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1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车厢,所述车厢的一侧顶部焊接有两个车把手,车厢的另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车厢的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万向轮,车厢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大径车轮,车厢位于两个大径车轮之间,所述车厢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挡板,且挡板靠近固定座的一侧与车厢的另一侧活动接触,挡板与车厢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挡板的设置便于从一侧堆叠放置模具,达到便于人员装卸,降低安全隐患,且通过大径车轮和万向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高通过性,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
本技术涉及精密铸造模具辅助工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模具作为必备生产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从模具库和生产车间之间往复转运,模具使用中发生的磨损、碰伤、工艺浇口的变更,客户图纸尺寸变更修理等因素,模具需要从模具库至模具修理车间的来回转运,模具重量大,并且规格不同,有时需要一次性转运比较多的模具数量,模具多层码放转运,容易模具坠落造成模具损伤,并有砸伤工人脚部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模具转运车大致二种结构,一种由四个小轮组成的平板推车,具有厢体较低,模具装卸方便的优点,但是小轮通过性差,并且不能码放多层,多层码放时容易导致模具坠落砸伤模具本身和工作人员;另一种则为大轮结构,由于厢体位置太高,重型模具装卸不便,也具有模具坠落的安全隐患,因此极需一种安全高效,可以多层装载,通过性好的专用模具转运小车来满足生产中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车厢(2),所述车厢(2)的一侧顶部焊接有两个车把手(4),车厢(2)的另一侧设置为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万向轮(1),车厢(2)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座(6),且固定座(6)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轴(7),转轴(7)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大径车轮(3),车厢(2)位于两个大径车轮(3)之间,所述车厢(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挡板(5),且挡板(5)靠近固定座(6)的一侧与车厢(2)的另一侧活动接触,挡板(5)与车厢(2)相适配,所述车厢(2)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槽(8),且矩形槽(8)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过性模具转运小车,包括顶部为开口设置的车厢(2),所述车厢(2)的一侧顶部焊接有两个车把手(4),车厢(2)的另一侧设置为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万向轮(1),车厢(2)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座(6),且固定座(6)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轴(7),转轴(7)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大径车轮(3),车厢(2)位于两个大径车轮(3)之间,所述车厢(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挡板(5),且挡板(5)靠近固定座(6)的一侧与车厢(2)的另一侧活动接触,挡板(5)与车厢(2)相适配,所述车厢(2)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槽(8),且矩形槽(8)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三角块(9),三角块(9)靠近挡板(5)的一侧为倾斜面,所述挡板(5)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矩形孔(10),且矩形孔(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定位杆(11),定位杆(11)上活动套设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的顶部与矩形孔(10)的顶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定位杆(11)上的弹簧(18),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延伸至矩形槽(8)内并焊接有卡杆(13),且卡杆(13)靠近挡板(5)的一侧与三角块(9)远离挡板(5)的一侧相接触,卡杆(13)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滚轮(14),且滚轮(14)与三角块(9)的倾斜面相配合,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挡板(5)外并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付向华徐以军房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宏盛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