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6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框架下组件及用于连接框架上组件和框架下组件的框架连接杆,所述框架下组件包括U型管、肘接头及旋转支座,所述U型管两端包括与框架连接杆相连的水平部、以及向下的弯折部,所述旋转支座设于U型管的弯折处,所述肘接头设于U型管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成品率、降低连接处的应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受电弓,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受电弓是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上受取电力的一种装置,通过车顶电缆将电力传输到机车内部的高压电机箱内,供牵引机车组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度的特点,使得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受电弓采用传统受电弓上框架结构方案制作,其结构与铝合金框架基本一样,上框架肘接头与连接管连接处存在较大应力,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断裂、屈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连接处的应力的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框架下组件及用于连接框架上组件和框架下组件的框架连接杆,所述框架下组件包括U型管、肘接头及旋转支座,所述U型管两端包括与框架连接杆相连的水平部、以及向下的弯折部,所述旋转支座设于U型管的弯折处,所述肘接头设于U型管的中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部与框架连接杆之间、以及框架上组件与框架连接杆之间均插接连接并粘接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部与框架连接杆的插接处、以及框架上组件与框架连接杆的插接处均缠绕有碳纤维纱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上组件上开设有导线入口,所述框架连接杆内设有导线固定部件,所述U型管上设有导线出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入口和导线出口的侧边还设有导线固定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入口和所述导线出口处均设有密封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从与框架上组件相连的一端到与框架下组件相连的一端,所述框架连接杆的直径逐渐增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框架下组件及用于连接两者的框架连接杆,分三段制作,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成品率,框架上组件、框架下组件及框架连接杆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框架下组件中U型管的两端折弯,旋转支座设于弯折处,肘接头设于U型管的中部,从而可以减少肘接头的尺寸,降低肘接头与U型管连接处的应力,整体工艺方案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部件插接处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中各标号表示:1、框架上组件;2、框架连接杆;3、框架下组件;4、导线入口;5、导线出口;6、肘接头;7、U型管;71、水平部;72、弯折部;8、旋转支座;9、导线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1、框架下组件3及用于连接框架上组件1和框架下组件3的框架连接杆2,框架下组件3包括U型管7、肘接头6及旋转支座8,U型管7两端包括与框架连接杆2相连的水平部71、以及向下的弯折部72,旋转支座8设于U型管7的弯折处,肘接头6设于U型管7的中部。该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1、框架下组件3及用于连接两者的框架连接杆2,框架上组件1、框架下组件3及框架连接杆2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优选采用内部气袋、外部钢模的加压袋压成型工艺一体成型,框架下组件3中U型管7的两端折弯,旋转支座8设于弯折处,肘接头6设于U型管7的中部,从而可以减少肘接头6的尺寸,降低肘接头6与U型管7连接处的应力,整体工艺方案简单易操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水平部71与框架连接杆2之间、以及框架上组件1与框架连接杆2之间均插接连接并粘接固定。部件之间采用公母端插接胶合工艺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优选地,可在连接处公端设置定位槽和胶槽,通过定位槽确定胶接长度,胶槽确定胶接厚度,有利于保证胶接工艺的可设计性。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水平部71与框架连接杆2的插接处、以及框架上组件1与框架连接杆2的插接处均缠绕有碳纤维纱布(图中未示出)。利用碳纤维纱布进行缠绕对胶接处进行补强,增强胶接处的机械性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框架下组件3、框架上组件1、框架连接杆2连接后,铺贴碳纤维预浸料,保证受电弓上框架的整体美观性;上框架上的孔采用后期加工方式开孔,并胶合铝合金衬套。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框架上组件1上开设有导线入口4,框架连接杆2内设有导线固定部件(图中未示出,例如可以是导线槽、导线卡扣等),U型管7上设有导线出口5。更进一步地,导线入口4和导线出口5的侧边还设有导线固定板9;导线入口4和导线出口5处均设有密封件。导线布置时,将满足导电要求的导线从导线入口4引入,并沿框架连接杆2内的导线槽进行铺放,从下框架组件3上的导线出口5穿出。导线在导线出口5处通过导线固定板9进行固定以防止导线在框架连接杆2内摆动,避免产生异响。导线布置完成后,导线入口4、导线出口5处例如可以采用橡胶等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保证整体框架内部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从与框架上组件1相连的一端到与框架下组件3相连的一端,框架连接杆2的直径逐渐增大。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1)、框架下组件(3)及用于连接框架上组件(1)和框架下组件(3)的框架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下组件(3)包括U型管(7)、肘接头(6)及旋转支座(8),所述U型管(7)两端包括与框架连接杆(2)相连的水平部(71)、以及向下的弯折部(72),所述旋转支座(8)设于U型管(7)的弯折处,所述肘接头(6)设于U型管(7)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上组件(1)、框架下组件(3)及用于连接框架上组件(1)和框架下组件(3)的框架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下组件(3)包括U型管(7)、肘接头(6)及旋转支座(8),所述U型管(7)两端包括与框架连接杆(2)相连的水平部(71)、以及向下的弯折部(72),所述旋转支座(8)设于U型管(7)的弯折处,所述肘接头(6)设于U型管(7)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71)与框架连接杆(2)之间、以及框架上组件(1)与框架连接杆(2)之间均插接连接并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受电弓上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71)与框架连接杆(2)的插接处、以及框架上组件(1)与框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宇刘晓波李林杨格陈勇马德金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