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88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42
包括:冷却单元(30a),该冷却单元(30a)具有蒸发器(31)、压缩机(32)以及冷凝器(33),上述蒸发器(31)使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来对穿过周围的流体进行冷却,上述压缩机(32)抽吸并压缩由蒸发器(31)蒸发后的制冷剂,上述冷凝器(33)使由压缩机(32)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以及蒸发单元(30b),该蒸发单元(30b)具有蒸发皿(36)和蒸发吸收件(37),上述蒸发皿(36)对由冷却单元(30a)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储存,上述蒸发吸收件(37)立设于蒸发皿(36),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吸收结露水,冷凝器(33)以与横倒姿势相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的站立姿势设置,蒸发吸收件(37)立设于冷凝器(33)的后方侧,该冷却装置包括送风风扇(45),该送风风扇(45)以对设于蒸发吸收件(37)的后方侧的风洞(40)的上部开口(43a)进行封闭的方式水平设置,并吹送空气以使穿过了冷凝器(33)的空气在穿过蒸发吸收件(37)后,穿过风洞(40)的内部并从上部开口(43a)朝向上方送出。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冷却载置,已知包括冷却单元和蒸发单元。冷却单元构成为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是使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来对穿过自身周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构件。压缩机是抽吸并压缩由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的构件。冷凝器是对由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构件。在上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有膨胀机构。膨胀机构是使由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隔热膨胀并向蒸发器供给的机构。蒸发单元构成为包括蒸发皿和蒸发薄片。蒸发皿是对由冷却单元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储存的构件。蒸发薄片是立设于蒸发皿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吸收结露水的构件。在上述冷却装置中,冷凝器以横倒姿势设置于蒸发单元的上方区域,以使由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一边沿左右方向蜿蜒一边沿前后方向流动,通过驱动设置于规定部位的送风风扇来送出穿过了蒸发单元的空气,以使该空气穿过冷凝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420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提出的冷却装置中,由于将冷凝器以横倒姿势设置于蒸发单元的上方区域,因此需要充分确保前后方向的尺寸以作为用于设置该冷凝器的空间。因此,前后方向的尺寸变大,导致装置整体的大型化。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的冷却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具有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上述蒸发器使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来对穿过周围的流体进行冷却,上述压缩机抽吸并压缩由上述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上述冷凝器使由上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以及蒸发单元,该蒸发单元具有蒸发皿和蒸发吸收件,上述蒸发皿对由上述冷却单元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储存,上述蒸发吸收件立设于上述蒸发皿,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吸收上述结露水,上述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冷凝器以与横倒姿势相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的站立姿势设置,上述蒸发吸收件立设于上述冷凝器的后方侧,上述冷却装置包括送风风扇,该送风风扇以对设于上述蒸发吸收件的后方侧的风洞的上部开口进行封闭的方式水平设置,并吹送空气以使穿过了上述冷凝器的空气在穿过上述蒸发吸收件后,穿过上述风洞的内部并从上述上部开口朝向上方送出。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冷却装置中,上述蒸发吸收件构成为,从前方观察时,在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分开的平板状的平型薄片构件之间夹着波形的波型薄片构件。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冷却装置中,上述送风风扇以沿着左右方向并排的方式设有多个,上述风洞包括壁构件,该壁构件与上述送风风扇相对应地沿着左右方向彼此分开地设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冷凝器以与横倒姿势相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的站立姿势设置,送风风扇吹送空气以使穿过了冷凝器的空气在穿过蒸发吸收件后穿过风洞的内部并从上部开口朝向上方送出,上述送风风扇以对风洞的上部开口进行封闭的方式水平设置,上述风洞设于在冷凝器的后方侧立设的蒸发吸收件的后方侧,因此,与像以往那样以横倒姿势设置冷凝器相比,能减小前后方向的尺寸,从而能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由于通过送风风扇将从前方朝向后方穿过冷凝器的空气从风洞的上表面开口朝上方送出,因此起到了能抑制从上表面开口送出的空气由于该送风风扇的作用穿过冷凝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展示柜的内部结构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冷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冷却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图3和图4所示的蒸发吸收件时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图3和图4所示的风洞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构成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的变形例的蒸发吸收件时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展示柜的内部结构的截面侧视图。在此例示的展示柜包括外壳主体10。外壳主体10是在前表面具有开口(以下,也称为前表面开口)10a的隔热壳体。上述外壳主体10在其内部划分出收纳室11并且设有空气循环元件20和冷却装置30。收纳室11是以面对上述前表面开口10a的方式划分出的室,多个(在图示的示例中是五个)商品载置架12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商品载置架12是用于分别载置商品的构件。在上述收纳室11的底部设有底部盘13。上述底部盘13和上述商品载置架12同样,是用于载置商品的构件。此外,在收纳室11的前方下部形成有吸入口14并且在收纳室11的前方上部形成有吹出口15。吸入口14是用于将收纳室11的内部的空气吸入的开口,沿收纳室11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吹出口15是用于向收纳室11的内部吹出空气的开口。上述吹出口15沿收纳室11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虽然没有在图中明示,但是在上述吹出口15适当安装有蜂巢构造的整流构件。空气循环元件20构成为包括空气风路20a和循环风扇20b。空气风路20a是从吸入口14到吹出口15的空气的风路。上述空气风路20a构成为将以下构件彼此连通:下方侧空气风路21,该下方侧空气风路21与吸入口14连通并且位于收纳室11外且收纳室11的下方;背面侧空气风路22,该背面侧空气风路22位于收纳室11外且收纳室11的背面侧;收纳箱23,该收纳箱23位于收纳室11外且收纳室11的上方;以及上方侧空气风路24,该上方侧空气风路24位于收纳室11外且收纳室11的上方,并与上述吹出口15连通。循环风扇20b是通过驱动使空气循环的构件,设于下方侧空气风路21的规定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风扇20b设于下方侧空气风路21的规定部位,但在本专利技术中,不特别限定循环风扇20b的配置位置,只要能发挥后述的循环风扇20b的功能即可,可以设于任意位置。在上述空气循环元件20中,通过驱动循环风扇20b来通过吸入口14吸入位于收纳室11的内部的空气,吸入了的空气以穿过空气风路20a的方式送出到吹出口15,空气通过吹出口15向收纳室11的内部吹出,从而使空气在收纳室11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循环。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30的立体图。也如上述图2所示,冷却装置30包括冷却单元30a和蒸发单元30b。冷却单元30a构成为利用制冷剂管路35将蒸发器31、压缩机32、冷凝器33和膨胀机构34依次连接。蒸发器31设置于收纳箱23的内部,并通过使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来对穿过收纳箱23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通过驱动压缩机32来抽吸并压缩由蒸发器31蒸发后的制冷剂。冷凝器33在主体橱柜的顶壁部的前方以站立姿势设置。如图3所示,上述冷凝器33中,并列设置有多个制冷剂流路的扁平的制冷剂通路管33a一边沿左右方向蜿蜒一边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制冷剂通路管33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包括:/n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具有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使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来对穿过周围的流体进行冷却,所述压缩机抽吸并压缩由所述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器使由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以及/n蒸发单元,该蒸发单元具有蒸发皿和蒸发吸收件,所述蒸发皿对由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储存,所述蒸发吸收件立设于所述蒸发皿,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吸收所述结露水,/n所述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冷凝器以与横倒姿势相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的站立姿势设置,所述蒸发吸收件立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后方侧,/n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送风风扇,该送风风扇以对设于所述蒸发吸收件的后方侧的风洞的上部开口进行封闭的方式水平设置,并吹送空气以使穿过了所述冷凝器的空气在穿过所述蒸发吸收件后,穿过所述风洞的内部并从所述上部开口朝向上方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3 JP 2018-0774001.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具有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使供给的制冷剂蒸发来对穿过周围的流体进行冷却,所述压缩机抽吸并压缩由所述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所述冷凝器使由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以及
蒸发单元,该蒸发单元具有蒸发皿和蒸发吸收件,所述蒸发皿对由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结露水进行储存,所述蒸发吸收件立设于所述蒸发皿,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吸收所述结露水,
所述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以与横倒姿势相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变短的站立姿势设置,所述蒸发吸收件立设于所述冷凝器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克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