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94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该方法中用到如下机构装置包括制板机、接坯输送带、过渡板、过渡输送带、入口过渡板、挤压装置、出口过渡板、板坯输出带,步骤为:通过制板机制造出水分在30%~32%的板坯;制板机将板坯输出至接坯输送带上;板坯经过过渡板后移送至过渡输送带上;板坯经过入口过渡板后移动至挤压装置中;板坯由挤压装置输送至出口过渡板与板坯输出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少人为不可控因素,从而实现了坯体厚度统一可控且平整度符合要求,板面质量更平整顺滑,能够加工出高质量的板坯,为后工序对厚度和平整度控制带来极大的便利,普通用途的纤维板甚至不再需要对厚度加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A produc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fiber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
,特别是一种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纤维增强硅钙板和纤维增强水泥板生产过程中,其厚度偏差一直以来较难控制。以厚度6~10mm常规板为例,按JCT564-2018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行业国家标准厚度偏差为±0.4mm,但实际生产厚度会偏离至±1.0mm或以上,大大超过标准允许偏差。为了调整厚度,一般只能通过人工或者在线厚度自动监测,将数值反馈给制板操作工,然后通过人工控制毛毯运行速度或者调整成型筒转动圈数或者调整流浆量等方式调整厚度。但是,由于生产时,各种生产条件因素(如回料浓度变化、纸浆浓度变化、配料称重误差及人为因素等)无规则变化,导致厚度和平整度没法稳定在一个标准值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总是偏离标准值较大,即使采用压机整体加压平整,也不能保证全部厚度和平整度尺寸统一,有些经压缩后符合标准值允许的偏差了,但同时有些反而厚度尺寸缩少了,即偏离负值了。以致后工序加工时,为了将厚度和平整度控制在标准偏差范围内,需要通过设备和物料将厚度超出部分除去,这样就需增设更多的生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用到如下机构装置:包括制板机(1)、接坯输送带(2)、过渡板(3)、过渡输送带(4)、入口过渡板(5)、挤压装置(6)、出口过渡板(7)、板坯输出带(8),其中:/n所述挤压装置(6)包括机架(61)、两个挤压机构(62),所述挤压机构(62)包括上挤压辊(621)、下挤压辊(622)、竖向调节组件(623)、上毛刷辊(624)、下毛刷辊(625)、遮盖罩(626)、接水槽体(627),所述上挤压辊(621)与下挤压辊(622)的直径为φ250mm~φ400mm,所述下挤压辊(622)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下挤压辊(622)呈纵向布置,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用到如下机构装置:包括制板机(1)、接坯输送带(2)、过渡板(3)、过渡输送带(4)、入口过渡板(5)、挤压装置(6)、出口过渡板(7)、板坯输出带(8),其中:
所述挤压装置(6)包括机架(61)、两个挤压机构(62),所述挤压机构(62)包括上挤压辊(621)、下挤压辊(622)、竖向调节组件(623)、上毛刷辊(624)、下毛刷辊(625)、遮盖罩(626)、接水槽体(627),所述上挤压辊(621)与下挤压辊(622)的直径为φ250mm~φ400mm,所述下挤压辊(622)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下挤压辊(622)呈纵向布置,所述竖向调节组件(623)包括驱动电机(601)、滑动块(602)、丝杆(603)、手轮(604),所述机架(61)上设有竖向延伸的滑槽式导轨(611),所述驱动电机(601)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驱动电机(601)设置在机架(61)上,所述滑动块(602)能竖向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式导轨(611)中,所述丝杆(603)能转动地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丝杆(603)呈竖向布置,还使丝杆(603)与滑动块(602)相螺接,以及使丝杆(603)与驱动电机(601)相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01)能通过丝杆(603)驱使滑动块(602)做竖向往复运动,所述手轮(604)设置在丝杆(603)的上端端部上,所述上挤压辊(621)与上毛刷辊(624)均纵向设置在滑动块(602)上,并使上毛刷辊(624)位于上挤压辊(621)的上方,还使上毛刷辊(624)的圆周表面与上挤压辊(621)的圆周表面相接触,以及使上挤压辊(621)位于下挤压辊(622)的上方,在上挤压辊(621)与下挤压辊(622)之间形成有挤压缝隙(10),并使上挤压辊(621)能随滑动块(602)向上移动的距离大于50mm,所述下毛刷辊(625)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下毛刷辊(625)呈纵向布置,还使下毛刷辊(625)位于下挤压辊(622)的下方,以及使下毛刷辊(625)的圆周表面与下挤压辊(622)的圆周表面相接触,所述遮盖罩(626)的底面左侧边上开设容纳腔口(605),所述容纳腔口(605)的右下腔壁上设有接料槽体(606),所述遮盖罩(626)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上挤压辊(621)的上部与上毛刷辊(624)位于容纳腔口(605)中,还使接料槽体(606)位于上挤压辊(621)的右圆周表面的正下方,以及使接料槽体(606)位于上挤压辊(621)的下圆周表面的右上方,所述接水槽体(627)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下挤压辊(622)的下部与下毛刷辊(625)位于接水槽体(627)中;
两个挤压机构(62)左右并排地设置在机架(61)上,并使左侧的挤压机构(62)上的挤压缝隙(10)的高度大于右侧的挤压机构(62)上的挤压缝隙(10)的高度;
所述制板机(1)、接坯输送带(2)、过渡板(3)、过渡输送带(4)、入口过渡板(5)、挤压装置(6)、出口过渡板(7)与板坯输出带(8)从左至右依次传输连接一起;
所述增强纤维板坯体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第一步,通过制板机(1)制造出水分在30%~32%的板坯;
第二步,制板机(1)将板坯输出至接坯输送带(2)上;其中,板坯从制板机(1)上输出的速度为80~100米/min,并使接坯输送带(2)的输送速度与板坯的速度相同;
第三步,板坯由接坯输送带(2)输送至过渡板(3)上,并在经过过渡板(3)后移送至过渡输送带(4)上;其中,在板坯进入过渡输送带(4)的过程中,先使过渡输送带(4)的运行速度与接坯输送带(2)的运行速度一致,当整张板坯进入到过渡输送带(4)后,再使过渡输送带(4)的速度降为接坯输送带(2)的速度的1/3、或者使过渡输送带(4)的速度降为25~35米/min;
第四步,板坯由过渡输送带(4)输送至入口过渡板(5)上,并在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合堂罗伟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福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