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647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器。所述接线器包括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与接线端子个数对应的线缆通道,线缆通道具有与对应接线端子相连的由前至后向左弯的第一弯段,线缆通道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弯段后端的沿远离对应接线端子方向向下弯或向上弯的第二弯段。第一弯段和第二弯段的设置使得该立体出线接线器的出线方向和线缆的进线方向可以不再同一平面内,实现线缆的多角度立体出线,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出线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接线器一般包括弯式出线接线器和直式出线接线器两种。直式出线接线器是指出线方向与线缆方向一致的接线器;弯式接线器是指出线方向与线缆进线方向具有一个弯折方向的接线器,这些接线器的出线方式单一,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不能适应用户的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线缆方向与出线方向不再同一平面内时的立体式出线的接线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接线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与接线端子个数对应的线缆通道,线缆通道具有与对应接线端子相连的由前至后向左弯的第一弯段,线缆通道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弯段后端的沿远离对应接线端子方向向下弯或向上弯的第二弯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弯段的进线口构成线缆通道的通道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接线端子有至少两个,各接线端子沿左右方向并列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线缆通道的第一弯段沿左右方向并列布置,各线缆通道的第二弯段沿前后方向并列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由上、下壳体部分对扣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具有与每个接线端子对应的管状结构,所述线缆通道由管状结构的内孔形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与接线端子之间通过连接座连接,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相应固定物连接的连接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与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连接座内供线缆插入的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密封胶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上用于与相应固定物连接配合的配合面处设置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接线器的线缆通道具有第一弯段和第二弯段,使得该接线器的出线方向和线缆的进线方向可以不再同一平面内,实现线缆的多角度立体出线,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出线要求。进一步的,壳体由上、下壳体部分对扣而成,可以在线路连接时先将线缆按照线缆通道的弯曲路径安装在其中一个壳体部分内,再将另一个壳体部分扣合上,这样大大降低了将线缆穿入线缆通道内的安装难度,方便了线缆的安装。进一步的,连接座与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连接座内供线缆插入的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密封胶圈。第一密封胶圈和第四密封胶圈的设置可以对连接座的两端连接口实现密封,有效方式车内的油、水、灰尘等物质进入连接座内,造成线缆与接线端子之间接触不良或短路,损坏接线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接线器的三维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接线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接线器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接线器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接线器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接线器的仰视图;图7为图2中接线器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上壳体部分的三维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下壳体部分的三维结构图。图中:1、连接座;11、连接底板;12、连接柱;14、安装孔;2、接线端子;3、壳体;31、上壳体部分;32、下壳体部分;33、连接耳;34、线缆通道;341、第一弯段;342、第二弯段;35、加强穿孔;41、第一密封胶圈;42、第一密封圈;43、第二密封圈;44、第四密封胶圈;45、第五密封胶圈;5、屏蔽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接线器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连接座1,连接座1的前端连接有三个接线端子2,后端连接有壳体3。所述连接座1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底板11以及与连接底板垂直的、两侧均凸出连接底板11的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有三个,三个连接柱12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连接底板11上。所述三个连接柱12内分别设置有三个沿前后方向贯穿连接柱的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的前端开口内插装有第一密封胶圈41,第一密封胶圈41的外端伸出连接孔,三个接线端子2分别插装在三个第一密封胶圈41内与连接座1密封连接。连接柱12与第一密封胶圈41的插接口外部还设置有用于对两者的连接部位进一步密封的第五密封胶圈45,第五密封胶圈45的外部形状为压帽状。连接底板11上设置有在前后方向贯穿连接底板11的、用于将接线器与相应面板连接的安装孔14。连接座1与壳体3之间插装连接。连接座1的三个连接柱12与壳体3相邻的一端构成连接座1与壳体3插装连接的三个插接端,壳体3与连接座1连接的一端对应三个插接端设置有三个沿左右方向并列的插接槽,连接座1上的三个插接端插装在壳体3上的插接槽内与壳体3插装连接。所述壳体3包括上壳体部分31和下壳体部分32,上壳体部分31和下壳体部分32上下对扣形成壳体3。上壳体部分31与下壳体部分32的左、右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向外延伸出连接耳33,连接耳33上设置有穿孔,上壳体部分31和下壳体部分32通过穿装在对应连接耳内的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耳33共有四对,其中两对位于壳体3与连接座1连接端的两侧,另外两对位于壳体3远离与连接座一端的两侧。壳体3内设置有分别与壳体3的三个插接槽连通的、贯穿壳体3的三个线缆通道34,线缆通道34具有由前至后向左弯的第一弯段341,线缆通道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弯段341后端的沿远离对应接线端子方向向下弯的第二弯段342,第二弯段的进线口构成线缆通道的通道入口。三个线缆通道的第一弯段341沿左右方向并列布置,第二弯段342沿前后方向并列布置。三个线缆通道34的三个第一弯段341的弯曲曲率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三个线缆通道34的左侧两个相邻线缆通道的第二弯段的弯曲曲率相等,最右侧线缆通道的第二弯段的弯曲曲率大于左侧两个线缆通道的第二弯段的弯曲曲率。所述壳体3具有与每个接线端子2对应的管状结构,所述线缆通道34由管状结构的内孔形成。壳体3的上、下壳体部分在相邻管状结构之间设置加强穿孔35,并通过穿装在加强穿孔35内的螺栓实现上壳体部分与下壳体部分之间的进一步加强连接。此外,连接座1的连接柱12与相应面板连接配合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2,连接底板11与相应面板连接配合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3。连接座1内连接孔靠近线缆通道、供相应线缆插入的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密封胶圈44。连接孔内在第一密封胶圈41和第四密封胶圈44之间设置有屏蔽衬套5。本专利技术的接线器主要应用在汽车上,接线器的前端穿过汽车面板上的安装口,并通过连接底板11上的安装孔与面板固定连接。在正常使用时,线缆穿过壳体3上的线缆通道34进入连接座1内的连接孔中,并在连接孔中实现线缆与接线端子的导电连接,在该过程中,因为线缆通道34具有第一弯段和第二弯段,使得该立体出线接线器的出线方向和线缆的进线方向可以不再同一平面内,实现线缆的多角度立体出线,可以适应用户的不同出线要求。此外,接线器上的第一密封胶圈41和第四密封胶圈44的设置可以对连接座1的连接孔两端开口实现密封,有效方式车内的油、水、灰尘等物质进入连接孔内,造成线缆与接线端子之间接触不良或短路,损坏接线器;所述第一密封圈42和第二密封圈43的设置可以防止车内的油、水、灰尘等物质通过接线器安装口进入面板内,损坏面板内的设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线缆通道也可以设置为具有由前至后向右弯的第一弯段,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弯段后端的沿远离对应接线端子方向向下弯或向上弯的第二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器,包括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与接线端子个数对应的线缆通道,其特征在于:线缆通道具有与对应接线端子相连的由前至后向左弯的第一弯段,线缆通道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弯段后端的沿远离对应接线端子方向向下弯或向上弯的第二弯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器,包括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端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与接线端子个数对应的线缆通道,其特征在于:线缆通道具有与对应接线端子相连的由前至后向左弯的第一弯段,线缆通道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弯段后端的沿远离对应接线端子方向向下弯或向上弯的第二弯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弯段的进线口构成线缆通道的通道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子有至少两个,各接线端子沿左右方向并列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各线缆通道的第一弯段沿左右方向并列布置,各线缆通道的第二弯段沿前后方向并列布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赵冠浩马亚会李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