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件式电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58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7:07
公开各种电触头。所述触头可包括被配置用于与电线上的引线接合的单件式组件。所述触头可由材料薄片形成。所述薄片可形成为被配置用于接收引线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可具有纵向接缝和尖齿。所述尖齿可从所述中空管的端部向内径向地延伸到所述中空管的内部中。所述尖齿可与引线接合以促进在所述触头与引线之间的电连通。

Single piece electric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单件式电触头
本公开涉及电触头,例如具有整体构造的成形和卷制的电触头。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用于使用机械组合件结合电路的装置。可横越连接器从源装置向接收装置提供信号和/或功率。连接器可包含传送信号和/或功率的触头。
技术实现思路
一些电触头是机器加工的部分。这通常涉及例如运用车削、铣削或其它操作从工件移出材料(例如,金属)以便达成具体形状。举例来说,一些触头使用CNC机器、机床等生产。机器加工可为耗时且昂贵的。此外,因为机器加工是减材制造过程,所以其会产生大量的废料(例如,移出材料的碎屑)。一些电触头是模制部分。举例来说,液体金属可倒入含有具有所要形状的中空腔的模具中,并且可允许液体金属冷却并固化。然而,对于某些类型的形状,模制可为困难、耗时和/或昂贵的。举例来说,小的薄壁中空管状形状可能难以运用模制操作来生产。此外,对于此类形状,可能难以仅使用模制操作来实现可接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水平,因此可能需要辅助操作。本文中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解决上文所论述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其它问题的电触头。举例来说,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涉及为成形和卷制部分的触头。举例来说,所述触头可包括形成(例如,弯曲)且卷制(例如,包裹)成中空管状形状的材料薄片。这可为有利的,因为此过程可快速进行并且需要移出极少材料或不需要移出材料。此外,形成和卷制过程可在成品部分中实现高精确度和准确度水平。在若干实施例中,所述触头包括被配置用于与电线上的引线(例如,导体)接合的单件式组件。所述触头可由材料薄片形成。所述薄片可形成为被配置用于接收引线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可具有纵向接缝(例如,间隙)。所述中空管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尖齿。所述尖齿可从所述中空管的端部向内径向地延伸到所述中空管的内部中。所述尖齿可与引线接合以促进在所述触头与引线之间的电连通。以上总结是所公开技术的某些特征的高级概述。所述总结仅具有说明性,并不意图为限制性。在本申请案中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在下文所阐述的教示中变得显而易见。本公开中没有特征是必不可少或关键的。附图说明本文中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各种特征和优势将结合附图从以下描述变得显而易见。这些图式描绘根据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所述图式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在图式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或符号通常标识类似的组件,除非上下文另外规定。图1示出电连接器的横截面侧视图。图2示出电触头的前透视图,所述电触头可用于图1的连接器中。图3示出图2的触头的后透视图。图4示出图2的触头的俯视图。图5示出图2的触头的仰视图。图6示出图2的触头的右侧视图,左侧视图是其镜像。图7示出图2的触头的前视图。图8示出图2的触头的后视图。图9示出图2的触头的右后侧横截面透视图。图10示出沿着图5的线10-10的横截面侧视图。图11示出图10的触头的一部分的特写。图12示出图2的触头的后顶部横截面透视图。图13示出沿着图6的线13-13的横截面侧视图。图14示出图13的触头的一部分的特写。图15到19示出制造触头的方法的某些部分的顶部和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所描述的电触头的各种特征和优势将从图中所说明的若干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变得更充分的显而易见。这些实施例意欲示出本公开的原理。然而,本公开的不应仅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考虑到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所示出的实施例的特征可被修改、组合、移出和/或替换。连接器概述(图1)图1示出实例电连接器。如所展示,电连接器2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电触头10。电连接器2可与对应的电连接器配合,所述对应的电连接器可具有对应的电触头。举例来说,所示出的电连接器2包括公连接器,其可与对应的母连接器配合。这可在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相应触头之间提供电连通。电连接器2可具有内部区段4,所述内部区段可包括介电材料。内部区段可具有触头10延伸通过的通道6。如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10的近端延伸超出通道6的端部。在一些变化形式中,触头10的近端在通道6内终止。触头10的远端可与相应导体联接。举例来说,远端可各自接收电线上的引线。触头10可包含用以辅助将触头10固持在电连接器2内的特征。举例来说,如下文更详细地论述,触头10可具有肩部30。如所展示,肩部30可与连接器2的对应特征(例如内部区段4的对应的肩部)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2包含紧固特征,例如将触头10固持在适当位置的夹具8。举例来说,夹具8可呈现与肩部30的物理干扰,从而抑制阻止触头10的意外移出。触头概述(图2到8)图2到8示出电触头10的实施例。如所展示,触头10可包括具有纵向轴线L的细长单元。触头10可包括管状部件,例如中空管。触头10具有第一近端12和第二远端14。端部12、14可通过触头10的中间部分结合。在各种实施例中,触头10包括导电材料,例如金属。举例来说,触头10可包括钢、不锈钢、铝、铜或其它金属。在各种实施例中,触头10具有整体构造。举例来说,触头10可由单个材料薄片形成。所述薄片可为大体平坦的。在某些实施例中,触头10不包括联接在一起的多个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10是整体形成的。在各种实施例中,触头是单件式组件。单件式触头可避免对获得并连接多个组件的需要,可增加可靠性,和/或可降低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10具有薄壁构造。举例来说,壁的径向厚度(例如,薄片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约:0.50mm、0.25mm、0.15mm、0.10mm、0.05mm、前述厚度之间的厚度,或其它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10的大小相对较小。举例来说,触头10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约以下各项的外径:7mm、5mm、3mm、2mm、1mm、前述直径之间的直径,或其它直径。在某些变化形式中,触头10的纵向长度小于或等于约:60mm、50mm、40mm、25mm、15mm、前述长度之间的长度,或其它长度。如所展示,触头10可包含不连续性,例如纵向接缝16。接缝16可包括间隙、开口、槽,或其它。接缝16可从第一端12延伸到第二端14。如所展示,接缝16可在触头10的纵向端部上是无界的(例如,开放的)。在各种实施例中,接缝16在触头10的制造期间和/或由于所述制造而形成。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围绕纵向轴线包裹材料薄片的外侧直到侧面彼此邻近为止从而形成接缝16而形成触头10。接缝16可与外侧间隔开和/或可为其中外侧不触碰的空间。在某些变化形式中,接缝16包括重叠区,例如外侧的周向重叠区。第一端12可被配置成与配合触头接合。举例来说,如所示出,第一端12可例如在终端部分上具有锥形的接合表面。锥形接合表面可辅助将第一端12接合(例如,插入)到配合触头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12包含凹口18。如所展示,凹口18可包括大体扇形形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凹口18促进触头10的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口18与接缝16相交和/或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沿纵向轴线延伸的细长的中空单件式电触头,所述电触头包括:/n第一近端,其包括锥形接合表面,所述锥形接合表面被配置成与配合电连接器接合;/n第二远端,其与所述第一近端相对;/n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二远端;/n内部通道,其在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二远端之间纵向延伸;/n间隙,其在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二远端之间纵向延伸;以及/n所述第二远端上的多个尖齿,所述尖齿向近侧延伸到所述内部通道中,所述尖齿限定接收空间,所述接收空间被配置成接收导体以在所述导体与所述触头之间提供电连通;/n其中所述电触头是单一组件并且由材料薄片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8 US 15/663,2691.一种沿纵向轴线延伸的细长的中空单件式电触头,所述电触头包括:
第一近端,其包括锥形接合表面,所述锥形接合表面被配置成与配合电连接器接合;
第二远端,其与所述第一近端相对;
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二远端;
内部通道,其在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二远端之间纵向延伸;
间隙,其在所述第一近端与所述第二远端之间纵向延伸;以及
所述第二远端上的多个尖齿,所述尖齿向近侧延伸到所述内部通道中,所述尖齿限定接收空间,所述接收空间被配置成接收导体以在所述导体与所述触头之间提供电连通;
其中所述电触头是单一组件并且由材料薄片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中所述多个尖齿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导体的插入而弹性地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中所述多个尖齿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α,所述角度α小于或等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中所述第一近端进一步包括U形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中所述第二远端包括多个突出部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中所述第二远端是齿形的。


8.一种制造电触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奥·西泽·冈萨雷斯
申请(专利权)人:ITT制造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