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7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包括用于储存运输货物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冷藏箱,冷藏箱内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冷藏箱上端固定有用于拉动冷藏箱上升的拉绳,且拉绳的一端与冷藏箱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冷藏箱远离车头一端开设有第一冷藏箱门,集装箱与第一冷藏箱门对应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集装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集装箱内设置能够升降的冷藏箱,从而具有能够同时运输冷藏品与非冷藏品两种货物的效果。

A refrigerated and non refrigerated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特种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
技术介绍
冷藏运输车是用来运送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储存的货物的一种车辆,现有的运送冷藏品的运输车一般是在车辆的后架上设置冷藏箱对冷藏品进行运输,非冷藏货物的运输车一般是在车辆后架上设置集装箱用于装置非冷藏物品。但是如果运输的货物既有冷藏品,又有非冷藏品,目前总是需要将冷藏品与非冷藏品分开装车进行运输,当冷藏品与非冷藏品的总量为一辆车的装车量,需要采用多辆车对冷藏品与非冷藏品分开运输,这使运输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以及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其通过在集装箱内设置能够升降的冷藏箱,从而具有能够同时运输冷藏品与非冷藏品两种货物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包括用于储存运输货物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冷藏箱,冷藏箱内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冷藏箱上端固定有用于拉动冷藏箱上升的拉绳,且拉绳的一端与冷藏箱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冷藏箱远离车头一端开设有第一冷藏箱门,集装箱与第一冷藏箱门对应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集装箱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货物时,打开第一集装箱门和第一冷藏箱门,向冷藏箱中装入冷藏品,装箱完毕后关闭第一冷藏箱门,启动升降机构将冷藏箱提升至集装箱的顶部,冷藏箱的下方与集装箱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用于放置非冷藏品;因此本技术具有能够同时运输冷藏品与非冷藏品两种货物的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顶部的第一定滑轮、用于支撑第一定滑轮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转动支撑在集装箱内;所述集装箱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同轴固定有设置在第一定滑轮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滚轮上并在第一滚轮上盘绕,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与冷藏箱的上端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货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则拉绳的一端在第一滚轮上进行收卷,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向上拉动冷藏箱,冷藏箱在拉绳的拉动下即能够向上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滚轮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在集装箱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冷藏箱时,使用两组升降机构在集装箱的前端和后端对冷藏箱同时进行拉动,在第一转动轴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使冷藏箱受力均匀,避免冷藏箱上升的过程中发生歪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藏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藏箱门,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与第二冷藏箱门对应的第二集装箱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卸货物时,使冷藏箱下降到最低处,第二冷藏箱门刚好跟第二集装箱门对应,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从车辆的侧边和后部同时在冷藏箱的内部进行货物的装卸。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装箱内壁上竖直设置有滑轨,冷藏箱上固定设置有与滑轨相对应的卡套,卡套滑动配合在滑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藏箱进行升降时,卡套带动冷藏箱配合滑动在滑轨上,使集装箱在升降时不会倾斜导致冷藏品受损。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设置有多个,所述卡套与滑轨的数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轨与卡套都设置为多个,卡套滑动配合在滑轨上,冷藏箱受力更加均衡,冷藏箱可以更加平稳的沿滑轨进行升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藏箱下方设置有防撞泡沫,且防撞泡沫设置在集装箱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藏箱装箱完毕,将冷藏箱下方的空间装满非冷藏品,在运输过程中,当遇到颠簸,非冷藏品在防撞泡沫的缓冲下避免了与冷藏箱内壁的碰撞。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冷藏箱内装设冷藏品后提升至集装箱的顶部,冷藏箱的下方与集装箱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用于放置非冷藏品;因此本技术具有能够同时运输冷藏品与非冷藏品两种货物的效果;(2)启动第一电动机即能够使冷藏箱向上移动;两组升降机构能够避免冷藏箱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从车辆的侧边和后部同时在冷藏箱的内部进行货物的装卸;(3)卡套与滑轨使集装箱在升降时不会倾斜导致冷藏品受损;多个卡套与滑轨相互配合使冷藏箱受力更加均衡,升降更加平稳;非冷藏品在防撞泡沫的缓冲下避免了与冷藏箱内壁的碰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集装箱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集装箱;2、冷藏箱;3、第一冷藏箱门;4、第一集装箱门;50、升降机构;5、第一支撑架;6、第一定滑轮;7、第一转动轴;8、第一电机;9、拉绳;10、第一滚轮;16、第二冷藏箱门;17、第二集装箱门;18、滑轨;19、卡套;20、防撞泡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储存运输货物的集装箱1,集装箱1设置在整车的后架上;集装箱1中设置有冷藏箱2,冷藏箱2的高度为集装箱1的一半,冷藏箱2的内部设置有制冷机;冷藏箱2上端固定有用于拉动冷藏箱2上升的拉绳9,且拉绳9的一端与冷藏箱2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机构50;冷藏箱2远离车头一端开设有第一冷藏箱门3,集装箱1与第一冷藏箱门3对应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集装箱门4;冷藏箱2下方与集装箱1之间形成非冷藏品放置区。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50包括设置在集装箱1顶部的第一定滑轮6、用于支撑定滑轮的第一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5固定在集装箱1上,第一定滑轮6转动支撑在第一支撑架5上;第一定滑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7转动支撑在集装箱1内,且第一转动轴7沿车辆横向水平方向设置;集装箱1的底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8,第一转动轴7的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同轴固定;第一转动轴7上同轴固定有设置在第一定滑轮6下方的第一滚轮10,第一滚轮10至少设置有两个;拉绳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滚轮10上并在第一滚轮10上盘绕,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6与冷藏箱2的上端固定。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50在集装箱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组;装货时,启动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转动轴7转动,则拉绳9的一端在第一滚轮10上进行收卷,拉绳9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6向上拉动冷藏箱2;两组升降机构50通过多个拉绳9共同作用于冷藏箱2,实现冷藏箱2的上升。如图1和图2所示,冷藏箱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藏箱门16,集装箱1上设置有与第二冷藏箱门16对应第二集装箱门17,当冷藏箱2下降到最低处时,第二冷藏箱2门恰好与第二集装箱门17对应,此时可在第二冷藏箱2内进行冷藏品的装卸。如图2所示,集装箱1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滑轨18,冷藏箱2上固定设置有与滑轨18相对应的卡套19,卡套19滑动配合在滑轨18上;当冷藏箱2进行升降时,冷藏箱2通过卡套19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包括用于储存运输货物的集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内设置有冷藏箱(2),冷藏箱(2)内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冷藏箱(2)上端固定有用于拉动冷藏箱(2)上升的拉绳(9),且拉绳(9)的一端与冷藏箱(2)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机构(50);所述冷藏箱(2)远离车头一端开设有第一冷藏箱门(3),集装箱(1)与第一冷藏箱门(3)对应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集装箱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包括用于储存运输货物的集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内设置有冷藏箱(2),冷藏箱(2)内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冷藏箱(2)上端固定有用于拉动冷藏箱(2)上升的拉绳(9),且拉绳(9)的一端与冷藏箱(2)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机构(50);所述冷藏箱(2)远离车头一端开设有第一冷藏箱门(3),集装箱(1)与第一冷藏箱门(3)对应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集装箱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非冷藏两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0)包括设置在集装箱(1)顶部的第一定滑轮(6)、用于支撑第一定滑轮(6)的第一支撑架(5);所述第一定滑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7)转动支撑在集装箱(1)内;所述集装箱(1)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转动轴(7)的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7)上同轴固定有设置在第一定滑轮(6)下方的第一滚轮(10),所述拉绳(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滚轮(10)上并在第一滚轮(10)上盘绕,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6)与冷藏箱(2)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全程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