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伏性催化剂及氰酸酯树脂预浸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氰酸酯树脂潜伏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相应的氰酸酯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技术介绍
氰酸酯(CE)树脂作为一种具有优异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耐湿热性能的高性能树脂,在电子封装、航空航天、绝缘材料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成为21世纪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树脂基体。但由于CE的固化时间较长,在不加催化剂的情况下,一般需在较高温度(200℃以上)下进行较长时间(7h以上)的固化,才能获得较大的固化交联度。但是高温长时间的固化常常使得到的固化物内部存在较多的残余应力,造成材料服役性能稳定性差,并且增加产品制备周期,严重阻碍了CE树脂及其相关材料的发展与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CE树脂的固化催化显示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催化剂(如酚类、过渡金属类等)的加入,虽然固化温度和时间降低了(177℃*2h),此类的氰酸酯树脂体系及其预浸料产品的储存期大大缩短,为了延长储存期,就不得不采取低温运输和低温储存(-20℃储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伏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潜伏性催化剂是一种微胶囊结构,由壁材和芯材组成,芯材为氰酸酯的催化剂,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2~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伏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潜伏性催化剂是一种微胶囊结构,由壁材和芯材组成,芯材为氰酸酯的催化剂,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2~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材包括聚氨酯、脲醛树脂、聚酰胺、聚脲、聚乙二醇、PMMA、聚苯乙烯、β-环糊精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包括含活泼氢类如酚类、胺类、咪唑类、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胶囊粒径为1-5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潜伏性催化剂制备氰酸酯树脂预浸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氰酸酯单体置于容器中,在温度为80℃~150℃下搅拌至氰酸酯单体完全熔融,在100℃~180℃下继续搅拌0.5h-5h,以2-10℃/min降温速率降温至50℃以下,加入溶剂并使氰酸酯溶解;
(2)将潜伏性催化剂按比例添加到氰酸酯树脂溶液内,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制备成潜伏性催化剂/氰酸酯树脂溶液;
(3)按照要求的预浸料含胶量计算潜伏性催化剂/氰酸酯树脂溶液用量,将潜伏性催化剂/氰酸酯树脂溶液均匀涂于增强纤维表面,制备潜伏性催化剂/氰酸酯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轩立新,周凯运,王志强,苏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