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其包括包括多个由链条循环驱动且两端开口布置的榨油筒(110)、由榨油筒(110)两端开口分别插入对其内部油料进行挤压压榨的两个挤压推杆(120)、由榨油筒(110)一端开口插入且将其内部油渣由其另一端开口向外顶出的排渣推杆(130)、用于对压榨出的食用油进行收集的集油腔(141),榨油缸(110)依次逐步进行如下循环工作:榨油缸(110)装入油料、将装入至榨油缸(110)内的油料炒熟、榨油缸(110)与挤压推杆(120)相配合使挤压推杆(120)对熟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榨油缸(110)与排渣推杆(130)相配合使排渣推杆(130)将油渣向外顶出,显著性在于,自动化程度高、榨油效率高,提升出油率、降低了油炸中残油量。
Intermittent cycle oil press assembly for peanut oi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榨油机,具体涉及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
技术介绍
榨油机是一种通过机械增压的方法对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提取食用油的设备,其榨油工艺简单,油品安全健康,纯天然无公害,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认可,例如,可从花生中榨取花生油,可从玉米中榨取玉米油,可从大豆中榨取大豆油,目前,老式榨油机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榨油机的榨镗结构不合理,对油料的机械压力较小、油料出油率低、油渣/油饼中的残油量高,不能连续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榨油效率低,卫生环境差、被压榨出的食用油极易被污染。例如花生种子子叶部分在榨取花生油过程中,老旧的小作坊式提油方式,通常存在出油率低,提油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升出油率、降低油炸中残油量并且安全卫生的链式逐步循环榨油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升出油率、降低油炸中残油量并且安全卫生的链式逐步循环榨油部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其包括包括多个由链条循环驱动且两端开口布置的榨油筒(110)、由榨油筒(110)两端开口分别插入对其内部油料进行挤压压榨的两个挤压推杆(120)、由榨油筒(110)一端开口插入并且将其内部油渣由其另一端开口向外顶出的排渣推杆(130)、用于对压榨出的食用油进行收集的集油腔(141),榨油缸(110)依次逐步进行如下循环工作:榨油缸(110)装入油料、将装入至榨油缸(110)内的油料炒熟、榨油缸(110)与挤压推杆(120)相配合使挤压推杆(120)对熟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榨油缸(110)与排渣推杆(130)相配合使排渣推杆(130)将油渣向外顶出;所述的榨油部件(100)还包括落地底座(101)、顶架(102)、固定设置于底座(101)与顶架(102)之间的机壳(103),机壳(103)为前后两端开口布置大致成椭圆形结构,机壳(103)的一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前端盖(104)、另一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后端盖(105),机壳(103)内设置有矩形的机架(106)且水平布置,机架(106)一端转动设置有主动轴(107a)、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08a),主动轴(107a)与从动轴(108a)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前端盖(104)垂直指向后端盖(105)的方向,主动轴(107a)、从动轴(108a)的端部位置通过轴承与前端盖(104)和后端盖(105)转动连接配合,主动轴(107a)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链轮(107),主动链轮(107)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主动轴(107a)的端部设置,从动轴(108a)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108),从动链轮(108)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从动轴(108a)的端部设置,主动链轮(107)与从动链轮(108)一一对应并且等直径布置,主动链轮(107)与对应的从动链轮(108)之间设置有绕接两者且构成闭合回路的链条(109),榨油缸(110)环绕设置有链条(109)与机壳(103)的内壁之间并且沿着链条(109)的循环方向等间距布置,榨油缸(110)的一端开口与前端盖(104)活动接触、另一端开口与后端盖(105)活动接触;所述的榨油缸(110)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部的微孔(111),榨油缸(110)的外圆上靠近其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12)且凸台(112)与链条(109)一一对应,凸台(112)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圈(113),固定圈(113)靠近链条(109)的外圆面设置有凸耳,凸耳固定套接于就近的链条(109)的链节轴上,榨油缸(110)按照与链条(109)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上排榨油缸(110)、下排榨油缸(110)以及中间过渡榨油缸(110),上排榨油缸(110)位于链条(109)的上方,下排榨油缸(110)位于链条(109)的下方,中间过渡榨油缸(110)位于上排榨油缸(110)与下排榨油缸(110)中间。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前端盖(104)和后端盖(105)上均开设有与机壳(103)内部接通的圆形敞口一(121),敞口一(121)的口径与榨油缸(110)的内径相等,敞口一(121)与上排榨油缸(110)中的其中一个榨油缸(110)同轴对齐接通,其中一挤压推杆(120)位于前端盖(104)的一侧、另一挤压推杆(120)位于后端盖(105)的一侧,两个挤压推杆(120)同轴相对布置并且与敞口一(121)同轴布置,挤压推杆(120)相互靠近一端的外圆面直径等于敞口一(121)的口径并且该端初始位置插接于敞口一(121)内,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挤压推杆(120)相互靠近运动,实现对位于两个敞口一(121)中间的榨油缸(110)中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机架(106)上开设有开口向上布置的V型凹槽并且集油腔(141)由该凹槽形成,V型凹槽位于上排榨油缸(110)的下方并且其槽宽方向等距两链条(109)之间的距离,微孔(111)覆盖两凸台(112)之间的榨油缸(110)的外圆面,微孔(111)沿榨油缸(110)轴向的跨度与V型凹槽的宽度跨度对应且等长,所述前端盖(104)或者后端盖(105)上固定设置有倾斜向下布置的排油管(140),排油管(140)的输入端与集油腔(141)的底部连接接通、输出端插入至油桶内。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后端盖(105)上开设有圆形的敞口二(131),敞口二(131)的口径等于榨油缸(110)的内径,敞口二(131)位于同侧的敞口一(121)的一侧并且敞口二(131)与上排榨油缸(110)中的其中一榨油缸(110)的同轴对齐接通,敞口二(131)位于敞口一(121)沿链条(109)循环运转方向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前端盖(104)上开设有圆形的排渣口(132),排渣口(132)与敞口二(131)同轴布置并且排渣口(132)的开口不小于榨油缸(110)的内径,前端盖(104)上固定设置有与排渣口(132)对齐接通并且倾斜向下布置的外排通道(133),排渣推杆(130)位于后端盖一侧并且与敞口二(131)同轴布置,排渣推杆(130)靠近敞口二(131)一端的外圆面直径等于敞口二(131)的口径并且该端初始位置插接于敞口二(131)内,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排渣推杆(130)插入至榨油缸(110)内并且朝向排渣口(132)滑动,将位于榨油缸(110)内的油渣向外顶出并且使油渣经过排渣口(132)、外排通道(133)向外排出。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前端盖(104)上开设有圆形的加料口(150),加料口(150)的口径等于榨油缸(110)的内径并且加料口(150)与下排榨油缸(110)其中一榨油缸(110)同轴对齐接通,通过加料口(150)对榨油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括多个由链条循环驱动且两端开口布置的榨油筒(110)、由榨油筒(110)两端开口分别插入对其内部油料进行挤压压榨的两个挤压推杆(120)、由榨油筒(110)一端开口插入并且将其内部油渣由其另一端开口向外顶出的排渣推杆(130)、用于对压榨出的食用油进行收集的集油腔(141),榨油缸(110)依次逐步进行如下循环工作:榨油缸(110)装入油料、将装入至榨油缸(110)内的油料炒熟、榨油缸(110)与挤压推杆(120)相配合使挤压推杆(120)对熟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榨油缸(110)与排渣推杆(130)相配合使排渣推杆(130)将油渣向外顶出;/n所述的榨油部件(100)还包括落地底座(101)、顶架(102)、固定设置于底座(101)与顶架(102)之间的机壳(103),机壳(103)为前后两端开口布置大致成椭圆形结构,机壳(103)的一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前端盖(104)、另一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后端盖(105),机壳(103)内设置有矩形的机架(106)且水平布置,机架(106)一端转动设置有主动轴(107a)、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08a),主动轴(107a)与从动轴(108a)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前端盖(104)垂直指向后端盖(105)的方向,主动轴(107a)、从动轴(108a)的端部位置通过轴承与前端盖(104)和后端盖(105)转动连接配合,主动轴(107a)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链轮(107),主动链轮(107)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主动轴(107a)的端部设置,从动轴(108a)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108),从动链轮(108)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从动轴(108a)的端部设置,主动链轮(107)与从动链轮(108)一一对应并且等直径布置,主动链轮(107)与对应的从动链轮(108)之间设置有绕接两者且构成闭合回路的链条(109),榨油缸(110)环绕设置有链条(109)与机壳(103)的内壁之间并且沿着链条(109)的循环方向等间距布置,榨油缸(110)的一端开口与前端盖(104)活动接触、另一端开口与后端盖(105)活动接触;/n所述的榨油缸(110)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部的微孔(111),榨油缸(110)的外圆上靠近其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12)且凸台(112)与链条(109)一一对应,凸台(112)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圈(113),固定圈(113)靠近链条(109)的外圆面设置有凸耳,凸耳固定套接于就近的链条(109)的链节轴上,榨油缸(110)按照与链条(109)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上排榨油缸(110)、下排榨油缸(110)以及中间过渡榨油缸(110),上排榨油缸(110)位于链条(109)的上方,下排榨油缸(110)位于链条(109)的下方,中间过渡榨油缸(110)位于上排榨油缸(110)与下排榨油缸(110)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括多个由链条循环驱动且两端开口布置的榨油筒(110)、由榨油筒(110)两端开口分别插入对其内部油料进行挤压压榨的两个挤压推杆(120)、由榨油筒(110)一端开口插入并且将其内部油渣由其另一端开口向外顶出的排渣推杆(130)、用于对压榨出的食用油进行收集的集油腔(141),榨油缸(110)依次逐步进行如下循环工作:榨油缸(110)装入油料、将装入至榨油缸(110)内的油料炒熟、榨油缸(110)与挤压推杆(120)相配合使挤压推杆(120)对熟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榨油缸(110)与排渣推杆(130)相配合使排渣推杆(130)将油渣向外顶出;
所述的榨油部件(100)还包括落地底座(101)、顶架(102)、固定设置于底座(101)与顶架(102)之间的机壳(103),机壳(103)为前后两端开口布置大致成椭圆形结构,机壳(103)的一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前端盖(104)、另一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后端盖(105),机壳(103)内设置有矩形的机架(106)且水平布置,机架(106)一端转动设置有主动轴(107a)、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08a),主动轴(107a)与从动轴(108a)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均平行于前端盖(104)垂直指向后端盖(105)的方向,主动轴(107a)、从动轴(108a)的端部位置通过轴承与前端盖(104)和后端盖(105)转动连接配合,主动轴(107a)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链轮(107),主动链轮(107)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主动轴(107a)的端部设置,从动轴(108a)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108),从动链轮(108)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靠近从动轴(108a)的端部设置,主动链轮(107)与从动链轮(108)一一对应并且等直径布置,主动链轮(107)与对应的从动链轮(108)之间设置有绕接两者且构成闭合回路的链条(109),榨油缸(110)环绕设置有链条(109)与机壳(103)的内壁之间并且沿着链条(109)的循环方向等间距布置,榨油缸(110)的一端开口与前端盖(104)活动接触、另一端开口与后端盖(105)活动接触;
所述的榨油缸(110)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其内部的微孔(111),榨油缸(110)的外圆上靠近其端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12)且凸台(112)与链条(109)一一对应,凸台(112)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固定圈(113),固定圈(113)靠近链条(109)的外圆面设置有凸耳,凸耳固定套接于就近的链条(109)的链节轴上,榨油缸(110)按照与链条(109)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上排榨油缸(110)、下排榨油缸(110)以及中间过渡榨油缸(110),上排榨油缸(110)位于链条(109)的上方,下排榨油缸(110)位于链条(109)的下方,中间过渡榨油缸(110)位于上排榨油缸(110)与下排榨油缸(110)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生油制取的间歇式循环榨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04)和后端盖(105)上均开设有与机壳(103)内部接通的圆形敞口一(121),敞口一(121)的口径与榨油缸(110)的内径相等,敞口一(121)与上排榨油缸(110)中的其中一个榨油缸(110)同轴对齐接通,其中一挤压推杆(120)位于前端盖(104)的一侧、另一挤压推杆(120)位于后端盖(105)的一侧,两个挤压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能静,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