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式进气道及其V字形钝前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92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转式进气道的V字形钝前缘,包括圆锥曲线段和直前缘段;直前缘段为两个,且两者分别与圆锥曲线段的两端平滑相切连接,形成“V”字形;圆锥曲线段的中心位置处的钝化半径为r1,圆锥曲线段上与直前缘段的切点位置处的钝化半径为r2,其中,r1>r2,圆锥曲线段的前缘钝化半径由中心位置到两侧切点处连续降低。该V字形钝前缘中,圆锥曲线段由中心位置到两端处的前缘钝化半径连续降低,缓解由于气流在中心点滞止造成的严酷气动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内转式进气道,应用上述V字形钝化前缘,对缓解气动热有利。

Internal rotating inlet and its V-shaped blunt leading e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转式进气道及其V字形钝前缘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业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转式进气道,还涉及一种内转式进气道的V字形钝前缘。
技术介绍
高超声速进气道捕获来流并对其进行减速增压,是超燃冲压发动机重要的气动部件之一。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由于具有捕获气流能力强、压缩效率高和便于一体化设计等优点,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内转式进气道的前缘通常设计成V字形结构,用以提升进气道在低马赫数来流情况下的起动能力,考虑到气动热防护和结构安全性能,现有技术中对V字形前缘做出均匀钝化设计。但是现有V字形钝前缘中,V字形的根部处为气流滞止点,会造成严酷气动热。因此,如何缓解V字形钝前缘中V字形根部处气动热环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转式进气道的V字形钝前缘,其圆锥曲线段中由中心位置到两端处的前缘钝化半径连续降低,缓解由于气流在中心点滞止造成的严酷气动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转式进气道,应用上述V字形钝化前缘,对缓解气动热有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式进气道的V字形钝前缘,其特征在于,包括:/n圆锥曲线段,/n直前缘段,所述直前缘段为两个,且两者分别与所述圆锥曲线段的两端平滑相切连接,形成“V”字形;/n所述圆锥曲线段的中心位置处的钝化半径为r1,所述圆锥曲线段上与所述直前缘段的切点位置处的钝化半径为r2,其中,r1>r2,所述圆锥曲线段的前缘钝化半径由中心位置到两侧切点处连续降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式进气道的V字形钝前缘,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锥曲线段,
直前缘段,所述直前缘段为两个,且两者分别与所述圆锥曲线段的两端平滑相切连接,形成“V”字形;
所述圆锥曲线段的中心位置处的钝化半径为r1,所述圆锥曲线段上与所述直前缘段的切点位置处的钝化半径为r2,其中,r1>r2,所述圆锥曲线段的前缘钝化半径由中心位置到两侧切点处连续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字形钝前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曲线段的中心线为圆锥曲线或类圆锥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字形钝前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曲线段的钝前缘,是以所述圆锥曲线段的中心线为轮廓,作非均匀倒圆钝化处理后得到的钝前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字形钝前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曲线段由中心位置到两侧切点位置处的前缘钝化半径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李祝飞杨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