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和电气化铁路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隔振吸振装置的阻尼受电弓。
技术介绍
受电弓是轨道交通中电气化铁路列车的受流装置,安装在电力机车车顶上,是电力机车从接触网获取电能的电器设备。为了保持受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需要保持良好的跟随性。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道床、轨道及车轮之间存在的动态耦合特性,会导致不同幅度及不同频率的振动激励,并通过车体直接传输到受电弓底座上而引起受电弓的振动。受电弓取电的过程是通过其弓头上的碳滑板与上方的接触网导线滑动接触获取电能,在这个过程中,碳滑板表面会因滑动接触摩擦而产生磨耗。在车辆运行动态环境符合设计标准的情况下,碳滑板的摩擦损耗在其设计工作寿命中能够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然而,在列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轨道波浪磨耗的出现和发展和其它动态激励源的存在以及轮轨之间接触冲击力的变化,必然会造成车体振动的增加进而使通过车体传递到受电弓结构的振动幅值提高。而受电弓结构振动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碳滑板和接触网之间的接触压力并出现大幅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包括依次连接的碳滑板(1)、上框架(2)、下臂杆(3)、受电弓底座框架(4)、绝缘件(5)和车顶安装底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和隔振单元(7),所述的上框架(2)包括上梁(21)和横梁,所述的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安装在上梁(21)、横梁或下臂杆(3)上,所述的隔振单元(7)设置在与绝缘件(5)和车顶安装底座(6)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包括依次连接的碳滑板(1)、上框架(2)、下臂杆(3)、受电弓底座框架(4)、绝缘件(5)和车顶安装底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和隔振单元(7),所述的上框架(2)包括上梁(21)和横梁,所述的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安装在上梁(21)、横梁或下臂杆(3)上,所述的隔振单元(7)设置在与绝缘件(5)和车顶安装底座(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包括至少一层弹性元件层(81)和至少一层质量元件层(82),弹性元件层(81)和质量元件层(82)互相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梁(21)、横梁或下臂杆(3)均为空心管,内有空腔,所述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件设置在空腔中,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的最外层为弹性元件层(81)并且紧贴空腔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动力阻尼设置在上梁(21)、横梁或下臂杆(3)的外侧,谐振动力阻尼单元(8)的最内层为弹性元件层(81)并且紧贴上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子彦,王安斌,吴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