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9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接线柱与电缆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的中继电线。中继电线具备:电线主体部(10),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开口部(11),在电线主体部(10)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将电缆(20)插入以使电缆(20)与电线主体部(10)内连通;以及前端部(12),在电线主体部(10)的另一端侧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电线主体部(10)通过与从开口部(11)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10)内的电缆(20)的裸线(21)接触而与电缆(20)电连接,通过将前端部(12)插入到电缆插入口(110)并按压固定于接线柱(100)内的电连接部件(120)而与接线柱(100)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继电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继电线。
技术介绍
已知有音频设备等中使用的信号传输用的电缆。这种电缆一般以被绝缘材料包覆的状态设置,在该电缆的前端所露出的裸线插入到设置于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从而进行与接线柱之间的电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1106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有时为了抑制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劣化,作为这种电缆而使用比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粗的电缆。在使用这样的较粗的电缆的情况下,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无法将电缆插入到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因此,以往采用在将电缆内的裸线的一部分削除后,将该电缆插入到电缆插入口的方法等。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作业人员个别地进行电缆内的裸线的削除,因此,有时与接线柱连接的裸线的根数过少,或与接线柱连接的裸线散开,从而导致电缆与接线柱之间的电连接状态不稳定。另外,其结果,有可能发生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劣化。而且,也存在如下问题,即,上述的作业极其复杂。本专利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继电线,是对接线柱与信号传输用的电缆之间的电连接进行中继的中继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n电线主体部,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n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电缆插入以使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线主体部内连通;以及/n前端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n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与从所述开口部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内的所述电缆的裸线接触而与所述电缆电连接,/n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将所述前端部插入到所述电缆插入口并按压固定于所述接线柱内的电连接部件而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7 JP 2018-2097621.一种中继电线,是对接线柱与信号传输用的电缆之间的电连接进行中继的中继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线主体部,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
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电缆插入以使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线主体部内连通;以及
前端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与从所述开口部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内的所述电缆的裸线接触而与所述电缆电连接,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将所述前端部插入到所述电缆插入口并按压固定于所述接线柱内的电连接部件而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金属部件呈由多个金属线形成的编织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