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丝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948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丝素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步骤:(1)高分子量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2)不溶性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3)丝素蛋白材料的表面处理;(4)丝素蛋白材料的氧化;(5)3,4‑乙烯二氧噻吩在接枝改性后的丝素蛋白材料表面进行原位氧化聚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制得表面接枝了3,4‑乙烯二氧噻吩的导电复合膜,其表面电阻为100欧姆‑5000欧姆,制备过程简便温和,得到的导电丝素材料可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特别是可用作测量人体血糖和心跳的器件。

Conductive silk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丝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导电丝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丝素蛋白可以作为生物医学应用的材料,因为它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高表面质量比,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较好的成形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缓慢的生物降解性,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相较于传统导电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新兴发展的导电高聚物兼具高分子材料和导电材料的特点,具有更佳生物相容性及柔性,使用导电高聚物对丝素蛋白材料进行导电改性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导电丝素膜作为一类新颖的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能对外部的特定刺激产生响应而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导电丝素膜在功能性记忆,传感器,电子器械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聚吡咯作为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高分子,已有大量应用于丝素蛋白的改性工作,包括对真丝纤维、面料的改性以及对再生丝素蛋白材料的原位氧化聚合(孙东豪.聚吡咯/丝素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J].丝绸,2009(04):22-25.)及电化学聚合(聂铭,黄丰,王珍高,付如民,宁成云.聚吡咯/聚多巴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丝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丝素蛋白水溶液与小分子一元醇混匀后成型,得到三维立体状且不溶于水的丝素蛋白材料,其中,所述丝素蛋白水溶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30-70mg/mL,丝素蛋白的分子量为8000-14000Da,丝素蛋白与小分子一元醇的质量比为100-1000:1;/n(2)将所述丝素蛋白材料浸入pH>14的强碱水溶液中,处理0.1-5秒后取出,再浸入0.1-1mol/L的还原性弱酸和/或还原性弱酸盐的水溶液中处理1-10分钟;/n(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丝素蛋白材料于15-30℃下浸入0.1-1mol/L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处理10分钟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丝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丝素蛋白水溶液与小分子一元醇混匀后成型,得到三维立体状且不溶于水的丝素蛋白材料,其中,所述丝素蛋白水溶液中,丝素蛋白的浓度为30-70mg/mL,丝素蛋白的分子量为8000-14000Da,丝素蛋白与小分子一元醇的质量比为100-1000:1;
(2)将所述丝素蛋白材料浸入pH>14的强碱水溶液中,处理0.1-5秒后取出,再浸入0.1-1mol/L的还原性弱酸和/或还原性弱酸盐的水溶液中处理1-10分钟;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丝素蛋白材料于15-30℃下浸入0.1-1mol/L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处理10分钟以下,得到表面氧化后的丝素蛋白材料;
(4)将表面氧化后的丝素蛋白材料浸入过氧化物水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3,4-乙烯二氧噻吩并在20-30℃下反应,以使得3,4-乙烯二氧噻吩在丝素蛋白材料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完全后得到所述导电丝素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小分子一元醇为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强碱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铁玲赵俊涛卢神州王义容卢书晴陈国强林楚楚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