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轮船锚抛丸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892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51
轮船锚抛丸机械,用于方便对轮船锚的抛丸处理。它包括:发射舱,发射舱为上端大、下端小的中空结构;在发射舱上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在发射舱下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在发射舱内设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与发射舱内壁转动连接的托板、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发射舱内设有将弹丸由下而上提升至托板上的提升单元;抛丸舱,它与发射舱外壁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通孔与发射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内设有用于放置轮船锚的转盘,在抛丸舱的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抛丸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回收面,在抛丸舱下部的侧壁设有位于回收面下端与连接管之间的侧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轮船锚的高效抛丸处理。

Ship anchor shot bla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船锚抛丸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丸
,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船锚抛丸机械。
技术介绍
轮船锚用于对停靠的轮船进行固定,轮船锚长时间潜在水中,容易生锈。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轮船锚进行抛丸处理,以进行除锈。抛丸一般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以避免弹丸的溅射。因此急需一种轮船锚抛丸机械,用于对轮船锚进行抛丸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船锚抛丸机械,用于方便对轮船锚的抛丸处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轮船锚抛丸机械,其特征是,它包括:发射舱,发射舱为上端大、下端小的中空结构;在发射舱上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在发射舱下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在发射舱内设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与发射舱内壁转动连接的托板、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发射舱内设有将弹丸由下而上提升至托板上的提升单元;抛丸舱,它与发射舱外壁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通孔与发射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内设有用于放置轮船锚的转盘,在抛丸舱的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抛丸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回收面,在抛丸舱下部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船锚抛丸机械,其特征是,它包括:/n发射舱,发射舱为上端大、下端小的中空结构;在发射舱上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在发射舱下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在发射舱内设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与发射舱内壁转动连接的托板、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发射舱内设有将弹丸由下而上提升至托板上的提升单元;/n抛丸舱,它与发射舱外壁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通孔与发射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内设有用于放置轮船锚的转盘,在抛丸舱的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抛丸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回收面,在抛丸舱下部的侧壁设有位于回收面下端与连接管之间的侧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船锚抛丸机械,其特征是,它包括:
发射舱,发射舱为上端大、下端小的中空结构;在发射舱上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在发射舱下部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在发射舱内设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与发射舱内壁转动连接的托板、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发射舱内设有将弹丸由下而上提升至托板上的提升单元;
抛丸舱,它与发射舱外壁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通孔与发射舱内腔连通,在抛丸舱内设有用于放置轮船锚的转盘,在抛丸舱的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连接管,抛丸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回收面,在抛丸舱下部的侧壁设有位于回收面下端与连接管之间的侧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锚抛丸机械,其特征是,发射舱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台形,在发射舱的顶部设有第一端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锚抛丸机械,其特征是,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固定在旋转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且与托板底部固定连接的齿圈,在托板下方设有与发射舱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阳王守仁郭培全杨学锋张辉王相宇段德荣陈洪堂张浩波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