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风机与风叶,风机外侧设有一圈可旋转湿帘,外壳底部设水槽,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管与溢水管,水泵上方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有排刷,排刷的刷毛端延伸至湿帘外侧壁上;风机上方设导风轮,导风轮上设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连接杆固接湿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排刷结构,排刷可将喷水管喷在湿帘上的水均匀分布于湿帘上,同时刷毛对湿帘起到了清洁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利用排刷来清洁旋转湿帘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许多工厂厂房由于灰尘大、温度高、空气干燥等,需要进行空气调节及降温加温,就要用到空气调节装置来调节空气,这种装置一般包括有风机与叶轮,由风机带动叶轮旋转来抽动空气进行流通,同时为了降温和加湿,还要在侧壁设一圈湿帘装置,将水喷洒在湿帘上,叶轮工作时,部分水分随空气流通进入厂房,由于这种装置一般安装在高空,厂房环境中灰尘大,湿帘很容易被堵塞,所以工厂必需安排人上高空去清洗湿帘,这是一件耗工耗时,又较危险的事情,另外由于现有的喷射水装置是在喷射水管上打一排竖孔,水流通过竖孔射出喷在湿帘上,因此并不均匀,不利于清洁湿帘表面,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将水均匀分布于湿帘上,同时又能对湿帘进行清洁的空气调节装置,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采用排刷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风机与风叶,风机外侧设有一圈可旋转湿帘,外壳底部设水槽,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管与溢水管,水泵上方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有排刷,排刷的刷毛端延伸至湿帘外侧壁上;风机上方设导风轮,导风轮上设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连接杆固接湿帘。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了排刷结构,排刷可将喷水管喷在湿帘上的水均匀分布于湿帘上,同时刷毛对湿帘起到了清洁作用。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规模化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外壳2-湿帘3-排刷4-喷水管5-水泵6-连接杆 7-旋转轴 8-导风轮9-风机10-风叶 11-进水管 12-溢水管13-挡水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外壳1,外壳1内设有风机9与风叶10,风机9外侧设有一圈可旋转的湿帘2,外壳1底部设水槽,水槽内设有水泵5、进水管11与溢水管12,水泵5上方设有喷水管4,喷水管4上设有挡水板13,挡水板13上设有排刷3,排刷3的刷毛端延伸至湿帘2外侧壁上;风机9上方设导风轮8,导风轮8上连接旋转轴7,旋转轴7通过连接杆6固接湿帘2。工作时,风机带动风叶旋转,空气向下流通,带动导风轮旋转,导风轮带动旋转轴及连接杆旋转,从而在连接杆的带动下,湿帘旋转,水槽内由进水管将水蓄入水槽,如水槽内水过多,溢水管可将多余水溢出,水泵工作,通过喷水管将水喷射在湿帘上,排刷可将水均匀分布于湿帘上,同时刷毛对湿帘起到了清洁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风机与风叶,风机外侧设有一圈可旋转湿帘,外壳底部设水槽,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管与溢水管,水泵上方设有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喷水管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有排刷,排刷的刷毛端延伸至湿帘外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机上方设导风轮,导风轮上设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连接杆固接湿帘。专利摘要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风机与风叶,风机外侧设有一圈可旋转湿帘,外壳底部设水槽,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管与溢水管,水泵上方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有排刷,排刷的刷毛端延伸至湿帘外侧壁上;风机上方设导风轮,导风轮上设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连接杆固接湿帘;本技术采用了排刷结构,排刷可将喷水管喷在湿帘上的水均匀分布于湿帘上,同时刷毛对湿帘起到了清洁作用。文档编号F24F6/00GK2849541SQ20052013260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林后国 申请人:林后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排刷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有风机与风叶,风机外侧设有一圈可旋转湿帘,外壳底部设水槽,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管与溢水管,水泵上方设有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喷水管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有排刷,排刷的刷毛端延伸至湿帘外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后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后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