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永乐专利>正文

雾化冷却式空调器及使用于该空调器的雾化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26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器,该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冷凝器(2)、风机(3)以及一将冷却介质洒向室外机的压缩机(1)和/或冷凝器(2)的雾化盘(10)。雾化盘(10)由底部(11)和从底部(11)向外延伸的侧壁部(12)构成。这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器具有耗电量低、能效比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在上述雾化冷却式空调器中的雾化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冷却式空调器及使用于该空调器的雾化盘
本技术总地涉及一种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器。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于该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空调器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其耗电量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据的比例也连续攀高。据统计,上海2003年的用电量负荷超过1300万千瓦,夏季的极端用电负荷达到1600万千瓦,其中空调器的用电量要占到居民家庭用电量的70%以上。然而,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风冷式空调器,普遍采用风扇加强空气流动以使装在室外机中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因此存在热交换效率低,耗能高等缺陷。另外,封闭式的压缩机基本上没有冷却措施,因而在压缩制冷剂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压缩机表面温度往往高达摄氏80。,从而产生耗电量大、能效比低等缺点。由于风冷式空调器的耗能普遍偏高,因而加剧了我国用电紧张的矛盾。近来,随着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全国各地的电力缺口持续加大,并随之产生了各种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耗电量低、能效比高的空调器,以尽可能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电量低、能效比高的雾化冷却式空调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器用雾化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器,该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内部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风机和一将冷却介质洒向压缩机和/或冷凝器的雾化盘。该雾化盘由底部和从底部向外延伸的侧壁部构成。上述设置可以将冷却介质以雾化放射洒向压缩机和/或冷凝器,从而增加散热效果。-->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雾化盘底部呈平面状,侧壁部从底部的外缘向外扩张成喇叭状。雾化盘底部上最好设置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一使雾化盘旋转的驱动装置相连;以及将连接部围在其中的挡水圈。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冷却介质在雾化过程中通过设置在雾化器底部的连接部进入驱动装置而发生诸如断电之类的意外事故。更佳的是,侧壁部上还形成有一个或一组台阶部。更佳的是,侧壁部内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条细齿部。更佳的是,侧壁部的外缘形成有多个彼此隔开一定间隙、且相对于圆周方向倾斜一预定角度的凸片。最佳的是,在底部、侧壁部、台阶部、细齿部和凸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表面上形成有以下图形中的一种图形:多道同心凹凸槽、多条放射状凹凸槽、多道同心状排列的点状凸起、多排放射状排列的点状凸起、从中心向外延伸的螺旋形沟槽。上述设置通过在雾化盘的不同部位形成各种图形,增强其吸附冷却介质的能力,从而促进冷却介质的雾化过程。在又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雾化盘由彼此叠置的多个雾化盘组件构成,叠加的多个雾化盘的直径尺寸依次减小或增大。上述设置通过增加雾化盘组件的数量,以起到提高雾化效果、增强冷却能力的目的。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在如上所述的雾化冷却式空调器中的雾化盘。本技术利用雾化盘将冷却介质喷洒在冷凝器翅片和/或压缩机外壳上,以使冷却介质受热蒸发。一方面,受热蒸发的冷却介质可将冷凝器中的大量热量带走,有效降低了制冷工质的冷凝温度,使空调器能效比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受热蒸发的冷却介质可将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其接近等温压缩,使耗电量大大降低。经测试表明,雾化冷却式空调器可节能30%以上。本技术既可用于新生产的空调器上,也可以用于旧空调器的改造,对于缓解当前我国用电紧张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A为本技术的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侧剖视图;图1B为该空调器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A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B为该雾化盘的侧剖视图;图3A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B为该雾化盘的侧视图;图3C为图3A中圈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A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B为该雾化盘的侧视图;图4C为图4A中圈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D为图4B中圈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A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B为该雾化盘的侧视图;图5C为图5A中圈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D为图5B中圈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A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B为该雾化盘的侧视图;图6C为图6A中圈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D为图6B中圈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A为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雾化盘的第八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B为该雾化盘的侧视图;图9C为图9A中圈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D为图9B中圈II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外机。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连接管形成一制冷系统。室外机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冷凝器2和风机3。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设置在室外机内部的风机3进风侧,并且带有若干个-->散热用翅片,这些散热用翅片可由亲水材料制成,以使冷凝管内的工质所含的热量迅速散发。压缩机1设置在冷凝器2的侧面,即室外机内部的后侧。但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冷凝器2和压缩机1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内部的任何适当位置处。另外,室外机还设置有一个或一组雾化器4,该雾化器4安装在压缩机1和/或冷凝器2的附近,通过一电机的驱动而将冷却介质(例如水)洒向压缩机和/或冷凝器。该雾化器可设置在空调器室外机内部或外部的任何位置,只要能够将冷却介质洒向压缩机1和/或冷凝器2即可。雾化器4主要由冷却介质供给管部件、内部放置有驱动电机的防水电机部和雾化盘构成。雾化盘大致呈盘状,其结构包括底部、从底部向外延伸的侧壁部和设置在底部上的与驱动装置相连的连接部。底部大致呈平面状,侧壁部从底部的外缘向上笔直延伸,或者向外扩张成喇叭状。当雾化盘在静止时,上述设置可以容纳较多的冷却介质,并且在雾化盘高速旋转时借助离心力使冷却介质充分附着在侧壁部的内表面,以增加冷却介质的雾化效果。连接部可以是开设在底部中心的一个开孔,可通过该开孔将雾化盘与雾化器用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雾化器。底部上还设置有挡水圈14和15,以将冷却介质挡在开孔之外,以防止其通过开孔渗入雾化器用驱动装置。当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雾化器的冷却介质供给装置、驱动装置和雾化盘的连接装置并非是必不可少的构件,例如,可采用直接驱动的雾化盘作为代替,而且手工为雾化盘添加冷却介质等替代方案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多个较佳实施例,其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请参见图2A和2B,它们分别示出了雾化盘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侧剖视图。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雾化盘10大致呈盆状,由大致平直的底部11、从底部11向上笔延伸的侧壁部12、开设在底部11中心的开孔13构成。底部11上形成有一道挡水圈14,该挡水圈14被设置成与开孔13同心,并且将开孔13围在其中。另外,底部11上还设有另一挡水圈15,该挡水圈15被设置成与开孔13和挡水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器,所述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冷凝器(2)和风机(3),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机还设置有一将冷却介质洒向所述室外机的压缩机(1)和/或冷凝器(2)的雾化盘(10),所述雾化盘(10)由底部(11)和从底部(11)向外延伸的侧壁部(12)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冷却式空调器,所述雾化冷却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冷凝器(2)和风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设置有一将冷却介质洒向所述室外机的压缩机(1)和/或冷凝器(2)的雾化盘(10),所述雾化盘(10)由底部(11)和从底部(11)向外延伸的侧壁部(12)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盘底部(11)呈平面状,所述侧壁部(12)从底部(11)的外缘向外扩张成喇叭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盘底部(11)上设置有:一连接部(13),该连接部(13)与一使雾化盘(10)旋转的驱动装置相连;以及将连接部(13)围在其中的挡水圈(14、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盘侧壁部(12)上还形成有一个或一组台阶部(3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盘侧壁部(12)外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条细齿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乐李建军王泰胜
申请(专利权)人:葛永乐李建军王泰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