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22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废气管、余热加压组件、热循环传导部件、温差发电部件和冷却水箱组件,废气管右侧固定连接有余热加压组件,余热加压组件下方安装有加压罐,余热加压组件下方设有支架,罐体外表面设有保温壳,且电磁阀与触压开关电性连接,水箱内表面右侧设有浮子,且浮子上下方均设有开关,能够将废气进行高度的空气压缩,利用空气压缩,内能提高的物理原理,使废气随着压缩急速的提高其温度,便于温差发电部件工作,提高其余热利用效果,可以对温差发电部件的另一端进行风力冷却,提高其两极的温度差,同时具有水冷喷射辅助,其降温效果显著,极大的提升回收效率。

A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recyc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现有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还有所不足之处,首先,多数加工后的废气,其高温往往具有一定的下降,直接运用于温差发电,其回收利用的效率不高,其次,多数的温差发电部件都是使用高温废气与室外常温进行对比,其两极温差常常因为热量的溢散,而导致区间不大,使得冷却极呈现温度不低的情况,进而影响其热能回收,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废气管、余热加压组件、热循环传导部件、温差发电部件和冷却水箱组件,所述废气管右侧固定连接有余热加压组件,所述余热加压组件下方安装有加压罐,所述余热加压组件下方设有支架,所述加压罐下方固定连接有热循环传导部件,所述热循环传导部件右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温差发电部件,所述温差发电部件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组件。优选的,所述余热加压组件还包括有箱体、电机、锥齿轮、蜗杆、齿轮、连杆、活塞、注压管、连通管、一号单向阀、下排管、二号单向阀,所述箱体内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与锥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中部与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外表面与齿轮滑动连接,所述齿轮一侧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下方与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外表面与注压管滑动连接,所述注压管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中部安装有一号单向阀,所述注压管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排管,所述下排管上方安装有二号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加压罐还包括有罐体、小管道、气压活塞、弹簧、触压开关、外排管、电磁阀,所述罐体内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小管道,所述小管道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气压活塞,所述气压活塞右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右侧安装有触压开关,所述罐体左侧中部设有外排管,所述外排管一端安装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组件还包括有壳体、滤网、一号风机、散热片、导热板、毛细网、上管、水箱、水泵、分流管、喷头、外接水管,所述壳体右下方设有滤网,所述壳体内表面下方安装有一号风机,所述壳体内表面沿一号风机上方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左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壳体内表面沿散热片上方设有毛细网,所述毛细网右下方设有上管,所述上管下方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表面左下方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左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左端安装有喷头,所述水箱右上方固定连接有外接水管。优选的,所述支架左侧安装有二号风机,且二号风机安装于外排管左端。优选的,所述罐体外表面设有保温壳,且电磁阀与触压开关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表面右侧设有浮子,且浮子上下方均设有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余热加压组件与加压罐能够将废气进行高度的空气压缩,利用空气压缩,内能提高的物理原理,使废气随着压缩急速的提高其温度,便于温差发电部件工作,提高其余热利用效果。2.本技术的冷却水箱组件能够对温差发电部件的另一端进行风力冷却,提高其两极的温度差,同时具有水冷喷射辅助,其降温效果显著,还能回收期流失的水液,可以长期维持高效冷却,极大的提升回收效率。3.本技术的支架左侧安装有二号风机,且二号风机安装于外排管左端,能够在罐体排出高压废气时,利用风力发电进行回收电力,提升其能源回收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余热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水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废气管1、余热加压组件2、箱体21、电机22、锥齿轮23、蜗杆24、齿轮25、连杆26、活塞27、注压管28、连通管29、一号单向阀210、下排管211、二号单向阀212、加压罐3、罐体31、小管道32、气压活塞33、弹簧34、触压开关35、外排管36、电磁阀37、支架4、热循环传导部件5、温差发电部件6、冷却水箱组件7、壳体71、滤网72、一号风机73、散热片74、导热板75、毛细网76、上管77、水箱78、水泵79、分流管710、喷头711、外接水管712、二号风机101、保温壳301、浮子7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废气管1、余热加压组件2、热循环传导部件5、温差发电部件6和冷却水箱组件7,废气管1右侧固定连接有余热加压组件2,余热加压组件2下方安装有加压罐3,余热加压组件2下方设有支架4,加压罐3下方固定连接有热循环传导部件5,热循环传导部件5右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温差发电部件6,温差发电部件6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组件7。进一步地,余热加压组件2还包括有箱体21、电机22、锥齿轮23、蜗杆24、齿轮25、连杆26、活塞27、注压管28、连通管29、一号单向阀210、下排管211、二号单向阀212,箱体21内表面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上方与锥齿轮23转动连接,锥齿轮23中部与蜗杆24固定连接,蜗杆24外表面与齿轮25滑动连接,齿轮25一侧与连杆26转动连接,连杆26下方与活塞27转动连接,活塞27外表面与注压管28滑动连接,注压管28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9,连通管29中部安装有一号单向阀210,注压管28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排管211,下排管211上方安装有二号单向阀212。进一步地,加压罐3还包括有罐体31、小管道32、气压活塞33、弹簧34、触压开关35、外排管36、电磁阀37,罐体31内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小管道32,小管道32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气压活塞33,气压活塞33右侧设有弹簧34,弹簧34右侧安装有触压开关35,罐体31左侧中部设有外排管36,外排管36一端安装有电磁阀37。进一步地,冷却水箱组件7还包括有壳体71、滤网72、一号风机73、散热片74、导热板75、毛细网76、上管77、水箱78、水泵79、分流管710、喷头711、外接水管712,壳体71右下方设有滤网72,壳体71内表面下方安装有一号风机73,壳体71内表面沿一号风机73上方设有散热片74,散热片74左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75,壳体71内表面沿散热片74上方设有毛细网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废气管(1)、余热加压组件(2)、热循环传导部件(5)、温差发电部件(6)和冷却水箱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管(1)右侧固定连接有余热加压组件(2),所述余热加压组件(2)下方安装有加压罐(3),所述余热加压组件(2)下方设有支架(4),所述加压罐(3)下方固定连接有热循环传导部件(5),所述热循环传导部件(5)右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温差发电部件(6),所述温差发电部件(6)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废气管(1)、余热加压组件(2)、热循环传导部件(5)、温差发电部件(6)和冷却水箱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管(1)右侧固定连接有余热加压组件(2),所述余热加压组件(2)下方安装有加压罐(3),所述余热加压组件(2)下方设有支架(4),所述加压罐(3)下方固定连接有热循环传导部件(5),所述热循环传导部件(5)右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温差发电部件(6),所述温差发电部件(6)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加压组件(2)还包括有箱体(21)、电机(22)、锥齿轮(23)、蜗杆(24)、齿轮(25)、连杆(26)、活塞(27)、注压管(28)、连通管(29)、一号单向阀(210)、下排管(211)、二号单向阀(212),所述箱体(21)内表面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上方与锥齿轮(23)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23)中部与蜗杆(24)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4)外表面与齿轮(25)滑动连接,所述齿轮(25)一侧与连杆(2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6)下方与活塞(27)转动连接,所述活塞(27)外表面与注压管(28)滑动连接,所述注压管(28)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9),所述连通管(29)中部安装有一号单向阀(210),所述注压管(28)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排管(211),所述下排管(211)上方安装有二号单向阀(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罐(3)还包括有罐体(31)、小管道(32)、气压活塞(33)、弹簧(34)、触压开关(35)、外排管(36)、电磁阀(37),所述罐体(31)内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小管道(32),所述小管道(3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煊
申请(专利权)人:随州市世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