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支柱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前支柱构造。
技术介绍
前支柱由前部前支柱、后部前支柱及它们之间的副窗玻璃构成且在构成前部前支柱的骨架构件安装有前窗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和副窗玻璃的前端部的构造是以往已知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276638号公报)。然而,在上述构造的骨架构件中,由于安装前窗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第一面和安装副窗玻璃的前端部的第二面在俯视下沿着交叉的方向配置(由于第一面朝向车辆前方侧且第二面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所以存在如下的不良情况:在从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观察前支柱的情况下,前部前支柱的宽度即死角会变得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谋求前支柱的窄幅化而减少由前支柱引起的死角的前支柱构造。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所记载的前支柱构造具备: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在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配置的前支柱;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并且在俯视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前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支柱构造,具备:/n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在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配置的前支柱;/n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并且在俯视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交叉的方向配置;/n平面部,以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所述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从车辆前方侧安装于该平面部;及/n角度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透明构件的车辆前方侧端部,从车辆前方侧安装于所述平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3 JP 2018-2132951.一种前支柱构造,具备:
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在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配置的前支柱;
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并且在俯视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交叉的方向配置;
平面部,以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所述前挡风玻璃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从车辆前方侧安装于该平面部;及
角度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透明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光希,神村信哉,宫本吉贵,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