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34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凝结水、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节约能源的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风冷凝器、散热风扇、室外机壳、室内蒸发器、凝结水排放管、储水槽、若干根空心管、吸水海绵,所述储水槽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的顶部,所述吸水海绵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表面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平行向下穿过所述吸水海绵,所述空心管上端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室内蒸发器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所述凝结水排放管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空调节能领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的凝结水是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空气中凝结出来的,凝结水的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比室内温度低得多。现有的风冷凝器散热装置由风冷凝器、散热风扇、室外机壳等组成,主要靠散热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流将所述风冷凝器制冷产生的热量散发来降低温度。分体空调在长时间的制冷过程中,现有的风冷凝器散热装置还不能达到散热快速、效果良好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散热风扇的负荷,导致分体空调制冷效率降低。现有的分体空调凝结水排放装置由室内壁挂式(或立式)蒸发器、凝结水排放管等组成。在分体空调制冷过程中,该装置将室内蒸发器产生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排放管直接排出房屋墙外,较低温度的凝结水直接排出,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冷量浪费,空调制冷效率不高,浪费能源;凝结水的滴流还会冲刷墙壁,影响墙体美观,也给多层建筑的楼下其他住户带来不便。所以现有的产品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凝结水,不能提高空调制冷效率,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凝结水、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节约能源的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风冷凝器、散热风扇、室外机壳、室内蒸发器、凝结水排放管,它还包括储水槽、若干根空心管、吸水海绵,所述储水槽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的顶部,所述吸水海绵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表面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平行向下穿过所述吸水海绵,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上端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各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室内蒸发器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所述凝结水排放管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本技术还包括底盘水槽,所述底盘水槽固定在所述室外机壳的底面上,所述空心管及所述吸水海绵底部伸入所述底盘水槽的槽内。所述空心管为铜管,所述空心管的直径不大于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储水槽、若干根空心管、吸水海绵,各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在分体空调制冷过程中,所述室内蒸发器产生的凝结水通过所述凝结水排放管流入所述储水槽,在所述储水槽中汇集的凝结水通过所述空心管向下缓慢流动,一部分凝结水通过所述渗水孔被所述吸水海绵吸收,其余凝结水流入所述底盘水槽,被所述吸水海绵吸收的凝结水扩散到所述风冷凝器的翅片上,在所述散热风扇的风力作用下,所述风冷凝器的翅片上一部分水在所述风冷凝器排出的热量作用下遇热蒸发成水蒸汽,靠蒸发潜热吸收冷凝热量随风吹走,一部分水没有蒸发,靠水的较大的热容量直接升温吸收冷凝热量,给所述风冷凝器降温,故本技术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凝结水、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节约能源;由于本技术还包括底盘水槽,所述空心管及所述吸水海绵底部伸入所述底盘水槽的槽内,故本技术可以保证所述吸水海绵内一直存有水分,提高空调制冷效率;由于本技术仅需在现有分体空调的基础上增加储水槽、若干根空心管、吸水海绵、底盘水槽,故本技术结构简单、投资小,且不需增加管理费用;由于本技术将分体空调凝结水全部回收,凝结水不会滴流导致冲刷墙壁,故本技术能美化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空心管的排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风冷凝器1、散热风扇2、室外机壳3、室内蒸发器4、凝结水排放管5、储水槽6、若干根空心管7、吸水海绵8、底盘水槽9,所述储水槽6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1的顶部,所述室内蒸发器4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6,各所述空心管7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凝结水排放管5与所述储水槽6相连通,所述吸水海绵8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1表面朝向所述散热风扇2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7平行向下穿过所述吸水海绵8,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7上端与所述储水槽6相连通,在所述储水槽6的侧壁靠近底部开孔与所述空心管7相连接,其目的是保证在所述储水槽6中有一定水位,所述底盘水槽9固定在所述室外机壳3的底面上,所述空心管7及所述吸水海绵8底部伸入所述底盘水槽9的槽内,所述空心管7为铜管,所述空心管7的直径为10mm。本技术回收并利用凝结水的过程如下在分体空调制冷过程中,所述室内蒸发器4产生的凝结水通过所述凝结水排放管5流入所述储水槽6;在所述储水槽6中汇集的凝结水通过所述空心管7向下缓慢流动,一部分凝结水通过所述渗水孔被所述吸水海绵8吸收,其余凝结水流入所述底盘水槽9;被所述吸水海绵8吸收的凝结水扩散到所述风冷凝器1的翅片上;在所述散热风扇2的风力作用下,所述风冷凝器1的翅片上一部分水在所述风冷凝器1排出的热量作用下遇热蒸发成水蒸汽,靠蒸发潜热吸收冷凝热量随风吹走;一部分水没有蒸发,靠水的较大的热容量直接升温吸收冷凝热量,给所述风冷凝器1降温。本技术可应用于空调节能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包括风冷凝器(1)、散热风扇(2)、室外机壳(3)、室内蒸发器(4)、凝结水排放管(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储水槽(6)、若干根空心管(7)、吸水海绵(8),所述储水槽(6)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1)的顶部,所述吸水海绵(8)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1)表面朝向所述散热风扇(2)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7)平行向下穿过所述吸水海绵(8),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7)上端与所述储水槽(6)相连通,各所述空心管(7)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室内蒸发器(4)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6),所述凝结水排放管(5)与所述储水槽(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盘水槽(9),所述底盘水槽(9)固定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3)的底面,所述空心管(7)及所述吸水海绵(8)底部伸入所述底盘水槽(9)的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7)为铜管,所述空心管(7)的直径不大于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凝结水、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节约能源的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本技术包括风冷凝器、散热风扇、室外机壳、室内蒸发器、凝结水排放管、储水槽、若干根空心管、吸水海绵,所述储水槽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的顶部,所述吸水海绵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表面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平行向下穿过所述吸水海绵,所述空心管上端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室内蒸发器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所述凝结水排放管与所述储水槽相连通。本技术可应用于空调节能领域。文档编号F24F13/22GK2906432SQ20052006163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聂民 申请人:珠海慧生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空调凝结水回收散热装置,包括风冷凝器(1)、散热风扇(2)、室外机壳(3)、室内蒸发器(4)、凝结水排放管(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储水槽(6)、若干根空心管(7)、吸水海绵(8),所述储水槽(6)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1)的顶部,所述吸水海绵(8)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冷凝器(1)表面朝向所述散热风扇(2)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7)平行向下穿过所述吸水海绵(8),若干根所述的空心管(7)上端与所述储水槽(6)相连通,各所述空心管(7)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室内蒸发器(4)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储水槽(6),所述凝结水排放管(5)与所述储水槽(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慧生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