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86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连接件和圆管尾端固定装置,夹具本体设有夹持圆管的压轮组,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连接,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的连接处,或者,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驱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实际操作中,夹具本体夹持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紧靠在圆管的尾端,操作者动作连接组件,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变小,如此,尾端固定装置轴向顶紧圆管,防止圆管晃动,为操作者对圆管的前端进行切割、倒角、打磨或其他加工操作提供条件。

Circular tube clamp of booster with circumferential degree of freed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具、生活辅助器具,具体涉及助行器。
技术介绍
助行器,又称为辅助康复行走器,整体结构类似于轮椅,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轮子、安装在车架顶部靠后的一对把手。其中,车架由若干圆管组装而成,在组装之前,需要对圆管进行切割、倒角、打磨。按现有技术,对圆管进行切割、倒角、打磨,需要夹具夹紧圆管,如果圆管较长,还需要顶针顶在圆管的尾端,防止圆管晃动。顶针需要相应的导轨供其位移,该导轨与夹具应为一体结构,或者,导轨与夹具为固定关系,如固定在同一底座上,如此,才能在夹具夹紧圆管,顶针顶住圆管尾端时,保证圆管位置固定。上述固定圆管的夹具和顶针的配合,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夹具和顶针,以及配套的导轨或底座占用较大的空间;第二,导轨与顶针的制作精度较高,整个夹具设备的制作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导轨或顶针的精度偏差超过允许值,即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夹具加装圆管尾端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连接件和圆管尾端固定装置,夹具本体设有夹持圆管的压轮组,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连接,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的连接处,或者,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驱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夹具本体相当于现有技术中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夹具,夹具本体设有夹持圆管的压轮组,压轮组一般包括四个压轮,分成上下两对,圆管被上下两对压轮夹持,操作者旋转圆管,四个压轮随动,故,夹具本体具有周向自由度。圆管尾端固定装置通过连接件加装在夹具本体上。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的连接处,和,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的连接处,至少有一处设有连接组件。实际操作中,夹具本体夹持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紧靠在圆管的尾端,操作者动作连接组件,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变小,如此,尾端固定装置轴向顶紧圆管,防止圆管晃动,为操作者对圆管的前端进行切割、倒角、打磨或其他加工操作提供条件。本专利技术的尾端固定装置能够顶紧在圆管的尾端即可,无需较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尾端固定装置为现有技术的夹具上的加装结构,利于现有技术夹具的充分利用,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顶针结构,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5为连接件20竖直向插入的孔位101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处放大图。图中符号说明:10、夹具本体;101、竖直向的孔位;11、上夹;110、第二半圆形豁口;12、底座;120、第一半圆形豁口;13、铰接轴;14、螺纹连接件;15、上压轮;16、下压轮;20、连接件;21、环形扣;30、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1、端盖;32、侧向延伸部;33、螺杆;34、蝶形螺母;35、销件;36、固定部分;37、活动部分;40、定位组件;41、支架;42、定位块;43、紧固螺钉;50、圆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连接件20和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夹具本体设有夹持圆管的压轮组,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连接,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的连接处,或者,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驱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实际操作中,夹具本体10夹持圆管50,尾端固定装置30紧靠在圆管50的尾端,操作者动作连接组件,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变小,如此,尾端固定装置轴向顶紧在圆管50的尾端,防止圆管晃动,为操作者对圆管的前端进行切割、倒角、打磨或其他加工操作提供条件。作为一种选择,连接件20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的连接处设置连接组件。具体地,结合图1、图4、图6,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包括能够抵压在圆管尾端的端盖31、与端盖连接的侧向延伸部32、螺接在侧向延伸部上的螺杆33、与螺杆螺接的蝶形螺母34,螺杆的前端设有销件35,连接件20的尾端设有环形扣21,环形扣能够扣在销件上。其中,螺杆33、蝶形螺母34、销件35构成了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夹具本体10夹持圆管50,圆管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相抵,此时,圆管轴向位移的自由被限制,之后,操作者旋转蝶形螺母34,蝶形螺母沿螺杆33作轴向位移,位移方向为接近夹具本体的方向,如此,端盖31压紧在圆管的尾端,避免加工过程中圆管晃动。上述侧向延伸部32为一对,位于端盖31的左右两侧,侧向延伸部上设有穿孔,螺杆33配合在穿孔中,螺杆向前突出穿孔的前端设置所述销件35,蝶形螺母34螺接在螺杆向后突出穿孔的后端,蝶形螺母抵压在侧向延伸部32上。如此,在连接件20尾端的环形扣21配合在销件35上的情况下,操作者旋转蝶形螺母,蝶形螺母能够驱动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前移,压紧在圆管的尾端。如图3,端盖31的中心处设有锥形部,锥形部包括固定部分36和活动部分37,活动部分枢接在固定部分上,活动部分能够抵压在圆管的尾端;如图2,夹具本体10包括上夹11和底座12,底座上设有第一半圆形豁口120,上夹的左端通过铰接轴13枢接在底座的左端,上夹的右端能够通过螺纹连接件14与底座的右端连接,上夹设有与第一半圆形豁口配合的第二半圆形豁口110;第二半圆形豁口处设有一对上压轮15,第一半圆形豁口处设有一对下压轮16,圆管被一对上压轮和一对下压轮夹持。上述上压轮15与上夹11的关系为枢接关系,下压轮16与底座12的关系为枢接关系。以上压轮为例,上夹11的第二半圆形豁口110处设有半圆形的内凹槽,上压轮通过轴枢接在所述内凹槽中,上压轮的大部分位于内凹槽中,部分径向突出内凹槽,能够抵压在圆管上。实际操作中,锥形的活动部分37部分伸入圆管尾端的内孔中,并抵压在圆管的尾端。操作者拧紧所述螺纹连接件14,使一对上压轮15和一对下压轮16压紧圆管。操作者拧紧所述蝶形螺母34,使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压紧在圆管的尾端。夹具对圆管的定位完成,操作者对圆管的前端进行机加工的过程中,可以转动圆管,即圆管具有周向自由度,为机加工提供便利,利于机加工效率的提高。如图1、图2,连接件20的首端与夹具本体10的连接处设有定位组件40,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夹具本体上的支架41、安装在支架上的定位块42、螺接在定位块上的紧固螺钉43,定位块设有通孔,紧固螺钉垂直于通孔,连接件的首端配合在通孔内,紧固螺钉能够抵压在连接件上。在拧松紧固螺钉43的情况下,连接件20可以在通孔内前后抽动,至适宜位置时,拧紧所述紧固螺钉,紧固螺钉抵压连接件,连接件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连接件(20)和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夹具本体设有夹持圆管的压轮组,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的连接处,或者,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驱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周向自由度的助力器圆管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连接件(20)和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夹具本体设有夹持圆管的压轮组,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连接,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首端与夹具本体的连接处,或者,连接件的尾端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驱使尾端固定装置与夹具本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圆管尾端固定装置(30)包括能够抵压在圆管尾端的端盖(31)、与端盖连接的侧向延伸部(32)、螺接在侧向延伸部上的螺杆(33)、与螺杆螺接的蝶形螺母(34),螺杆的前端设有销件(35),连接件(20)的尾端设有环形扣(21),环形扣能够扣在销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端盖(31)的中心处设有锥形部,锥形部包括固定部分(36)和活动部分(37),活动部分枢接在固定部分上,活动部分能够抵压在圆管的尾端;夹具本体(10)包括上夹(11)和底座(12),底座上设有第一半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艳波冯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米伦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