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38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连接结构,该伸缩连接结构包括主杆、副杆、止转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主杆内设有与止转杆配合的止转槽,止转杆的一端为活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与副杆连接,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止转槽内,主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旋转块连接,第一旋转块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接头连接,副杆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旋转块连接,第二旋转块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伸缩连接结构可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将两连接机构固定,通过止转杆实现主杆和副杆的连接,止转槽和止转杆配合可以避免主杆和副杆之间出现旋转,同时,主杆和副杆可实现伸缩,以适应不同的装配和使用场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机械领域经常会遇到动力传输问题,例如不同机构中旋转力的传递问题,则需要通过在不同机构之间设置连接结构来实现,现有连轴器可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但是,联轴器结构固定,调节不便,应用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可伸缩连接结构。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连接结构,其包括:主杆、副杆、止转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主杆内设有与所述止转杆配合的止转槽;所述止转杆的一端为活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副杆连接,所述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止转槽内;所述主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块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副杆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从所述连接槽内贯穿至所述第一接头的外壁,螺栓可由所述螺纹孔进入所述连接槽内将连接机构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旋转块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通孔,容纳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旋转块与第一旋转块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转杆的固定端设有螺栓柱,所述副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栓柱配合的螺栓槽,所述螺栓柱与螺栓槽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转槽和止转杆的截面为正六边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为方形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伸缩连接结构可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将两连接机构固定,通过止转杆实现主杆和副杆的连接,止转槽和止转杆配合可以避免主杆和副杆之间出现旋转,同时,主杆和副杆可实现伸缩,以适应不同的装配和使用场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成本低的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块的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0、主杆;11、止转槽;12、第一转轴;20、副杆;21、螺栓槽;22、第三转轴;30、止转杆;31、螺栓柱;40、第一接头;41、连接槽;42、螺纹孔;50、第二接头;60、第一旋转块;61、第二转轴;62、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70、第二旋转块;71、第四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伸缩连接结构,该伸缩连接结构包括主杆10、副杆20、止转杆30、第一接头40、第二接头50。主杆10内设有与止转杆30配合的止转槽11,止转杆30的一端为活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与副杆20连接,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止转槽11内,主杆10通过第一转轴12与第一旋转块60连接,第一旋转块60通过第二转轴61与第一接头40连接,副杆20通过第三转轴22与第二旋转块70连接,第二旋转块70通过第四转轴71与第二接头50连接。止转杆30的固定端设有螺栓柱31,副杆20上设有与螺栓柱31配合的螺栓槽21,螺栓柱31与螺栓槽21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接头40上设有连接槽41,连接槽41的侧壁设有螺纹孔42,螺纹孔42从连接槽41内贯穿至第一接头40的外壁,螺栓可由螺纹孔42进入连接槽41内将连接机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头50与第一接头40结构相同。如图6所示,第一旋转块60上设有容纳第一转轴12的第一通孔62,容纳第二转轴61的第二通孔63,第一通孔62与第二通孔6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块70与第一旋转块60结构相同。优选的,第一旋转块60和第二旋转块70为方形块。在本实施例中,止转槽11和止转杆30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其截面可以为四边形等其他多边形结构,只要能实现伸缩且防止相对转动即可。本技术的伸缩连接结构可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将两连接机构固定,通过止转杆实现主杆和副杆的连接,止转槽和止转杆配合可以避免主杆和副杆之间出现旋转,同时,主杆和副杆可实现伸缩,以适应不同的装配和使用场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成本低的优点。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副杆、止转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n所述主杆内设有与所述止转杆配合的止转槽;/n所述止转杆的一端为活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副杆连接,所述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止转槽内;/n所述主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块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n所述副杆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副杆、止转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
所述主杆内设有与所述止转杆配合的止转槽;
所述止转杆的一端为活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副杆连接,所述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止转槽内;
所述主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块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
所述副杆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旋转块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从所述连接槽内贯穿至所述第一接头的外壁,螺栓可由所述螺纹孔进入所述连接槽内将连接机构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连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久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可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