,进水管,循环泵,出水管,储液箱,封盖,冷却液,支撑架和底座,所述轧辊的内侧通过嵌套的方式设置在连接轴的外侧面上,且轧辊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轧辊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一侧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设置有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的一端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连接轴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螺纹接的方式连接在冷却管的一端,且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的一端内部,该循环泵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进水管的一端表面上;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冷却管的一端表面上,且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的一端内部;所述储液箱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的内部,且储液箱的一端中部设置有封盖,该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所述轧辊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的一端,且底座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的底端表面上;所述散热翅片包括散热孔和连接扣,且散热翅片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该散热翅片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扣。所述保护层采用圆柱形的高铬铸铁材质,且保护层的内侧设置在轧辊的最外侧表面上,该保护层的内部设置有一层灰铸铁层。所述冷却管采用圆柱形状的不锈钢管,且冷却管均匀分布在轧辊的内部侧面上,该冷却管设置有十个,且冷却管的十个管口与进水管或出水管的管口面上的十个法兰相连接。所述散热翅片采用方形的不锈钢材质,且散热翅片的两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该散热翅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保护层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轧辊的强度,且有利于提高轧辊抗高温和抗低温性能,有利于使轧辊的抗腐蚀能力强,有利于使轧辊的使用寿命更长。2.本技术冷却管的设置,有利于使轧辊冷却均匀,有利于防止冷却不均匀造成钢管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冷却轧辊效果。3.本技术散热翅片的设置,有利于将轧辊上的热量散除,防止轧辊在使用时轧辊上上的热量的不到有效散出,防止导致轧辊高温变形影响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轧辊的散热效果,快速降低轧辊表面的温度,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轧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轧辊,2-连接轴,3-保护层,4-冷却管,5-散热翅片,51-散热孔,52-连接扣,6-进水管,7-循环泵,8-出水管,9-储液箱,10-封盖,11-冷却液,12-支撑架,1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包括轧辊1,连接轴2,保护层3,冷却管4,散热翅片5,进水管6,循环泵7,出水管8,储液箱9,封盖10,冷却液11,支撑架12和底座13,所述轧辊1的内侧通过嵌套的方式设置在连接轴2的外侧面上,且轧辊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轧辊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4,且冷却管4的一侧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设置有散热翅片5,该散热翅片5的一端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连接轴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通过螺纹接的方式连接在冷却管4的一端,且进水管6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9的一端内部,该循环泵7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进水管6的一端表面上;所述出水管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冷却管4的一端表面上,且出水管8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9的一端内部;所述储液箱9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12的内部,且储液箱9的一端中部设置有封盖10,该储液箱9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11;所述轧辊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12的一端,且底座1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12的底端表面上;所述散热翅片5包括散热孔51和连接扣52,且散热翅片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51,该散热翅片5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扣52。所述保护层3采用圆柱形的高铬铸铁材质,且保护层3的内侧设置在轧辊1的最外侧表面上,该保护层3的内部设置有一层灰铸铁层,且保护层3的外侧设置有一层防磨损层,有利于增加轧辊的强度,且有利于提高轧辊抗高温和抗低温性能,有利于使轧辊的抗腐蚀能力强,有利于使轧辊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冷却管4采用圆柱形状的不锈钢管,且冷却管4均匀分布在轧辊1的内部侧面上,该冷却管4设置有十个,且冷却管4的十个管口与进水管6或出水管8的管口面上的十个法兰相连接,有利于使轧辊冷却均匀,有利于防止冷却不均匀造成钢管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冷却轧辊效果。所述散热翅片5采用方形的不锈钢材质,且散热翅片5的两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该散热翅片5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51,且散热翅片5设置有十处,有利于将轧辊上的热量散除,防止轧辊在使用时轧辊上上的热量的不到有效散出,防止导致轧辊高温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快速降低轧辊表面的温度,使用效果好。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型号CDLF型轻型不锈钢立式多级的循环泵7控制储液箱9内部的冷却液11进入到进水管6的内部,且进水管6内部的冷却液11均匀进入到多个冷却管4的内部,且冷却液11在冷却管4内部进行流动,起到冷却作用,有利于使轧辊冷却均匀,防止冷却不均匀造成钢管的使用效果,提高冷却轧辊的效果,且冷却液11对轧辊进行冷却工作时,散热翅片5将轧辊内部的热量散除,散热翅片5的设置有利于将轧辊上的热量散除,防止轧辊在使用时轧辊上上的热量的不到有效散出,防止导致轧辊高温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快速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轧辊(1),连接轴(2),保护层(3),冷却管(4),散热翅片(5),进水管(6),循环泵(7),出水管(8),储液箱(9),封盖(10),冷却液(11),支撑架(12)和底座(13),所述轧辊(1)的内侧通过嵌套的方式设置在连接轴(2)的外侧面上,且轧辊(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轧辊(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4),且冷却管(4)的一侧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设置有散热翅片(5),该散热翅片(5)的一端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连接轴(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通过螺纹接的方式连接在冷却管(4)的一端,且进水管(6)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9)的一端内部,该循环泵(7)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进水管(6)的一端表面上;所述出水管(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冷却管(4)的一端表面上,且出水管(8)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9)的一端内部;所述储液箱(9)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12)的内部,且储液箱(9)的一端中部设置有封盖(10),该储液箱(9)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11);所述轧辊(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12)的一端,且底座(1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12)的底端表面上;所述散热翅片(5)包括散热孔(51)和连接扣(52),且散热翅片(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51),该散热翅片(5)的一端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扣(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冷却轧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轧辊(1),连接轴(2),保护层(3),冷却管(4),散热翅片(5),进水管(6),循环泵(7),出水管(8),储液箱(9),封盖(10),冷却液(11),支撑架(12)和底座(13),所述轧辊(1)的内侧通过嵌套的方式设置在连接轴(2)的外侧面上,且轧辊(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保护层(3);所述轧辊(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4),且冷却管(4)的一侧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设置有散热翅片(5),该散热翅片(5)的一端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连接轴(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通过螺纹接的方式连接在冷却管(4)的一端,且进水管(6)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9)的一端内部,该循环泵(7)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进水管(6)的一端表面上;所述出水管(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冷却管(4)的一端表面上,且出水管(8)的另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储液箱(9)的一端内部;所述储液箱(9)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架(12)的内部,且储液箱(9)的一端中部设置有封盖(10),该储液箱(9)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军炎,王兆耀,王纯胜,李广,王光辉,项南方,王权坚,周小波,李益,田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隆达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