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色彩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73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隔色彩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取消了传统细纱机的前区压力棒隔距块上的压力棒,增大了短纤维粗纱的浮游区长度,减小了前区摩擦力及对聚合物长丝的握持,使得聚合物长丝在前牵伸区规律振动,同时利用纤维粗纱与聚合物长丝染色性能或颜色的不同,得到呈现间隔色彩效果的间隔色彩纱。该制备方法的成纱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Interval color yarn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隔色彩纱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隔色彩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环锭纺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罗拉牵伸对71、中罗拉牵伸对72以及后罗拉牵伸对73。其中,后罗拉牵伸对73与中罗拉牵伸对72组成后牵伸区,中罗拉牵伸对72与前罗拉牵伸对71组成前牵伸区。为了改善成纱条干,现有的细纱机的前牵伸区胶圈钳口前端与前罗拉钳口设置有前区压力棒隔距块74,通过前区压力棒隔距块74产生的摩擦力,使细纱前区的摩擦力场得到有效改善,牵伸浮游区长度减小,加强对浮游区中的纤维的控制能力,减少浮游纤维提前变速的机会,有利于纤维伸直平行,达到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色纺纱是由多种不同颜色的纤维混合而成的纱线,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人眼感受到的是有色纤维混合所呈现的一种新色彩。目前市场上色纺纱以纯棉赛络AB纱牛仔面料居多,色母粒黑涤/白棉赛络混纺面料、染色纤维与异色染色纤维混纺等。赛络纺纱表面纤维排列整齐,纱线结构紧密,毛羽少,抗起毛起球好。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细纱断头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隔色彩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环锭纺细纱机上,将预定量的纤维粗纱(4)从喇叭口喂入,经过牵伸装置(5)牵伸后得到纤维粗纱须条,所述纤维粗纱须条被所述牵伸装置(5)的前下罗拉和前上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口按压;/n同时,聚合物长丝(1)依次经过张力装置(2)、导丝轮(3)后喂入所述前罗拉口,所述聚合物长丝(1)与所述纤维粗纱(4)的染色性能或颜色不同;/nS2,所述聚合物长丝(1)与所述纤维粗纱须条在所述前罗拉口汇聚,加捻包缠,所述前罗拉口处的前区隔距块取消设置压力棒,增大了短纤维粗纱的浮游区长度,使得所述聚合物长丝(1)在所述牵伸装置(5)的前牵伸区规律振动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隔色彩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环锭纺细纱机上,将预定量的纤维粗纱(4)从喇叭口喂入,经过牵伸装置(5)牵伸后得到纤维粗纱须条,所述纤维粗纱须条被所述牵伸装置(5)的前下罗拉和前上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口按压;
同时,聚合物长丝(1)依次经过张力装置(2)、导丝轮(3)后喂入所述前罗拉口,所述聚合物长丝(1)与所述纤维粗纱(4)的染色性能或颜色不同;
S2,所述聚合物长丝(1)与所述纤维粗纱须条在所述前罗拉口汇聚,加捻包缠,所述前罗拉口处的前区隔距块取消设置压力棒,增大了短纤维粗纱的浮游区长度,使得所述聚合物长丝(1)在所述牵伸装置(5)的前牵伸区规律振动得到所述聚合物长丝(1)均匀露白的间隔色彩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色彩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色彩纱(10)中的所述聚合物长丝(1)与所述纤维粗纱(4)的纤维定量比的取值范围为1:4~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色彩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张力装置(2)用于控制所述聚合物长丝(1)的喂入预加张力,所述喂入预加张力的取值范围为0~2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色彩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导丝轮(3)用于控制所述聚合物长丝(1)的喂入位置,所述聚合物长丝(1)的喂入位置位于所述纤维粗纱须条的正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色彩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长丝(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炜王栋汤清伦汤恒星彭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