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77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34
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精炼静置后的铝熔体引入铸造机内;S2.铝熔体通过铸造机的分流盘铸造成型;S21.对分流盘的铸造温度进行调节;S22.对分流盘的铸造速度进行调节;S23.对铝熔体经过分流盘时的冷却水量进行调节;S3.将铸造成型后的铝合金圆铸锭静置;S4.将静置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入库。采用了合适的铸造温度,确保在铸造过程中能够保证铝熔体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铸锭表面出现冷隔的概率,避免了铸锭内部裂纹。

Casting technology of aluminum alloy round ingot for forging wheel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铝合金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高性能铝合金对铝合金熔体的净化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用于高端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铝合金产品,不仅要求具有合格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硬度,而且对其组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冶金缺陷,例如产品中出现气泡、出现固体夹杂物等情况,最终使得产品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总的来说,产生上述缺陷的原因主要是铸造过程中铸造温度、铸造速度和冷却水量不适宜,影响铸锭的表面质量和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采用了合适的铸造温度,确保在铸造过程中能够保证铝熔体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铸锭表面出现冷隔的概率,避免了铸锭内部裂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精炼静置后的铝熔体引入铸造机内;S2.铝熔体通过铸造机的分流盘铸造成型;S21.对分流盘的铸造温度进行调节;S22.对分流盘的铸造速度进行调节;S23.对铝熔体经过分流盘时的冷却水量进行调节;S3.将铸造成型后的铝合金圆铸锭静置;S4.将静置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入库。所述铸造温度为690℃~710℃。将铸造温度设置在690℃~710℃之间,能够保证铝熔体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铸锭表面出现冷隔的概率,避免了铸锭内部裂纹。所述铸造温度为705℃。铸造温度为705℃时,既保证了表面质量的最优,又确保了铸锭内部无裂纹,同时不会影响铝熔体的流动性。所述铸造温度下,炉内铝液温度为740℃~755℃。能够避免在铸造过程中因流槽过长,铝熔体温将大的问题,满足长流槽铸造的需求。所述铸造速度为80mm/min~85mm/min。将铸造速度设定在80mm/min~85mm/min,既能够保证铸锭的表面质量,避免铸锭表面出现冷隔和拉痕,又能够避免铸锭内部出现裂纹,同时还不会出现漏铝现象。所述铸造速度的起铸速度为50mm/min~75mm/min,将铸造速度上升到80mm/min~100mm/min后,再将铸造速度调整至80mm/min~85mm/min。在铸造时,在起铸速度范围内将铸造速度拉高,使铸造速度大于正常铸造速度80mm/min~85mm/min,然后将铸造速度再降至正常铸造速度80mm/min~85mm/min范围内,能够减少铸锭表面的偏析层,同时避免液穴加深,形成中心裂纹。所述铸造速度为85mm/min。将铸造速度设置成85mm/min,既能够保证铸锭的表面质量,又能够避免铸锭内部出现裂纹。所述冷却水量的流量范围为290m3/h~310m3/h。将冷却水流量控制在290m3/h~310m3/h,能够减小铸锭内层和外层的温差,降低铸锭中的热应力,避免铸锭发生裂纹,同时将冷却水流量控制在290m3/h~310m3/h,能够确保冷却的均匀性,避免冷却时不均匀造成铸锭各部分收缩不一致,导致铸锭中出现裂纹。所述冷却水量的流量范围为295m3/h。将冷却水流量范围设定为295m3/h,能够使铸锭内层和外层的温差降至最低,同时保证了冷却的均匀性,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铸锭不出现裂纹缺陷。所述铝熔体的成分配比如下Si0.7%-0.8%、Mg0.9%-1.1%、Cu0.3%-0.4%、Ti0.04%-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将铸造温度设置在690℃~710℃之间,能够保证铝熔体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铸锭表面出现冷隔的概率,避免了铸锭内部裂纹;铸造温度为705℃时,既保证了表面质量的最优,又确保了铸锭内部无裂纹,同时不会影响铝熔体的流动性;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炉内铝液温度为740℃~755℃。能够避免在铸造过程中因流槽过长,铝熔体温将大的问题,满足长流槽铸造的需求;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将铸造速度设定在80mm/min~85mm/min,既能够保证铸锭的表面质量,避免铸锭表面出现冷隔和拉痕,又能够避免铸锭内部出现裂纹,同时还不会出现漏铝现象;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将铸造速度上升到80mm/min~100mm/min后,再将铸造速度调整至80mm/min~85mm/min。在铸造时,在起铸速度范围内将铸造速度拉高,使铸造速度大于正常铸造速度80mm/min~85mm/min,然后将铸造速度再降至正常铸造速度80mm/min~85mm/min范围内,能够减少铸锭表面的偏析层,同时避免液穴加深,形成中心裂纹;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将冷却水流量控制在290m3/h~310m3/h,能够减小铸锭内层和外层的温差,降低铸锭中的热应力,避免铸锭发生裂纹,同时将冷却水流量控制在290m3/h~310m3/h,能够确保冷却的均匀性,避免冷却时不均匀造成铸锭各部分收缩不一致,导致铸锭中出现裂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精炼静置后的铝熔体引入铸造机内;S2.铝熔体通过铸造机的分流盘铸造成型;S21.对分流盘的铸造温度进行调节;S22.对分流盘的铸造速度进行调节;S23.对铝熔体经过分流盘时的冷却水量进行调节;S3.将铸造成型后的铝合金圆铸锭静置;S4.将静置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入库。所述铸造温度为690℃~710℃。将铸造温度设置在690℃~710℃之间,能够保证铝熔体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铸锭表面出现冷隔的概率,避免了铸锭内部裂纹。所述铸造温度为705℃。铸造温度为705℃时,既保证了表面质量的最优,又确保了铸锭内部无裂纹,同时不会影响铝熔体的流动性。所述铸造温度下,炉内铝液温度为740℃~755℃。能够避免在铸造过程中因流槽过长,铝熔体温将大的问题,满足长流槽铸造的需求。表1铝熔体浇铸温度对铸锭质量影响统计表当温度为670℃~680℃时,大范围出现拉痕、拉裂、偏析物浮出等缺陷;当温度为690℃~710℃时,经探伤发现,铸锭内部无中心裂纹与边部裂纹的产生;铸锭冷隔率在2%以下,几乎无冷隔、拉裂现象,表面质量好,且随着温度升高冷隔率降低;当温度为720℃~730℃时,表面质量好,但当铸锭到0.5米时,大量出现内部裂纹。所述铸造速度为80mm/min~85mm/min。将铸造速度设定在80mm/min~85mm/min,既能够保证铸锭的表面质量,避免铸锭表面出现冷隔和拉痕,又能够避免铸锭内部出现裂纹,同时还不会出现漏铝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精炼静置后的铝熔体引入铸造机内;/nS2.铝熔体通过铸造机的分流盘铸造成型;/nS21.对分流盘的铸造温度进行调节;/nS22.对分流盘的铸造速度进行调节;/nS23.对铝熔体经过分流盘时的冷却水量进行调节;/nS3.将铸造成型后的铝合金圆铸锭静置;/nS4.将静置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精炼静置后的铝熔体引入铸造机内;
S2.铝熔体通过铸造机的分流盘铸造成型;
S21.对分流盘的铸造温度进行调节;
S22.对分流盘的铸造速度进行调节;
S23.对铝熔体经过分流盘时的冷却水量进行调节;
S3.将铸造成型后的铝合金圆铸锭静置;
S4.将静置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温度为690℃~7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温度为7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温度下,炉内铝液温度为740℃~7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压轮毂用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速度为80mm/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新赵晓光崔雷马鹏宾卢学成凯李明壮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