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自华专利>正文

一种推料输送装置以及榨汁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09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料输送装置以及榨汁机。推料输送装置包括:杆组件包括第一杆本体和与第一杆本体并行设置的第二杆本体。螺旋齿组包括第一推送螺旋齿以及啮合第一推送螺旋齿的第二推送螺旋齿,第一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第一推送螺旋齿与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碎渣料容置的第一螺旋槽,第二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第二推送螺旋齿与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碎渣料容置的第二螺旋槽。动力组件连接杆组件且用于驱动第一杆本体和第二杆本体同步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有效提高碎渣料的输送效率,而且随着第一杆本体或第二杆本体转速的提高,碎渣料的输送效率也同步提高。

A pushing conveying device and a jui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料输送装置以及榨汁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推料输送装置以及榨汁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慢速榨汁机或原汁机,是靠单根螺纹轴的螺纹跟外壳上的筋相配合,来破碎块状物料或者具有一定硬度的物料,再依靠破碎后的物料或食物本身与螺纹侧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食物顺着螺纹的螺旋方向一点点地,慢慢地向前推进,直至到磨细压榨出汁。但是,这种榨汁机的缺点是:螺纹轴的转速不能过快,因为过快的螺纹轴将会把物料迅速搅碎成粉末状,而粉末状的物料与螺纹轴的螺纹之间摩擦力过低,而不能实现物料的推送。同时,如果物料不是块状或者不具备一定硬度,目前的榨汁机也不能实现物料的朝前推进,更不能榨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料输送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榨汁机的物料输送能力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推料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碎渣料,所述推料输送装置包括:杆组件,包括第一杆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杆本体并行设置的第二杆本体;螺旋齿组,包括第一推送螺旋齿以及啮合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的第二推送螺旋齿,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且沿所述第一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所述碎渣料容置的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且沿所述第二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所述碎渣料容置的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于所述第一杆本体上的旋向与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于所述第二杆本体上的旋向相反设置;以及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杆组件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本体和所述第二杆本体同步且反向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啮合于所述第二螺旋槽内的齿面抵接所述碎渣料,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旋槽内的齿面抵接所述碎渣料,以使所述碎渣料沿所述第一杆本体或所述第二杆本体的轴向单向移动;所述第一螺旋槽任意位置的槽宽与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所述第二螺旋槽任意位置的槽宽与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第一杆本体和第二杆本体同步且反向旋转,通过第一推送螺旋齿与第二螺旋槽的配合以及第二推送螺旋齿与第一螺旋槽的配合,使得第一螺旋槽内的碎渣料被第二推送螺旋齿的齿面推压并沿着第一螺旋槽朝第一杆本体的前端移动。同样地,第二螺旋槽内的碎渣料被第一推送螺旋齿的齿面推压并沿着第二螺旋槽朝第二杆本体的前端移动。这样,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内的碎渣料被推压输送且只能单向移动,不但有效提高了碎渣料的输送效率,而且随着第一杆本体或第二杆本体转速的提高,碎渣料的输送效率也同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榨汁机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推料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2的推料输送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杆组件和螺旋齿组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图2的沿第一杆本体的中心对称面的剖视图;图7是图3的壳体的立体结构图;图8是图7的沿第一容腔的中心对称面的剖视图;图9是图7的沿第二容腔的中心对称面的剖视图;图10是图2的进料斗处于待装料状态的立体结构图;图11是图10的进料斗处于朝进料筒内压料状态的立体结构图。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100、推料输送装置;101、主机座;102、集汁器;200、榨汁机;10、壳体;61、连接端盖;30、进料组件;31、进料筒;32、进料斗;40、动力组件;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20、杆组件;21、第一杆本体;22、第二杆本体;50、螺旋齿组;51、第一推送螺旋齿;52、第二推送螺旋齿;511、第一螺旋槽;512、第二螺旋槽;53、第一研磨螺旋齿;54、第二研磨螺旋齿;62、密封圈;311、转动孔;312、导向槽;111、榨汁腔;112、安装口;33、转动轴;55、第一破料螺旋刀片;56、第二破料螺旋刀片;1111、第一容腔;1112、第二容腔;1113、出汁口;113、第一出渣孔;115、第一回流槽;117、第一研磨凸筋;116、第二回流槽;118、第二研磨凸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垂直”、“平行”、“底”、“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料输送装置100以及具有其的榨汁机200。榨汁机200还包括供推料输送装置100安装的主机座101。请参阅图4至图6,推料输送装置100用于输送碎末状的碎渣料,可选地,碎渣料为已被破碎的各种水果碎块。推料输送装置100包括:杆组件20、连接杆组件20的动力组件40和设置于杆组件20上的螺纹齿组。杆组件20包括第一杆本体21以及与第一杆本体21并行设置的第二杆本体22。可选地,第一杆本体21和第二杆本体22均具有后端以及与后端相对设置的前端,动力组件40连接第一杆本体21和第二杆本体22的后端。动力组件40驱动第一杆本体21和第二杆本体22同步转动。螺旋齿组50包括第一推送螺旋齿51以及啮合第一推送螺旋齿51的第二推送螺旋齿52,第一推送螺旋齿51螺旋布置于第一杆本体21的周侧面且沿第一杆本体21的轴向延伸设置,第一推送螺旋齿51与第一杆本体21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碎渣料容置的第一螺旋槽511,第二推送螺旋齿52螺旋布置于第二杆本体22的周侧面且沿第二杆本体22的轴向延伸设置,第二推送螺旋齿52与第二杆本体22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碎渣料容置的第二螺旋槽512。第一推送螺旋齿51于第一杆本体21上的旋向与第二推送螺旋齿52于第二杆本体22上的旋向相反设置,从而在第一杆本体21和第二杆本体22同步且反向旋转时,第一推送螺旋齿51依次啮合于第二螺旋槽512,第二推送螺旋齿52依次啮合于第一螺旋槽511。第一螺旋槽511任意位置的槽宽与第二推送螺旋齿52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第二螺旋槽512任意位置的槽宽与第一推送螺旋齿51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第一推送螺旋齿51啮合于第二螺旋槽512内的齿面抵接碎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料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碎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输送装置包括:/n杆组件,包括第一杆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杆本体并行设置的第二杆本体;/n螺旋齿组,包括第一推送螺旋齿以及啮合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的第二推送螺旋齿,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且沿所述第一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所述碎渣料容置的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且沿所述第二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所述碎渣料容置的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于所述第一杆本体上的旋向与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于所述第二杆本体上的旋向相反设置;以及/n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杆组件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本体和所述第二杆本体同步且反向旋转;/n其中,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啮合于所述第二螺旋槽内的齿面抵接所述碎渣料,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旋槽内的齿面抵接所述碎渣料,以使所述碎渣料沿所述第一杆本体或所述第二杆本体的轴向单向移动;所述第一螺旋槽任意位置的槽宽与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所述第二螺旋槽任意位置的槽宽与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料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碎渣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输送装置包括:
杆组件,包括第一杆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杆本体并行设置的第二杆本体;
螺旋齿组,包括第一推送螺旋齿以及啮合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的第二推送螺旋齿,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且沿所述第一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所述碎渣料容置的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螺旋布置于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且沿所述第二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共同形成供所述碎渣料容置的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于所述第一杆本体上的旋向与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于所述第二杆本体上的旋向相反设置;以及
动力组件,连接所述杆组件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本体和所述第二杆本体同步且反向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啮合于所述第二螺旋槽内的齿面抵接所述碎渣料,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旋槽内的齿面抵接所述碎渣料,以使所述碎渣料沿所述第一杆本体或所述第二杆本体的轴向单向移动;所述第一螺旋槽任意位置的槽宽与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所述第二螺旋槽任意位置的槽宽与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对应位置的齿宽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等槽宽设置;所述第二螺旋槽等槽宽设置;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杆本体的一端的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杆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以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多圈缠绕连接所述第一杆本体的周侧面;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多圈缠绕连接所述第二杆本体的周侧面;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对应布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推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齿组还包括螺旋缠绕所述第一杆本体且用于研磨所述碎渣料的第一研磨螺旋齿以及螺旋缠绕所述第二杆本体且用于研磨所述碎渣料的第二研磨螺旋齿,所述第一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一研磨螺旋齿沿所述碎渣料沿所述第一杆本体轴向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推送螺旋齿与所述第二研磨螺旋齿沿所述碎渣料沿所述第二杆本体轴向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榨汁腔,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榨汁腔的安装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出渣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渣孔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渣孔,所述第一杆本体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杆本体的一端经所述安装口插入所述榨汁腔并分别转接于所述第一出渣孔和所述第二出渣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第一出渣孔和所述第二出渣孔内均设置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自华
申请(专利权)人:陶自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