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99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其步骤在于:首先,添料装置将生油料加热炒熟且经过加料敞口将油料添加逐步运动的榨油缸内;接着,当榨油缸运动至柱塞敞口一与滤孔之间时,压榨推杆由柱塞敞口一活动穿过且插入至该榨油缸内,对榨油缸内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提取食用油;而后,食用油一部分将直接经过虑孔排出至排油通道内,另一部分将依次经过排油孔、通孔、对接孔排出至排油通道内,再由排油通道向外排出由用户进行收集;最后,当榨油缸逐步运动至柱塞敞口二与排渣敞口之间时,排渣推杆由柱塞敞口二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该榨油缸内,对该榨油缸内的榨油进行向下顶出排渣敞口,油渣将经过排渣通道向外排出。

High efficient method of soybean oil production by multi cylinder lin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榨油机,具体涉及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
技术介绍
榨油机可对花生进行加工压榨提取花生油,可对芝麻进行加工压榨提取芝麻油,可对玉米进行加工压榨提取玉米油等等,采取该种方法直接榨取的食用油纯天然无公害,安全、健康、卫生,不含添加剂,因此,榨油机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榨油机普片只包含一个榨镗/榨油缸/榨笼,而且加入油料、排出油渣均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操作,导致榨油效率低,整机设备的自动化的程度低。例如,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大豆油的保质期最长也只有一年,质量越好的大豆油应该颜色越浅,为淡黄色,清澈透明,且无沉淀物,无豆腥昧;大豆油在制取过程中,在入料、排渣过程中任然需要人工辅助,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在榨油效率方面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为了克服现有榨油机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榨油效率高的排缸挤压式全自动榨油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榨油效率高的全自动榨油机排缸挤压式高效榨油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其步骤在于:(一)加料阶段;S1:用户将油料放置于添料装置内,添料装置将生油料加热炒熟并且经过加料敞口将油料添加至榨油装置中的榨油缸内,榨油缸沿着进给行进方向逐步向前运动并且每次运动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榨油缸将依次与加料敞口对齐接通并且接受添加的油料;榨油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包含有多个榨油缸的排缸机构以及抵推机构,所述的安装底座落地稳固布置,安装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上下对应布置的矩形底板与顶板,底板位于顶板的正下方并且两者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宽度方向相互平行,排缸机构活动设置于底板与顶板之间并且可沿着底板/顶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布置,底板/顶板的长度方向为榨油缸的进给行进方向,排缸机构初始位置靠近底板/顶板的一端并且可逐步滑动至靠近底板/顶板的另一端,抵推机构固定安装于顶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并且其压榨工作端、排渣工作端均可活动穿过顶板插入至滑动与其对其的榨油缸内,所述的添料装置固定安装于顶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位于抵推机构的一侧;所述的排缸机构包括与底板上端面相贴合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滑板一、与顶板下端面相贴合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滑板二,滑板一的滑板二上下对应布置并且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两者的宽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滑板一与滑板二之间固定设置有方形且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方形固定筒,固定筒下端开口与滑板一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上端开口与滑板二的下端面固定密封连接,固定筒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滑板一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且与榨油缸一一对应,所述的榨油缸固定安装于固定筒内且榨油缸的轴向竖直布置,榨油缸为两端开口布置的硬质筒体结构,榨油缸靠近其下端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方形的固定台、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台,榨油缸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排油孔,滑板一的上端面开设有位于固定筒内的方形内沉槽且内沉槽的尺寸大于固定台的尺寸,固定台坐落于内沉槽内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榨油缸的下端由固定筒的下端开口穿过并且贯穿滑板一,榨油缸的下端开口与滑板一下端面相齐平,环形台与固定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榨油缸上端由固定筒的上端开口穿过并且贯穿滑板二,榨油缸的上端开口与滑板二上端面相齐平;所述内沉槽的四个边角处开设有向下贯穿至滑板一下端面的通孔,通过通孔将提取的食用油排出;所述的排缸机构还包括排缸驱动构件,所述的排缸驱动构件包括端部转动设置于安装底座上且轴向平行于底板长度方向的水平丝杆,水平丝杆位于滑板一的一侧,水平丝杆上套设有筒状的凸耳并且水平丝杆与凸耳的内圆面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凸耳与滑板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排缸驱动构件还包括与安转底座固定连接的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水平丝杆的轴向并且平移电机输出轴与水平丝杆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用于将平移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水平丝杆上并且带动水平丝杆绕自身轴向进行转动;(二)压榨阶段;S2:当榨油缸运动至柱塞敞口一与滤孔之间时,抵推机构的压榨推杆由柱塞敞口一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该榨油缸内,对该榨油缸内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提取食用油;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细滤孔、对接孔以及排渣敞口,滤孔开设有若干形成了圆形滤网,圆形滤网、排渣敞口的直径均等于榨油缸的内径,圆形滤网的与排渣敞口之间的间隔方向为底板的长度方向,圆形滤网中轴线与排渣敞口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对接孔设置有四个并且位于圆形滤网的外部,对接孔可与同一内沉槽内的通孔一一对齐接通,初始状态下位于进给行进方向的最前端的榨油缸与圆形滤网错开布置并且两者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底板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向外倾斜布置的排油通道,排油通道的输入端与圆形滤网、对接孔相接通,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还固定设置有向外倾斜布置的排渣通道,排渣通道的输入端与排渣敞口相接通,所述顶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柱塞敞口一与圆形柱塞敞口二,柱塞敞口一与圆形滤网同轴且等直径并且柱塞敞口一用于容纳抵推机构压榨工作端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榨油缸内,柱塞敞口二与排渣敞口同轴且等直径并且用于容纳抵推机构排渣工作端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榨油缸内;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加料敞口且加料敞口的口径等于榨油缸的内径,初始状态下位于进给行进方向的最前端的榨油缸与加料敞口对齐接通,添料装置的输出端与加料敞口相接通;所述的抵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板上端面上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柱塞敞口一与柱塞敞口二的正上方,固定板上固定穿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导向套筒一与导向套筒二,导向套筒一上下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内径等于柱塞敞口一的口径,导向套筒一的下端开口与柱塞敞口一同轴对齐接通,导向套筒二上下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内径等于柱塞敞口二的口径,导向套筒二的下端开口与柱塞敞口二同轴对齐接通,所述的导向套筒一内活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压榨推杆且压榨推杆下端的外圆面直径等于导向套筒一的内径,压榨推杆上端由导向套筒一的上端开口延伸至其上方,压榨推杆可沿着导向套筒一、柱塞敞口一、榨油缸进行上下滑动,压榨推杆构成了抵推机构的压榨工作端,所述的额导向套筒二内活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排渣推杆且排渣推杆下端的外圆面直径等于导向套筒二的内径,排渣推杆可沿着导向套筒二、柱塞敞口二、榨油缸进行上下滑动,排渣推杆构成了抵推机构的排渣工作端;所述的抵推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板上端面上的龙门架,龙门架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导杆,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沿顶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导杆上滑动套设有升降架并且压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其步骤在于:/n(一)加料阶段;/nS1:用户将油料放置于添料装置内,添料装置将生油料加热炒熟并且经过加料敞口将油料添加至榨油装置中的榨油缸内,榨油缸沿着进给行进方向逐步向前运动并且每次运动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榨油缸将依次与加料敞口对齐接通并且接受添加的油料;/n榨油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包含有多个榨油缸的排缸机构以及抵推机构,所述的安装底座落地稳固布置,安装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上下对应布置的矩形底板与顶板,底板位于顶板的正下方并且两者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宽度方向相互平行,排缸机构活动设置于底板与顶板之间并且可沿着底板/顶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布置,底板/顶板的长度方向为榨油缸的进给行进方向,排缸机构初始位置靠近底板/顶板的一端并且可逐步滑动至靠近底板/顶板的另一端,抵推机构固定安装于顶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并且其压榨工作端、排渣工作端均可活动穿过顶板插入至滑动与其对其的榨油缸内,所述的添料装置固定安装于顶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位于抵推机构的一侧;/n所述的排缸机构包括与底板上端面相贴合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滑板一、与顶板下端面相贴合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滑板二,滑板一的滑板二上下对应布置并且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两者的宽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滑板一与滑板二之间固定设置有方形且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方形固定筒,固定筒下端开口与滑板一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上端开口与滑板二的下端面固定密封连接,固定筒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滑板一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且与榨油缸一一对应,所述的榨油缸固定安装于固定筒内且榨油缸的轴向竖直布置,榨油缸为两端开口布置的硬质筒体结构,榨油缸靠近其下端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方形的固定台、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台,榨油缸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排油孔,滑板一的上端面开设有位于固定筒内的方形内沉槽且内沉槽的尺寸大于固定台的尺寸,固定台坐落于内沉槽内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榨油缸的下端由固定筒的下端开口穿过并且贯穿滑板一,榨油缸的下端开口与滑板一下端面相齐平,环形台与固定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榨油缸上端由固定筒的上端开口穿过并且贯穿滑板二,榨油缸的上端开口与滑板二上端面相齐平;/n所述内沉槽的四个边角处开设有向下贯穿至滑板一下端面的通孔,通过通孔将提取的食用油排出;/n所述的排缸机构还包括排缸驱动构件,所述的排缸驱动构件包括端部转动设置于安装底座上且轴向平行于底板长度方向的水平丝杆,水平丝杆位于滑板一的一侧,水平丝杆上套设有筒状的凸耳并且水平丝杆与凸耳的内圆面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凸耳与滑板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排缸驱动构件还包括与安转底座固定连接的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水平丝杆的轴向并且平移电机输出轴与水平丝杆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用于将平移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水平丝杆上并且带动水平丝杆绕自身轴向进行转动;/n(二)压榨阶段;/nS2:当榨油缸运动至柱塞敞口一与滤孔之间时,抵推机构的压榨推杆由柱塞敞口一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该榨油缸内,对该榨油缸内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提取食用油;/n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细滤孔、对接孔以及排渣敞口,滤孔开设有若干形成了圆形滤网,圆形滤网、排渣敞口的直径均等于榨油缸的内径,圆形滤网的与排渣敞口之间的间隔方向为底板的长度方向,圆形滤网中轴线与排渣敞口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对接孔设置有四个并且位于圆形滤网的外部,对接孔可与同一内沉槽内的通孔一一对齐接通,初始状态下位于进给行进方向的最前端的榨油缸与圆形滤网错开布置并且两者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底板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向外倾斜布置的排油通道,排油通道的输入端与圆形滤网、对接孔相接通,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还固定设置有向外倾斜布置的排渣通道,排渣通道的输入端与排渣敞口相接通,所述顶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柱塞敞口一与圆形柱塞敞口二,柱塞敞口一与圆形滤网同轴且等直径并且柱塞敞口一用于容纳抵推机构压榨工作端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榨油缸内,柱塞敞口二与排渣敞口同轴且等直径并且用于容纳抵推机构排渣工作端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榨油缸内;/n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加料敞口且加料敞口的口径等于榨油缸的内径,初始状态下位于进给行进方向的最前端的榨油缸与加料敞口对齐接通,添料装置的输出端与加料敞口相接通;/n所述的抵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板上端面上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柱塞敞口一与柱塞敞口二的正上方,固定板上固定穿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导向套筒一与导向套筒二,导向套筒一上下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内径等于柱塞敞口一的口径,导向套筒一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豆油的多缸联动式高效制取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加料阶段;
S1:用户将油料放置于添料装置内,添料装置将生油料加热炒熟并且经过加料敞口将油料添加至榨油装置中的榨油缸内,榨油缸沿着进给行进方向逐步向前运动并且每次运动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榨油缸将依次与加料敞口对齐接通并且接受添加的油料;
榨油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包含有多个榨油缸的排缸机构以及抵推机构,所述的安装底座落地稳固布置,安装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上下对应布置的矩形底板与顶板,底板位于顶板的正下方并且两者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宽度方向相互平行,排缸机构活动设置于底板与顶板之间并且可沿着底板/顶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布置,底板/顶板的长度方向为榨油缸的进给行进方向,排缸机构初始位置靠近底板/顶板的一端并且可逐步滑动至靠近底板/顶板的另一端,抵推机构固定安装于顶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并且其压榨工作端、排渣工作端均可活动穿过顶板插入至滑动与其对其的榨油缸内,所述的添料装置固定安装于顶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位于抵推机构的一侧;
所述的排缸机构包括与底板上端面相贴合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滑板一、与顶板下端面相贴合并且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滑板二,滑板一的滑板二上下对应布置并且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两者的宽度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滑板一与滑板二之间固定设置有方形且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方形固定筒,固定筒下端开口与滑板一上端面固定密封连接、上端开口与滑板二的下端面固定密封连接,固定筒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滑板一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且与榨油缸一一对应,所述的榨油缸固定安装于固定筒内且榨油缸的轴向竖直布置,榨油缸为两端开口布置的硬质筒体结构,榨油缸靠近其下端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方形的固定台、靠近其上端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环形台,榨油缸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排油孔,滑板一的上端面开设有位于固定筒内的方形内沉槽且内沉槽的尺寸大于固定台的尺寸,固定台坐落于内沉槽内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榨油缸的下端由固定筒的下端开口穿过并且贯穿滑板一,榨油缸的下端开口与滑板一下端面相齐平,环形台与固定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榨油缸上端由固定筒的上端开口穿过并且贯穿滑板二,榨油缸的上端开口与滑板二上端面相齐平;
所述内沉槽的四个边角处开设有向下贯穿至滑板一下端面的通孔,通过通孔将提取的食用油排出;
所述的排缸机构还包括排缸驱动构件,所述的排缸驱动构件包括端部转动设置于安装底座上且轴向平行于底板长度方向的水平丝杆,水平丝杆位于滑板一的一侧,水平丝杆上套设有筒状的凸耳并且水平丝杆与凸耳的内圆面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凸耳与滑板一固定连接,所述的排缸驱动构件还包括与安转底座固定连接的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水平丝杆的轴向并且平移电机输出轴与水平丝杆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用于将平移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水平丝杆上并且带动水平丝杆绕自身轴向进行转动;
(二)压榨阶段;
S2:当榨油缸运动至柱塞敞口一与滤孔之间时,抵推机构的压榨推杆由柱塞敞口一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该榨油缸内,对该榨油缸内的油料进行挤压压榨提取食用油;
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细滤孔、对接孔以及排渣敞口,滤孔开设有若干形成了圆形滤网,圆形滤网、排渣敞口的直径均等于榨油缸的内径,圆形滤网的与排渣敞口之间的间隔方向为底板的长度方向,圆形滤网中轴线与排渣敞口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对接孔设置有四个并且位于圆形滤网的外部,对接孔可与同一内沉槽内的通孔一一对齐接通,初始状态下位于进给行进方向的最前端的榨油缸与圆形滤网错开布置并且两者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榨油缸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底板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向外倾斜布置的排油通道,排油通道的输入端与圆形滤网、对接孔相接通,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还固定设置有向外倾斜布置的排渣通道,排渣通道的输入端与排渣敞口相接通,所述顶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圆形柱塞敞口一与圆形柱塞敞口二,柱塞敞口一与圆形滤网同轴且等直径并且柱塞敞口一用于容纳抵推机构压榨工作端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榨油缸内,柱塞敞口二与排渣敞口同轴且等直径并且用于容纳抵推机构排渣工作端活动穿过并且插入至榨油缸内;
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加料敞口且加料敞口的口径等于榨油缸的内径,初始状态下位于进给行进方向的最前端的榨油缸与加料敞口对齐接通,添料装置的输出端与加料敞口相接通;
所述的抵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板上端面上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柱塞敞口一与柱塞敞口二的正上方,固定板上固定穿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导向套筒一与导向套筒二,导向套筒一上下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内径等于柱塞敞口一的口径,导向套筒一的下端开口与柱塞敞口一同轴对齐接通,导向套筒二上下两端开口布置并且其内径等于柱塞敞口二的口径,导向套筒二的下端开口与柱塞敞口二同轴对齐接通,所述的导向套筒一内活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压榨推杆且压榨推杆下端的外圆面直径等于导向套筒一的内径,压榨推杆上端由导向套筒一的上端开口延伸至其上方,压榨推杆可沿着导向套筒一、柱塞敞口一、榨油缸进行上下滑动,压榨推杆构成了抵推机构的压榨工作端,所述的额导向套筒二内活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排渣推杆且排渣推杆下端的外圆面直径等于导向套筒二的内径,排渣推杆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能静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七茗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