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换热器结构形式的不断优化,换热器在国民经济和化工生产领域中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经济性、可靠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与材料费用的不断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对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究,换热器内部强化传热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增大传热面积,但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不可能无限制增大,否则投资费用会大大增加,并且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设备的设计更加趋于精细紧凑化;第二种是提高传热系数,主要是合理设计布局及使用传热介质以提高传热强化系数;第三种是增加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换热温差。本专利技术是从后两种方式为切入点进行突破性研究。目前市场上在利用气体介质进行传热的过程中,在设计气体介质之间存在较大温差换热器时,有可能存在冷却气体出口温度值高于被冷却气体所要求的出口温度的情况,此时采用常规单流程换热器已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针对此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采用多流程叉逆流设计,采用多流程叉逆流设计的不利因素是采用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换热器,包括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和液流通道(3),其特征在于:冷流通道(1)和/或热流通道(2)连接有液流通道(3),液流通道(3)内设有液流混合换层腔(7),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与液流通道(3)的连接端均利用封条(5)隔开,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及液流通道(3)两两之间设有隔板(4),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和液流通道(3)内部均安装有翅板(6),液流通道(3)内设有冷却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热器,包括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和液流通道(3),其特征在于:冷流通道(1)和/或热流通道(2)连接有液流通道(3),液流通道(3)内设有液流混合换层腔(7),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与液流通道(3)的连接端均利用封条(5)隔开,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及液流通道(3)两两之间设有隔板(4),冷流通道(1)、热流通道(2)和液流通道(3)内部均安装有翅板(6),液流通道(3)内设有冷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将冷流通道(1)和热流通道(2)分隔叠置为不小于2n层,n≥1且n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通道(1)和热流通道(2)均连接有液流通道(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通道(1)和热流通道(2)同一侧边缘处设有液流通道(3),且液流通道(3)与冷流通道(1)和热流通道(2)均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通道(1)和热流通道(2)之间设置有液流通道(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3)设置于冷流通道(1)靠近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霄虎,樊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秦科世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