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噪声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公共交通的推广,不仅能够促进公共设施的高效利用,节省乘客出行时间和提高乘客出行安全,更可以通过降低私家车出行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环保目的。然而,高速列车的广泛使用同时也给铁路沿线居民带来了噪声干扰问题。传统铁路通过沿线设置隔离板阻断噪音传播,这种方式加大了铁路建设经费且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降低高速列车气动噪声问题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该装置置于高速列车的车顶上,包括前、后导流装置,110V直流供电电源,5V供电电源,第一电源变压器,第二电源变压器,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电极片和控制中心,所述的前、后导流装置设置在车顶上,所述的前、后导流装置包括置于受电弓的两侧的前引流罩、后引流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置于高速列车的车顶(5)上,包括前、后导流装置,110V直流供电电源(11),5V供电电源(12),第一电源变压器(91),第二电源变压器(92),第一逆变器(81),第二逆变器(82),电极片和控制中心(7),所述的前、后导流装置设置在车顶(5)上,所述的前、后导流装置包括置于受电弓(4)的两侧的前引流罩(2)、后引流罩顶罩(1),前引流罩(2)、后引流罩顶罩(1)各自设有电极片,所述的控制中心(7)与高速列车自带的速度检测装置、第一逆变器(81)、第二逆变器(82)分别连接,110V直流供电电源(11)分别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置于高速列车的车顶(5)上,包括前、后导流装置,110V直流供电电源(11),5V供电电源(12),第一电源变压器(91),第二电源变压器(92),第一逆变器(81),第二逆变器(82),电极片和控制中心(7),所述的前、后导流装置设置在车顶(5)上,所述的前、后导流装置包括置于受电弓(4)的两侧的前引流罩(2)、后引流罩顶罩(1),前引流罩(2)、后引流罩顶罩(1)各自设有电极片,所述的控制中心(7)与高速列车自带的速度检测装置、第一逆变器(81)、第二逆变器(82)分别连接,110V直流供电电源(11)分别与第一逆变器(81)、第二逆变器(82)连接,第一逆变器(81)连接第一电源变压器(91),第二逆变器(82)连接第二电源变压器(92),第一电源变压器(91)、第二电源变压器(92)分别与前引流罩(2)、后引流罩顶罩(1)内壁的电极片连接,所述的5V供电电源(12)连接控制中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引流罩(2)、后引流罩顶罩(1)各自安装一组电极片,每组电极片包括两张电极片,两组电极片的位置对称设置在受电弓空腔(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受电弓空腔部位气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引流罩(2)中的第一电极片(10)设于前引流罩(2)的气流入口底部,并设于前引流罩(2)与车顶(5)之间,前引流罩(2)中的第二电极片(14)设置在前引流罩(2)底部的内壁上,后引流罩顶罩(1)中的第三电极片(15)设于后引流罩顶罩(1)的气流出口外侧,并设于后引流罩顶罩(1)与车顶(5)之间,后引流罩顶罩(1)中的第四电极片(16)设置在后引流罩顶罩(1)底部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丁,袁天辰,杨俭,袁贤浦,宋瑞刚,汤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