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协同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22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协同下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一侧的若干收集腔,以及对应所述收集腔设置的移料机构,所述收集腔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表面的收集端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侧面的存储端,所述收集端呈上端封闭的管状结构,且所述收集端的顶部朝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入口,所述存储端呈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储存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收集端连通,且所述存储端的顶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工件进行分类下料,且下料效率高。

Efficient collaborative cut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协同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视觉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协同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视觉检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视觉检测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将被摄取工件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是用于生产、装配或包装的有价值的机制,在完成对工件的检测后,需要对工件进行分类下料操作,以便于对检测完的工件进行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协同下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一侧的若干收集腔,以及对应所述收集腔设置的移料机构,所述收集腔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表面的收集端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侧面的存储端,所述收集端呈上端封闭的管状结构,且所述收集端的顶部朝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入口,所述存储端呈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存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协同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一侧的若干收集腔,以及对应所述收集腔设置的移料机构,所述收集腔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表面的收集端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侧面的存储端,所述收集端呈上端封闭的管状结构,且所述收集端的顶部朝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入口,所述存储端呈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存储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收集端连通,且所述存储端的顶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协同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转盘一侧的若干收集腔,以及对应所述收集腔设置的移料机构,所述收集腔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表面的收集端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侧面的存储端,所述收集端呈上端封闭的管状结构,且所述收集端的顶部朝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入口,所述存储端呈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存储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收集端连通,且所述存储端的顶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协同下料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碎武周利斌刘智勇乔红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中科先进制造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