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703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砂轮智能识别方法为先在上位PC机中建立砂轮信息数据库;然后初始化装置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并生成数据库对应的EPC编码;再将RFID芯片固定于砂轮主体内;砂轮进入读写器的发射射频场后,读写器读取RFID芯片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上位PC机,砂轮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信息读取装置、初始化装置和砂轮本体,信息读取装置的RFID芯片能安装于砂轮本体上并与天线通信,读写器通过天线读取RFID芯片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上位PC机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非接触式的砂轮信息识别,进而确定磨削工艺参数,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磨削加工。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wheel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轮磨削加工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磨削是一种通过磨料、磨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3C制造等领域。而砂轮则是磨削加工中最为常用有效的磨具之一,而磨具也是决定磨削质量的关键一环。同时,为了获得理想的磨削质量,需要将砂轮设计参数与磨床工艺条件相匹配。磨床磨削加工中,磨削工艺参数需根据砂轮设计参数及砂轮服役信息进行相应调整,以匹配最优的磨削工艺,获得理想磨削质量。随着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大多数磨削制造车间还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智能化,部分操作还需人工参与从而带来以下问题:(1)工人需根据砂轮类型及特性匹配合理的工艺参数输入磨床中,无法连续自动化的高效生产。(2)过多的人工操作还会存在安全隐患,如输入砂轮线速度超过许用最大值则有可能超过砂轮最大强度导致爆裂危险。综上所述,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砂轮关键参数识别解决方案对于磨削制造过程的高效率及高可靠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磨削加工。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上位PC机中建立砂轮信息数据库;步骤二:通过初始化装置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生成数据库对应的EPC编码;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RFID芯片固定安装于砂轮主体内;步骤四:安装有RFID芯片的砂轮进入读写器的发射射频场后,读写器读取RFID芯片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上位PC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先将砂轮主体开槽,然后将RFID芯片放入所述开槽内,最后用树脂进行填充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四中RFID芯片在射频场内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升压后作为RFID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变为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砂轮EPC编码信息则从标签存储器发出,经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读写器并传输给上位PC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信息读取装置、初始化装置和砂轮本体,其中:信息读取装置包括天线、RFID芯片、读写器和上位PC机,所述RFID芯片能够固定安装于砂轮本体上,RFID芯片与天线通过电磁感应通信,天线与读写器电性连接,读写器能够读取RFID芯片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与之相连的上位PC机;初始化装置与上位PC机相连接,并能够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始化装置由发卡器与上位PC机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与读写器通过馈线连接,上位PC机与发卡器也通过馈线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读写器通过网线与上位PC机进行数据通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砂轮信息识别,从而通过砂轮信息确定磨削工艺参数,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磨削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嵌入RFID芯片的砂轮主体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上位PC机4中建立砂轮信息数据库;步骤二:通过初始化装置对RFID芯片2进行初始化,生成数据库对应的EPC编码;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RFID芯片2固定安装于砂轮主体内;步骤四:安装有RFID芯片2的砂轮进入读写器3的发射射频场后,读写器3读取RFID芯片2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上位PC机4。先在RFID芯片2中生产与上位PC机4找那个砂轮信息数据库对应的EPC编码,然后将芯片安装到砂轮上,到砂轮安装到磨床上后,RFID就进入了发射射频场内,读写器3通过读取RFID芯片2标签内置的EPC编码信息即可对应输出砂轮信息,如:砂轮类型、砂轮编号、砂轮粒度、砂轮外径、砂轮宽度、主轴夹盘类型、砂轮基体、最大转速、轧辊材质、专用磨削程序等信息,实现了实现非接触式的砂轮信息识别,避免了人工识别,实现了高效、稳定、安全的轧辊磨削加工。所述步骤三中,先将砂轮主体开槽,然后将RFID芯片2放入所述开槽内,最后用树脂进行填充固定。通过树脂填充的方式将RFID芯片2植入到砂轮内,实现与砂轮固定定位,同时又不影响砂轮磨削,砂轮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磨屑以及冷却液等污染物也不会损伤RFID芯片2,此外,也可以通过外壳将RFID芯片2进行密封包覆后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砂轮上。所述步骤四中RFID芯片2在射频场内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升压后作为RFID芯片2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变为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砂轮EPC编码信息则从标签存储器发出,经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1发回给读写器3并传输给上位PC机4。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信息读取装置、初始化装置和砂轮本体6,其中:信息读取装置包括天线1、RFID芯片2、读写器3和上位PC机4,所述RFID芯片2能够固定安装于砂轮本体6上,RFID芯片2与天线1通过电磁感应通信,天线1与读写器3电性连接,读写器3能够读取RFID芯片2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与之相连的上位PC机4;初始化装置与上位PC机4相连接,并能够对RFID芯片2进行初始化。所述初始化装置由发卡器5与上位PC机4相连接。所述天线1与读写器3通过馈线连接,上位PC机4与发卡器5也通过馈线相连接。所述读写器3通过网线与上位PC机4进行数据通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在上位PC机中建立砂轮信息数据库;/n步骤二:通过初始化装置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生成数据库对应的EPC编码;/n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RFID芯片固定安装于砂轮主体内;/n步骤四:安装有RFID芯片的砂轮进入读写器的发射射频场后,读写器读取RFID芯片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上位PC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上位PC机中建立砂轮信息数据库;
步骤二:通过初始化装置对RFID芯片进行初始化,生成数据库对应的EPC编码;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RFID芯片固定安装于砂轮主体内;
步骤四:安装有RFID芯片的砂轮进入读写器的发射射频场后,读写器读取RFID芯片的标签数据信息并传递给上位PC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先将砂轮主体开槽,然后将RFID芯片放入所述开槽内,最后用树脂进行填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砂轮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RFID芯片在射频场内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升压后作为RFID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变为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砂轮EPC编码信息则从标签存储器发出,经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读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瀚洋蒋昇李学崑蒋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