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571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酮胶及其制备工艺,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8‑89%;交联剂3.15‑4.5%;稀释剂0.5‑1.0%;催化剂0.1‑0.2%;补强剂6‑7%,基础胶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下列原料: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5‑3.5%;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四乙氧基硅烷0.3‑0.4%;三甲基甲氧基硅烷0.1‑0.2%和丁基三甲氧基硅烷0.05‑0.1%,其不仅密封性好,粘接性强,延伸率高,且无味、无腐蚀性、不溶胀,制作简单方便,所需成本低。

A silicone adhesiv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胶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胶
,尤其涉及一种硅酮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硅酮胶是有机硅部分产品。主要分为脱醋酸型,脱醇型,脱氨型,脱丙型。玻璃胶是硅酮胶俗称名称,因为用户购买硅酮密封胶主要使用于玻璃方面的粘接和密封,所以就叫做玻璃胶。化学成分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氧化硅的聚合物都可以称硅酮。硅酮玻璃胶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加之其较广泛的适用性,能实现大多数建材产品之间的粘合,因此应用价值非常大。按产品包装可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单组份的硅酮胶,其固化是靠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双组份则是指硅酮胶分成A、B两组,任何一组单独存在都不能形成固化,但两组胶浆一旦混合就产生固化。市场上常见的是单组份硅酮玻璃胶。按性质可分为单组份硅酮玻璃胶按性质又分为酸性胶和中性胶两种。酸性玻璃胶主要用于玻璃和其它建筑材料之间的一般性粘接。而中性胶克服了酸性胶腐蚀金属材料和与碱性材料发生反应的特点,因此适用范围更广,其市场价格比酸性胶稍高。市场上比较特殊的一类玻璃胶是硅酮结构密封胶,因其直接用于玻璃幕墙的金属和玻璃结构或非结构性粘合装配,故质量要求和产品档次是玻璃胶中最高的,其市场价格也最高。但是,目前传统的硅酮胶还存在力学性能和密封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粘接性强,延伸率高,且无味、无腐蚀性、不溶胀,制作简单方便,所需成本低的硅酮胶及其制备工艺。<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硅酮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8-89%;交联剂3.15-4.5%;稀释剂0.5-1.0%;催化剂0.1-0.2%;补强剂6-7%。进一步的,所述基础胶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进一步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下列原料: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5-3.5%;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四乙氧基硅烷0.3-0.4%;三甲基甲氧基硅烷0.1-0.2%和丁基三甲氧基硅烷0.05-0.1%。进一步的,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钛酸酯。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剂为二氧化硅。一种硅酮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基础胶按配比投入行星式搅拌机中,于80-120℃下真空搅拌15-30min后,分2-4次按配比投入补强剂,每次间隔10-15min,混合脱水2-5小时后冷却料温置50度以下;S2、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压,并加入交联剂和稀释剂隔湿干燥条件下真空搅拌15-30min;S3、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压,并加入催化剂隔湿干燥条件下真空搅拌15-30min,最后降温至30-40℃压出物料密封包装,即完成硅酮胶的制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该硅酮胶具有优良的粘接、固定、密封、电气、绝缘、防潮、防震、耐老化等性能;2、硬化后的硅酮RTV橡胶能发挥硅酮原有的电气特性、在-50℃~200℃的温度里,具有良好的延伸率(对震动、冲击也能保持其原有的橡胶弹性),并具有耐候性、耐热性、耐寒性;3、该硅酮胶可与金属、玻璃、瓷砖、塑料及其合金等极大多数材质牢固粘结;4、该硅酮胶无味、无腐蚀性、不溶胀。使用范围:广泛用于粘接、固定、密封、电气、绝缘、防污、防水、防震、涂层、电子电器及综合家电、仪器分析等方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硅酮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8%;交联剂3.8%;稀释剂1.0%;催化剂0.2%;补强剂7%。其中,所述基础胶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所述交联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下列原料: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0%;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2%;四乙氧基硅烷0.4%;三甲基甲氧基硅烷0.1%和丁基三甲氧基硅烷0.1%。其中,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酯。其中,所述补强剂为二氧化硅。一种硅酮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基础胶按配比投入行星式搅拌机中,于80-120℃下真空搅拌15-30min后,分2-4次按配比投入补强剂,每次间隔10-15min,混合脱水2-5小时后冷却料温置50度以下;S2、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压,并加入交联剂和稀释剂隔湿干燥条件下真空搅拌15-30min;S3、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压,并加入催化剂隔湿干燥条件下真空搅拌15-30min,最后降温至30-40℃压出物料密封包装,即完成硅酮胶的制备。实施例二:一种硅酮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8.5%;交联剂4.3%;稀释剂0.55%;催化剂0.15%;补强剂6.5%。其中,所述基础胶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所述交联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下列原料: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3%;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3%;四乙氧基硅烷0.4%;三甲基甲氧基硅烷0.2%和丁基三甲氧基硅烷0.1%。其中,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酯。其中,所述补强剂为二氧化硅。一种硅酮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基础胶按配比投入行星式搅拌机中,于80-120℃下真空搅拌15-30min后,分2-4次按配比投入补强剂,每次间隔10-15min,混合脱水2-5小时后冷却料温置50度以下;S2、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压,并加入交联剂和稀释剂隔湿干燥条件下真空搅拌15-30min;S3、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压,并加入催化剂隔湿干燥条件下真空搅拌15-30min,最后降温至30-40℃压出物料密封包装,即完成硅酮胶的制备。实施例三:一种硅酮胶,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9%;交联剂4.4%;稀释剂0.5%;催化剂0.1%;补强剂6%。其中,所述基础胶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所述交联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下列原料: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5%;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25%;四乙氧基硅烷0.4%;三甲基甲氧基硅烷0.2%和丁基三甲氧基硅烷0.05%。其中,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酯。其中,所述补强剂为二氧化硅。一种硅酮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基础胶按配比投入行星式搅拌机中,于80-120℃下真空搅拌15-30min后,分2-4次按配比投入补强剂,每次间隔10-15min,混合脱水2-5小时后冷却料温置50度以下;S2、在S1后,通入干燥的氮气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酮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8-89%;交联剂3.15-4.5%;稀释剂0.5-1.0%;催化剂0.1-0.2%;补强剂6-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原料:基础胶88-89%;交联剂3.15-4.5%;稀释剂0.5-1.0%;催化剂0.1-0.2%;补强剂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胶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下列原料: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5-3.5%;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2-0.3%;四乙氧基硅烷0.3-0.4%;三甲基甲氧基硅烷0.1-0.2%和丁基三甲氧基硅烷0.0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清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三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