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一种内嵌在发动机缸体中的圆筒形零件,由于长期处在高温、高压及高速摩擦的恶劣条件下工作,气缸套工作表面在活塞环运动区域会形成诸多不均匀的磨损,当磨损超出一定值时,气缸将可能发生重大故障,因此,气缸套的质量和运行稳定性极大的决定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气缸套的自动化生产产量大,而传统检测方法是手工检测,如采用内径千分表检测孔径尺寸公差,手工计算检测圆度误差,这种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重复性较差,测量精度也很难得到保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实现对气缸套内径、外径、圆度、高度的快速测量,同时检测精度高、效率高,尤其适应我国目前的气缸套自动化、批量化生产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有效解决了传统气缸套检测过程中需多次装夹、检测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达到提高效率和精度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定位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定位夹紧机构包括V型定位块、夹紧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V型定位块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夹紧组件和升降组件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的V型定位块对气缸套定位,所述升降组件带动夹紧组件升降同时实现夹紧组件对工作台的圆形通孔处的气缸套的夹紧与松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图像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30)、定位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定位夹紧机构包括V型定位块(10)、夹紧组件(20)和升降组件(40),所述V型定位块(10)位于所述工作台(30)上方,所述夹紧组件(20)和升降组件(40)均位于所述工作台(30)下方,所述的V型定位块(10)对气缸套(70)定位,所述升降组件(40)带动夹紧组件(20)升降同时实现夹紧组件(20)对工作台(30)的圆形通孔(31)处的气缸套(70)的夹紧与松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图像传感器(51)和电涡流传感器(61),通过图像传感器(51)检测气缸套(70)的高度和外径及圆度,通过电涡流传感器(61)检测气缸套(70)的内径及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30)、定位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定位夹紧机构包括V型定位块(10)、夹紧组件(20)和升降组件(40),所述V型定位块(10)位于所述工作台(30)上方,所述夹紧组件(20)和升降组件(40)均位于所述工作台(30)下方,所述的V型定位块(10)对气缸套(70)定位,所述升降组件(40)带动夹紧组件(20)升降同时实现夹紧组件(20)对工作台(30)的圆形通孔(31)处的气缸套(70)的夹紧与松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图像传感器(51)和电涡流传感器(61),通过图像传感器(51)检测气缸套(70)的高度和外径及圆度,通过电涡流传感器(61)检测气缸套(70)的内径及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20)包括套筒(21)、推杆(22)、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23)、环形压缩弹簧(25)和三个结构相同的扁形瓣体(26),所述套筒(21)上端开有三个楔形孔洞,三个楔形孔洞与三个扁形瓣体(26)配合安装,所述环形压缩弹簧(25)与三个相同的所述扁形瓣体(26)外表面配合安装,所述推杆(22)的一端伸入套筒(21)内,在套筒(21)底端与推杆(22)底端之间的推杆(22)上套设第一弹簧(24),在套筒(21)的底部设有第二弹簧(23),推杆(22)穿过套筒(21)内的第二弹簧(23),所述套筒(21)中部设有一定行程的长腰孔,所述推杆(22)上设有圆孔,一长杆(27)与推杆(22)上的圆孔和套筒(21)上的长腰孔配合,且长杆(27)在长腰孔内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0)包括压板(41)、导杆(42)、第三弹簧(45)和凸轮(43),所述压板(41)两侧设有一大一小两个圆孔,压板(41)的大圆孔与套筒(21)外表面配合,压板(41)的小圆孔与导杆(42)配合安装,导杆(42)上端与所述工作台(30)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压板(41)与导杆(42)底端之间的导杆部分套设第三弹簧(45),压板(41)的大圆孔一侧压在所述长杆(27)上,所述凸轮(43)压在压板(41)上,且由第一步进电机(44)带动转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4)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0)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庆斌,白颖,莫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