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61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平分器。管束的下端设有与蓄冰筒相连通的液体汇水器。液体平分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进水管。液体汇水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出水管。其管束采用的是1.0~2m米长,φ16的PE聚乙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束每回路的压降少,流量均,重量轻。(*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中央空调蓄冰工程的蓄冰筒。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蓄冰工程的蓄冰筒模块,是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电价相对低廉的时候,制冷机开机制冷,并由管束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用电高峰时间,用电价格相对较高的时候,再将管束内的冷量释放出来,这样既节约了电费又减少了用电高峰时的电负荷。实现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目前,市场上内融式蓄冰筒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方式。1、PE管热交换器蓄冰筒(如美国CALMAC蓄冰筒)热交换器是采用φ16的PE管组成。优点耐腐蚀,寿命长;重量轻,易搬运和安装。缺点每回路管路长,阻力压降大;每回路和集分水管相连,每回路的流量不均,造成在系统中水泵的扬程偏大,浪费能源,影响制冰及融冰效果。2、钢盘管热交换器蓄冰筒(如美国BAC蓄冰筒、清华同方蓄冰筒)热交换器是采用钢盘管组成。优点每回路管路端,阻力压降小;钢盘管传热系数比PE管高。缺点易腐蚀,寿命短;重量大,不易搬运和安装。3、石蜡纸塑料管热交换器蓄冰筒(如FAFCO蓄冰筒)热交换器是采用φ6.35石蜡纸塑料管组成。优点每回路管路端,阻力压降小;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缺点每回路管路直径小,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了热交换器每回路的压降少,流量均的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包括有管束、蓄冰箱体、总液体进水管和总液体出水管,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平分器。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管束的下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汇水器。以上所述的液体平分器或液体汇水器为箱体结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液体平分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进水管,总液体进水管与液体平分器相连通。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液体汇水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出水管,总液体出水管与液体汇水器相连通。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管束是每回路采用1.0~2m米长,φ16的PE聚乙烯管。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蓄冰箱体的四周纵向设有支架。本技术由于在管束的上端设有与蓄冰筒相连通的液体平分器。使得液体由总液体进水管进入到箱式液体平分器后,液体经箱式液体平分器平分液体流量进入管束,进入到管束和箱体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然后汇聚到箱式液体汇水器从总液体出水管流出。这样热交换器液体回路短,压降小,每回路液体流量均等;从而降低了蓄冰系统水泵的能耗,提高了蓄冰筒制冰、融冰效率。同时整体重量减轻,使用寿命也延长了。在蓄冰箱体的四周纵向设有的支架起到了支撑箱体的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坚固。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图中,1、液体平分器,2、总液体进水管,3、蓄冰箱体,4、总液体出水管,5、液体汇水器,6、PE聚乙烯管,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在谷电价较低,峰电价较高的地区可采用双工况制冷机和内融式蓄冰模块相结合,来为建筑物制冷。本技术包括有由PE聚乙烯管6组成的管束、蓄冰箱体3、总液体进水管2和总液体出水管4,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箱式液体平分器1。管束的下端设有与蓄冰筒相连通的液体汇水器5。液体平分器1和液体汇水器均5为箱体结构。液体平分器1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进水管2,总液体进水管2与液体平分器相1连通。液体汇水器5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出水管4,总液体出水管4与液体汇水器5相连通。其管束采用的是1.0~2m米长,φ16的PE聚乙烯管。制冰在谷电价时段,利用双工况制冷机把总液体出水管的液体温度降到-3℃~-5℃,进入总液体进水管到箱式液体平分器,把流量平分到PE聚乙烯管束然后把箱体内,PE聚乙烯管束外的水冻结成冰,PE聚乙烯管束内的液体汇集到箱式液体汇水器从总液体出水管流出到双工况制冷机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循环直到把箱体内的水完全冻结成冰。融冰在峰电价时段,总液体进水管到箱式液体平分器,把流量平分到PE聚乙烯管束然后把箱体内,PE聚乙烯管束外的冰融化,PE聚乙烯管束内的液体汇集到箱式液体汇水器从总液体出水管流出到板式换热器,和室内空调回水进行热交换,室内空调水温度降到7℃,给室内制冷,PE聚乙烯管束内的液体温度升高,PE聚乙烯管束内的液体汇集到箱式液体汇水器从总液体出水管流出到总液体进水管,如此往复循环直到把箱体内的冰完全融化。权利要求1.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包括有管束、蓄冰箱体、总液体进水管和总液体出水管,其特征在于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平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特征在于管束的下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汇水器。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平分器和液体汇水器为箱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平分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进水管,总液体进水管与液体平分器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汇水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出水管,总液体出水管与液体汇水器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束是每回路采用1.0~2m米长,φ16的PE聚乙烯管。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冰箱体的四周纵向设有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本技术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平分器。管束的下端设有与蓄冰筒相连通的液体汇水器。液体平分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进水管。液体汇水器的四周侧围上设有总液体出水管。其管束采用的是1.0~2m米长,φ16的PE聚乙烯管。本技术管束每回路的压降少,流量均,重量轻。文档编号F24F5/00GK2826255SQ20052012764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克峰, 窦希华 申请人:北京新地普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融均流式蓄冰筒模块,包括有管束、蓄冰箱体、总液体进水管和总液体出水管,其特征在于管束的上端设有与管束相连通的液体平分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峰窦希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地普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