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隔离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39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隔离服,该负压隔离服为双层充气结构,包括:隔离服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进气装置、负压过滤装置、器械通道、操作孔、单向充气装置;隔离服主体罩在体外,用于密封隔离人体与外界环境;进气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向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进气;负压过滤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从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抽气,并过滤有害物质;器械通道和操作孔为单向密封结构,器械通道用于通过医疗器械,操作孔用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臂;单向充气装置为负压隔离服的双层充气结构充气。可以有效防止病患携带的烈性病原向周围环境扩散,不仅便于病患的转移,而且可以让医疗人员提供必要的救治。

A kind of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s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隔离服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负压隔离服。
技术介绍
烈性传染病的爆发不仅给一线救治人员带来很大的风险,而且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如何防止烈性传染病感染人员向环境中释放烈性病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病患携带的烈性病原的气溶胶向周围环境扩散的负压隔离服,不仅便于病患的转移,而且可以让医疗人员提供必要的救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隔离服,所述负压隔离服为双层充气结构,包括:隔离服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离服主体上的进气装置、负压过滤装置、器械通道、操作孔、单向充气装置;所述隔离服主体罩在体外,用于密封隔离人体与外界环境;所述进气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进气;所述负压过滤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从所述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抽气,并在抽气时过滤有害物质;所述器械通道和所述操作孔为单向密封设计,所述器械通道用于通过医疗器械,所述操作孔用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臂;所述单向充气装置用于为所述负压隔离服的双层充气结构充气。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负压隔离服还包括呼吸过滤阀,所述呼吸过滤阀用于为病人提供自主呼吸的通道并过滤有害物质。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离服主体包括一体的头罩和半身罩衣;所述头罩设有支撑结构;所述半身罩衣的底部边缘设有密封弹力带,用于调节所述半身罩衣的大小与密封性。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离服主体采用透明热弹性塑料,内层为光触媒涂层。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风机系统包括风机和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风机供电。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风机系统还包括循环控制装置;所述循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机和所述电源的工作。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负压过滤装置为负压过滤阀,所述进气装置为进气阀,所述单向充气装置为充气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给传染病人穿戴负压隔离服,可以有效防止病人携带的烈性病原的气溶胶向周围环境扩散,操作简易,有利于传染病人的安全转移,同时负压隔离服上设有单向密封的器械通道和操作孔,医疗人员可以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救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负压隔离服的示意图。其中:1、隔离服主体;2、进气装置;3、负压过滤装置;4、器械通道;5、操作孔;6、单向充气装置;7、密封弹力带;8、呼吸过滤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压隔离服,如图1所示,该负压隔离服为双层充气结构,可以包括:隔离服主体1以及设置在隔离服主体1上的进气装置2、负压过滤装置3、器械通道4、操作孔5、单向充气装置6。隔离服主体1罩在体外,用于密封隔离人体与外界环境。可选的,隔离服主体1包括一体的头罩和半身罩衣;头罩设有支撑结构;半身罩衣的底部边缘设有密封弹力带7,用于调节半身罩衣的大小与密封性。头罩上设有支撑结构,可以保持头罩的形状,避免头罩材料紧贴病人面部影响病人呼吸以及干扰医务人员操作。通过密封弹力带7可以将负压隔离服固定在病人身上,与人体形成密闭空间,并且可以自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可选的,隔离服主体1采用透明热弹性塑料,内层为光触媒涂层。通过采用透明热弹性塑料,可以观察到负压隔离服中病人的状况。由于隔离服主体1的内层是光触媒涂层,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自净。进气装置2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向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进气。负压过滤装置3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从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抽气,并在抽气时过滤有害物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通过负压过滤装置3过滤吸收部分空气,形成-15mmHg的负压。由于使用负压隔离服的病人可能携带传染病原,因此在向外抽气时需要过滤病菌等有害物质,防止病原的扩散传播。病人正常呼吸需要氧气,进气端和负压端同时开启以保证病人的正常呼吸。可选的,风机系统包括风机和电源,电源为风机供电。可选的,风机系统还包括循环控制装置;循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风机和电源的工作。风机系统为外部配件,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并且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性使用。器械通道4和操作孔5为单向密封结构,器械通道4用于通过医疗器械,操作孔5用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臂。器械通道4和操作孔5通常设置在头罩上,在实际应用中,病人治疗时需要吸氧插管等,头罩上方便操作,可选的,在器械通道4的两侧设置两个操作孔5,可以便于医务人员的双手协作完成治疗。单向充气装置6用于为负压隔离服的双层充气结构充气。单向充气装置6向双层充气结构充气,可以使得隔离服主体1立体支撑。可选的,负压过滤装置3为负压过滤阀,进气装置2为进气阀,单向充气装置6为充气阀。可选的,负压隔离服还包括呼吸过滤阀8,呼吸过滤阀8用于为病人提供自主呼吸的通道并过滤有害物质。对于有行动能力、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通过呼吸过滤阀8进行自主呼吸,整个负压隔离服相当于包裹式的N95口罩。同时病人呼出的气体病原菌经过过滤,起到隔离作用,这时可以不用进气端和负压端,呼吸过滤阀8主要针对轻症患者设计。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负压隔离服,通过给传染病人穿戴负压隔离服,可以有效防止病人携带的烈性病原的气溶胶向周围环境扩散,操作简易,有利于传染病人的安全转移,同时负压隔离服上设有单向密封的器械通道和操作孔,医疗人员可以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救治。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服为双层充气结构,包括:隔离服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离服主体上的进气装置、负压过滤装置、器械通道、操作孔、单向充气装置;/n所述隔离服主体罩在体外,用于密封隔离人体与外界环境;/n所述进气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进气;/n所述负压过滤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从所述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抽气,并在抽气时过滤有害物质;/n所述器械通道和所述操作孔为单向密封结构,所述器械通道用于通过医疗器械,所述操作孔用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臂;/n所述单向充气装置用于为所述负压隔离服的双层充气结构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服为双层充气结构,包括:隔离服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离服主体上的进气装置、负压过滤装置、器械通道、操作孔、单向充气装置;
所述隔离服主体罩在体外,用于密封隔离人体与外界环境;
所述进气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进气;
所述负压过滤装置与外部的风机系统连接,用于从所述负压隔离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抽气,并在抽气时过滤有害物质;
所述器械通道和所述操作孔为单向密封结构,所述器械通道用于通过医疗器械,所述操作孔用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臂;
所述单向充气装置用于为所述负压隔离服的双层充气结构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服还包括呼吸过滤阀,所述呼吸过滤阀用于为病人提供自主呼吸的通道并过滤有害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理坤周恒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蕴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