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39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涉及组合轴承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因为结构原因在添加润滑油时较为麻烦,需要多次操作,而且油液流失较快的问题。所述第一推力轴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滚针外圈,所述滚针外圈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二滚子保持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力轴座,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和第二滚子保持架的内部均设置有圆柱滚子,且圆柱滚子有多个,所述滚针外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梯形油槽,所述梯形油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环,所述滚针外圈的内部设置有主垂直油道,且主垂直油道有两个,所述主垂直油道的一侧设置有副垂直油道。

A new type of combined bear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
本技术涉及组合轴承
,具体为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组合滚针轴承是由向心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或角接触球轴承部件组合的轴承单元,其结构紧凑体积小,旋转精度高,该类轴承有向心滚针与推力满装球、或与推力球、或与推力圆柱滚子、或与角接触球组合为一体,可承受单向或双向轴向载荷,也可根据用户特殊结构要求设计,并且产品结构形式多样、适应性广、易于安装,组合滚针轴承使用在配合轴设计为轴承滚道处,对轴承的硬度有一定要求;或配IR标准内圈进行镶套处理,对轴硬度没有要求,其结构将更加紧凑,广泛用于机床、冶金机械、纺织机械和印刷机械等各种机械设备,并可使机械系统设计更加紧凑灵巧。但是,现有的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因为结构原因在添加润滑油时较为麻烦,需要多次操作,而且油液流失较快;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因为结构原因在添加润滑油时较为麻烦,需要多次操作,而且油液流失较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包括第一推力轴座,所述第一推力轴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滚针外圈,所述滚针外圈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子保持架,所述第二滚子保持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力轴座,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和第二滚子保持架的内部均设置有圆柱滚子,且圆柱滚子有多个,所述滚针外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梯形油槽,所述梯形油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环,所述滚针外圈的内部设置有主垂直油道,且主垂直油道有两个,所述主垂直油道的一侧设置有副垂直油道,所述主垂直油道的内部设置有封油钢珠,所述主垂直油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中心滚针,所述中心滚针的另一侧设置有组合轴圈,所述组合轴圈的两端均设置有组接端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力轴座和第二推力轴座与组合轴圈通过组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和第二滚子保持架与圆柱滚子通过滑槽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滚子保持架与第二推力轴座和滚针外圈通过圆柱滚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与第一推力轴座和滚针外圈通过圆柱滚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和第二滚子保持架与组合轴圈组合连接,所述滚针外圈与组合轴圈通过中心滚针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和第二滚子保持架与组合轴圈组合连接,所述滚针外圈与组合轴圈通过中心滚针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垂直油道与副垂直油道垂直相交,所述主垂直油道与副垂直油道与封油钢珠通过弧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滚针外圈外表面的梯形油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主垂直油道的开孔,组装完成后通过开孔将润滑油滴入主垂直油道中,油液顺着油道向内流动,同时在主垂直油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封油钢珠,该封油钢珠的位置便是主垂直油道与副垂直油道相交的地方,主垂直油道连通外部与滚针,副垂直油道则是连通两侧的滚子,当油液流动到交口处便会通过钢珠进行分流,分别流向两侧的圆柱滚子以及内部的中心滚针,同时钢珠也可以防止进入到内部的润滑油倒流,最后将密封橡胶环安装在梯形油槽中,防止空气进入到油道中造成油液风干,同时也避免内部的润滑油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推力轴座;2、第一滚子保持架;3、滚针外圈;4、密封橡胶环;5、第二滚子保持架;6、第二推力轴座;7、圆柱滚子;8、组接端口;9、组合轴圈;10、梯形油槽;11、中心滚针;12、主垂直油道;13、封油钢珠;14、副垂直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包括第一推力轴座1,第一推力轴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子保持架2,第一滚子保持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滚针外圈3,滚针外圈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子保持架5,第二滚子保持架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力轴座6,第一滚子保持架2和第二滚子保持架5的内部均设置有圆柱滚子7,且圆柱滚子7有多个,滚针外圈3的外表面设置有梯形油槽10,梯形油槽10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环4,防止空气进入到油道中,同时也避免内部的润滑油流出,滚针外圈3的内部设置有主垂直油道12,且主垂直油道12有两个,将润滑油输送到内部的滚子和滚针表面,主垂直油道12的一侧设置有副垂直油道14,主垂直油道12的内部设置有封油钢珠13,主要作用是改变油液的流向和对油液进行封堵,主垂直油道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中心滚针11,中心滚针11的另一侧设置有组合轴圈9,组合轴圈9的两端均设置有组接端口8,便于进行安装固定。进一步,第一推力轴座1和第二推力轴座6与组合轴圈9通过组接端口8连接,第一滚子保持架2和第二滚子保持架5与圆柱滚子7通过滑槽连接。进一步,第二滚子保持架5与第二推力轴座6和滚针外圈3通过圆柱滚子7转动连接,第一滚子保持架2与第一推力轴座1和滚针外圈3通过圆柱滚子7转动连接,实现轴承两端的双向转动。进一步,第一滚子保持架2和第二滚子保持架5与组合轴圈9组合连接,滚针外圈3与组合轴圈9通过中心滚针11转动连接,提升轴承的转动效率。进一步,滚针外圈3与密封橡胶环4通过梯形油槽10连接,主垂直油道12与梯形油槽10固定连接,滚针外圈3的内侧设置有凹槽,便于与滚针进行组合安装。进一步,主垂直油道12与副垂直油道14垂直相交,控制油液的分流,主垂直油道12与副垂直油道14与封油钢珠13通过弧槽连接,便于实现钢珠的转动。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推力轴座与组合轴圈9一端的组接端口8进行连接,而后将滚子保持架放置在安装好的推力轴座的一侧,再将圆柱滚子7按照顺序安装在保持架外表面的凹槽中,之后将滚针外圈3以及中心滚针11安装在组合轴圈9的中段,然后按照之前的推力轴座和滚子保持架安装方法在组合轴圈9的另一端进行安装,最后找到滚针外圈3外表面梯形油槽10内的主垂直油道12的开孔,将润滑油从开孔倒入主垂直油道12中,油液顺着油道向内流动,在主垂直油道1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封油钢珠13,封油钢珠13的位置便是主垂直油道12与副垂直油道14相交的地方,油液流动到此处时便会通过钢珠进行分流,分别流向两侧的圆柱滚子7以及内部的中心滚针11,在润滑油倒入后,将密封橡胶环4安装在梯形油槽10中,防止空气进入到油道中,同时也避免内部的润滑油流出,安装结束后便完成整个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的安装,运转时两端的推力轴座可以沿着内侧滚子保持架上的圆柱滚子7进行转动,同时外侧的滚针外圈3也可以通过两侧的滚子以及内侧的滚针进行单独的转动,实现多向的运动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包括第一推力轴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轴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子保持架(2),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滚针外圈(3),所述滚针外圈(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子保持架(5),所述第二滚子保持架(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力轴座(6),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2)和第二滚子保持架(5)的内部均设置有圆柱滚子(7),且圆柱滚子(7)有多个,所述滚针外圈(3)的外表面设置有梯形油槽(10),所述梯形油槽(10)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环(4),所述滚针外圈(3)的内部设置有主垂直油道(12),且主垂直油道(12)有两个,所述主垂直油道(12)的一侧设置有副垂直油道(14),所述主垂直油道(12)的内部设置有封油钢珠(13),所述主垂直油道(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中心滚针(11),所述中心滚针(11)的另一侧设置有组合轴圈(9),所述组合轴圈(9)的两端均设置有组接端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包括第一推力轴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轴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子保持架(2),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滚针外圈(3),所述滚针外圈(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子保持架(5),所述第二滚子保持架(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推力轴座(6),所述第一滚子保持架(2)和第二滚子保持架(5)的内部均设置有圆柱滚子(7),且圆柱滚子(7)有多个,所述滚针外圈(3)的外表面设置有梯形油槽(10),所述梯形油槽(10)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环(4),所述滚针外圈(3)的内部设置有主垂直油道(12),且主垂直油道(12)有两个,所述主垂直油道(12)的一侧设置有副垂直油道(14),所述主垂直油道(12)的内部设置有封油钢珠(13),所述主垂直油道(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中心滚针(11),所述中心滚针(11)的另一侧设置有组合轴圈(9),所述组合轴圈(9)的两端均设置有组接端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轴座(1)和第二推力轴座(6)与组合轴圈(9)通过组接端口(8)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纳贝格轴承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